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上短視頻奇了怪了,鋪天蓋地天天能刷到韓國人免簽遊上海,他們梳什麽頭、穿什麽衣服、點什麽飯菜、買什麽水果、住什麽酒店、逛什麽景點,等等,沒完沒了了。若說有三、五個視頻也屬正常,可是這類視頻估計有成百上千個,總能刷到,不得不令人奇怪。
韓國人感歎上海比首爾先進,他興奮不已。
韓國人點了羊肉串、火鍋,他也興奮不已。
韓國人買個西瓜,他也興奮不已。
韓國人出沒的上海街道,一群人專門開豪車顯擺給韓國人亮個相,還順便發了紅包,他也興奮不已。
要知道上海不是孟買,並非窮人乍富,而向來都是和紐約、巴黎、倫敦齊名的國際大都會。昔日的十裏洋場、東方巴黎、冒險家的樂園,早就奠定了這座國際大都市的地位,隻不過建國後停滯發展且被北京壓製了幾十年,一度甚至落在東京、香港之後。現在上海崛起,一旦對外免簽,國際遊客蜂擁上海理所應當,但是有必要那麽歡欣鼓舞、群情激昂嗎?
傳統上的四大國際大都會——紐約、倫敦、巴黎、東京,我都深度考察過,紐約去了八九次不止。漢城或首爾根本排不上。
北京、上海如果在紐約、倫敦、巴黎之後情有可原,一是紐約和倫敦都是英語城市,英語和英語文化的世界霸權地位是相當長時間內一個我們邁不過去的坎兒;二來巴黎雖是法語城市,但是法國文化在西方一向引領時尚,法語也是僅次於英語的國際組織官方語言,所以也不要指望和巴黎相比;三是這三座城市都有世界級的博物館,而北京、上海的博物館幾乎沒有外國的文物,這方麵不夠國際化。馬未都曾建議隨著中國國力提高,應該從國外收購一些文物,充實國內的博物館。
但是,北京、上海若取代東京則是相當現實的——第一,華語文化圈國際影響力遠遠超過日語,更別說韓語了。第二,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的滲透越來越廣、越來越深,而日企在逐漸萎縮。第三,中國無論名勝古跡、自然風景、餐飲文化之豐富多樣,都遠在日本之上。
東京很長一段時間是亞洲最受西方遊客歡迎的城市,主要原因一是日本戰後得到美國經濟扶持和民主改造,積極融入西方民主社會,很早就晉升發達國家,西方人容易有好感;二是日本和歐美同是發達國家,幾十年都互相免簽,來往方便。我了解到,很多西方遊客期待遊曆亞洲,想想那日本,買張機票就去了,而麵對中國還要經過繁雜的簽證申請,比如說我們幾次去溫哥華中國領事館辦回國簽證,都要跑兩三趟,還不刷卡隻收先金,而且每個櫃台還經常嗬斥你。
所以以前的情況是,除非這個遊客特別特別想去中國,非去不可,他才會去忍受簽證的麻煩。然後你再禁穀歌禁油管,禁這禁那,再不收國際信用卡,那就更沒人去了。
來是應該的,都不來了才不正常。中國放下自尊單方麵給人免簽,早就該這麽做了。
但是一個區區韓國來了幾百萬遊客,也沒必要那麽群情振奮。
什麽時候人家也全麵給你免簽,興奮一下還差不多。
什麽時候我們的年輕人能周五打飛的去周邊國家度周末,能像這一批批韓國年輕人一樣消費,你興奮一下還差不多。
自己躺平,眼巴巴看著人家韓國人吃喝玩樂,自己還興奮不已,那可是真夠阿Q的。
中國人(包括台灣人)這顆玻璃心啊,全世界都少見。前幾天看到油管上一大堆大陸或台灣的自媒體視頻,主題說的是和日本人來往十個不能說的、十個不能做的、十個要注意的、中國人是不是受日本人歧視、日本人是不是排外,等等,全是教中國人和日本人交往如何小心謹慎,就像林黛玉進賈府一般,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簡直是骨子裏就透著自卑,讓人看了非常不是滋味。
多上上英文或日文的自媒體,你絕對很少看到類似的東西,教外國人和中國人交往有什麽禁忌。人家但凡平等相待,到哪裏都遵紀守法,憑什麽會遭遇歧視呢?處處擔心是不是被歧視,本身就是自我歧視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