造化為相心為師

記錄生活點滴,抒寫人間情緣
正文

心存慈良愛如泉

(2018-10-02 19:16:38) 下一個

心存慈良愛如泉
       --追思連金伯子

2016年12月29號一早起床查看徵信時就見梅子公在家鄉群中貼出的關於伯子仙逝的消息,雖然知道伯子兩個月前因跌倒,一直恢複不理想,但還是覺得她走得有些突然,弄得那隨後幾天心裏沒著沒落的,有些說不出的難受。伯子,縱然您已過了百歲,我們還是舍不得您走啊!

伯子是我的上一代中輩分最大的,她當年隨客家人的風俗,很小就到大伯家做童養媳,是在苦水中泡大的。縱然如此她依舊樂觀開朗,為人謙良,和大伯一起養兒育女,勤儉持家,走過了那一段漫長的政權更迭,社會動蕩,風雨飄搖的歲月。等到我稍微懂事的時候,她和大伯都巳五十多了,大堂姐及兩個堂哥都己長大成人,而且個????都很出色,家道興隆。由於她慈善為本,和睦相鄰,在鄉親們中樹立了很高的威望。

印象深刻的是伯子雖然沒讀過書,但是語言模仿能力極強,隻需聽人講一遍,她就能模仿的維妙維俏的,確實讓人驚奇。另外她語言表達講故事的能力也是超一流的,小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冬天吃過晚飯後和大屋裏歲數相仿的小孩匯聚到她家灶房,一邊填柴燒火,一邊聽她講故事。就是在那裏,我聽遍許多客家經典的一代傳一代的故事,悲切之處,讓我們淚眼婆娑,嚇人的情節,更讓我們睡覺時都心裏七上八下,忐忑難平。

另外每到農曆春節前夕,我們一幫小孩都會跟她去很遠的山坑田撥免子草,一般一大早就披星戴月出門,晚上天黑才能回到家中。在路上及中間午飯時,她總會說些生動有趣的事情,讓枯燥勞動也變得不再乏味。以至於後來每當我們一大幫人相聚時,都會跟她一起追憶那段特別的時光,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童年,讓人回味無窮。

伯子為人處事也很有獨特之處,她待人親和,處變不驚。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們隔壁注著獨身的林招姑婆,她當時因為成份不好(哥哥去了台灣)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對待。伯子卻沒有隨大流,而是憑己之力給她一些力所能及能及的幫助,諸如給她送些柴火,過節時勻給她一些自家準備稍微可口的飯菜,在她生病時予她適當的照顧.....當時小沒覺得什麽,現在回溯起來倍感這些小事閃爍出的博愛人性的光輝。

對我們大屋的小孩就更不用說了,那時大堂哥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了,她家裏境況相對好一些。她家有什麽好吃的都會給我們分享,小時候吃過不少她自製的幹柿餅,炒向日葵子,又軟又甜的地瓜幹…,這些在那年代絕對是稀缺物了。不會忘記在1981年去上大學的前夕,伯子把她積攢的零用錢都給了我,囑托我路上要好好照顧自己,窮家都別窮路,該花錢必須花。當時大屋裏跟我歲數相仿的小孩不少,她對大家都一視同仁,做錯事時給我們指正,取得成績時予我們鼓勵,女孩喜歡跟她說掏心話,男孩的調皮在她跟前也會消失得無影無蹤。等到我們長大了,她把關懷溫暖又給了我們的下一代,如此循環,一代一代人在她愛惜下成長。

伯子把溫情的種子播在了我們每一個在大屋長大的人的心田,女孩出嫁了回娘家總要找她訴訴衷腸,說說自己在夫家的疑惑,以尋求她的啟迪,她也總能找機會跟她們的夫妻溝通,說說自己的建議,久而久之這些夫婿們也跟她建立深厚的情誼,她們知道伯子就是在我們大屋長大的女孩的主心骨及定海神針。男孩也不例外,漂泊在外在心底深處總儲存著一份對伯子的眷戀,回到家鄉隻有在見到她之後心裏才算有了著落,這回家才算上100%實現了。每當見到她時,她總是拉著我們的手噓寒問暖,關切地問我們在外麵過得如何,小孩是不是聽話…,離別時她又總是眼眨淚光,依依難舍。

伯子,您的慈愛於我們就如老屋腳下的清泉,自然甘純,源源不絕,在悲苦的歲月,結我們無盡的安慰,在觀樂的時光,更讓我們感恩上天的眷顧。您的教誨,在我們的前行的的背後立起了一座高高的山梁,永遠為我們阻風擋雨,鞕策我們努力向前。如今您仙逝到另外一個世界,我們難過難舍,沒有了您,世界對我們已是不再一樣,我們感謝您給予我們太多太多的一切,也願您一路走好,在天國在大伯重新相聚,得道成仙,永遠不再有人間的淒苦和憂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