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蒙特利爾最繁華的商業大街聖凱瑟琳大街上,看到一家家的中餐廳,其中有一家包子鋪,窗口的菜單顯示價格公道,值得一試。一籠灌湯包十個,比上海小籠包塊頭大多了,皮薄餡大,才十加元。而溫哥華遇到過兩個大包子便要9.5元,實在是搶錢啊!
我們進去的時候才11:00多,不到午餐時間,客人尚不多。隻見一華人小哥在和一個“洋貴妃”吃包子,華人小哥在給她倒包子蘸料,那一絲不苟樣著實把“洋貴妃”迷住了。敢情請吃包子成了展示軟實力、俘獲芳心的手段。
有意思的是跑堂的不僅僅有華人女生,還有一金發小哥。老外在華人餐廳跑堂,這在溫哥華還聞所未聞。溫哥華雖然也族裔眾多,但處處有一種無形的種族隔離網——華人隻跟華人做生意、交朋友;印度人隻跟印度人做生意、交朋友;而白人幾乎不會去華人餐廳或印度人餐廳打工。
這金發小哥不僅眼底下到處是活兒,腿腳極其麻利,而且那擦桌子叫一個細啊!左一遍、右一遍,橫一遍、豎一遍。看似他很享受這份工作。這樣的員工,哪個老板不喜歡?
沒坐下多久,開始點餐,陸陸續續來了許多客人,基本全是老外。
我們點了酸辣湯、酸辣瓜條、涼拌海帶絲兒,每個四加元多,在這樣寸土寸金的商業街上,這價格碾壓北上廣的價格了。
還叫了一籠鮮肉灌湯包、一籠雞肉蘑菇灌湯包。小菜精致、包子地道、酸辣湯也夠味,不由得想起了小時候周末跟家人從部隊的家中趕往城裏,吃小籠包喝辣湯,簡直是奢侈饕餮大宴!
還在吃著,門口已經排起了隊伍,等待著裏麵翻台。網上的穀歌評語有人寫道,到了冬天,蒙特利爾大雪紛飛、寒風刺骨,即便如此,這家包子鋪仍然會有人排著長隊,耐心等待進入。法裔加拿大人對中華料理如此鍾情,在溫哥華還從未聽聞!莫非是我孤陋寡聞?
又一桌吃完了、埋單了,金發小哥飛也似地撲上去收拾。因為這包子鋪翻台很快,老板就需要這樣勤快的服務生。不知道的,還會以為這包子鋪是他開的呢,要不怎麽會那麽賣力呢?
從美國到加拿大,從紐約到溫哥華,在華人飯館,我還從來沒有見過如此敬業的服務生。
由此我想到看過的一則報道,全世界多個國家評比,員工對工作忠誠度最低的是中國。我也確實有同感,因為在中國的大環境下,你沒法效忠於雇主——天天上演《甄嬛傳》,誰都要時時刻刻如履薄冰:表現太差會被淘汰,表現太突出則過高人愈妒,老板欣賞但未必主管認同,抱主管大腿抱緊了又要遭同事擠兌,所以最好不哼不哈、不溫不火,混一個月工資是一個月工資。
更有意思的是,專為展示給客人觀(監)賞(視)的透明玻璃後的廚房,還有一外國模樣的小哥在和麵。我的天,我還不會和麵呢!包包子、餃子、韭菜盒子,和麵是關鍵,需要無數次嚐試、無數次失敗,才能逐漸積累起經驗。不過,我已經放棄了。
跟跑堂的華人女生粗聊幾句,這個後廚外國小哥是新來的移民,剛來這裏找工作時候還什麽都不會,是來了以後才培訓學會了和麵、包包子的技術。
吃飽喝足後,手機上搜了搜這家包子鋪的信息,居然還是家傳奇名店——創始人是一對來自中國北方的夫妻,上世紀90年代初期移民加拿大、落地蒙特利爾,沒多久開了包子鋪,久而久之,口碑相傳,上了報紙,現如今居然已經開了多家分店了。
這也就是說,對於移民,不一定非要去做IT,做科研,做金融,因為成功的路不止一條——即便你會包包子,那也是實打實的一門絕技。
反思了自己走過的軌跡——我還真沒有什麽一技之長,我能幹好的事兒,能幹好的人有的是。我出過書,如今不再執著;別人總誇我文筆好,但是不能當飯吃。我這教書的活兒,人家給我,也可以給別人;老天每次垂青我以機會,都不是我的本事招來的,而是天上降下來的餡餅而已。契機缺失,乃是默認常態;契機來臨了,方應該受寵若驚、好好感恩。
我當年是朋友推薦我去吃的。
小的包子,最好吃的是童年在上海吃過的湯包。可惜在上海早已經吃不到了。
溫哥華好吃的小籠包和生煎包有好多家,比上海好吃。
最被美國人接受的中國食品。我喜歡吃,自己做不出餐館的味道,就放棄了。
一籠10個包子很多呀!
在美國的華人公司上班,作為華人也是受歧視的。白人會形成一個圈子,共同對付老板。老板依賴華人來對付白人圈子,但一旦出了問題,就可能會將華人作為替罪羊幹掉。
的確是這樣的。
但是在西人的公司,也一樣受排斥,畢竟英文不如他們好。
到文學城散心心吧,發現這裏也不是能夠讓人散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