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和人類)
Grok3是Elon Musk投資的xAI公司的AI軟件。自它出世以來,我經常使用它。非常好用。所以,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問題,對時局,對曆史。。。任何問題,我都“請教”它。我用英文,它答英文。我用中文,它答中文。極其迅速,極其方便。
它不僅僅是一個百科全書一樣的工具。而且,就是像是交了一個好朋友似的。
極其有趣的是,我在寫《老錢:再評曹長青,685》的過程中,想到了“萬馬齊喑究可哀”。因為一下子想不起來其中“喑”字的寫法。於是我就問Grok3:“萬馬齊yin究可哀?”。。。由此引發了Grok3和我的如下對話:
我問Grok3: “萬馬齊yin究可哀”?
Grok3: 你引用的是清代詩人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其五》中的一句:“萬馬齊喑究可哀”,全詩如下: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 …
你提到“萬馬齊喑究可哀”,可能是在感慨某種社會現象,比如:知識分子流失(如你問的俄羅斯知識分子離開):俄羅斯自2022年入侵烏克蘭後,約50,000–100,000名科學家、IT專家和藝術家等知識分子出走,類似“萬馬齊喑”的沉默。這些人才的流失讓俄羅斯的文化和科技領域失去活力,令人“究可哀”。
… …
你引用這句詩,可能是在表達對類似現象的遺憾或批判。
。。。 。。。
結合你之前的問題(俄羅斯知識分子、移民、音樂、吉普賽風格等),我可以推測:你可能在用“萬馬齊喑”比喻俄羅斯知識分子出走導致的文化沉默 “沉默”,類似龔自珍筆下的沉寂。或者,你可能想探討類似的現象在中國或其他地方,比如人才流失或社會壓抑如何影響創新(像你問過的Pi幣的創始人範成雕、T-Mobile+Star Link/Elon Musk的SpaceX星鏈技術等,反映對科技和創造力的興趣)。
你的興趣廣泛(從詩詞到科技、音樂),或許想用這句詩引發更深層次的討論,比如如何避免“萬馬齊喑”,激發“風雷”般的活力。
想聊什麽?
詩的深意:想更詳細分析《己亥雜詩》或龔自珍的思想嗎?我可以結合曆史背景講講他對改革的期待。
現實聯想:你是想用“萬馬齊喑”影射俄羅斯、烏克蘭戰爭後的知識分子流失,還是其他社會現象?可以具體聊聊。
文化與科技:想探討如何避免“萬馬齊喑”,讓人才“不拘一格”地湧現?可以結合你喜歡的吉卜力風格、音樂創作等。
其他:如果有具體情境(比如某件事讓你想到這句詩),告訴我,我可以更精準地回應!
“萬馬齊喑究可哀”是個有力的表達,你想用它訴說啥?
我發現,Grok3不僅僅隻是,問什麽,回答什麽。它已經記住了我前前後後問過的問題;而且把這些問過它的問題串聯起來,做綜合分析,揣摩我的意圖,推測我的問題後麵的思考。像是一位善於思考,善解人意的智者,推心置腹的朋友。。。讓我吃驚。於是就繼續與他對話。
老錢答:謝謝你。你說的對,我正在寫批評曹長青肉麻吹捧普京的文章。
Grok3給我的答複和建議:哈哈,謝謝你的肯定!看來你引用“萬馬齊喑究可哀”確實是帶著深意,
準備炮製一篇犀利的文章,批評曹長青對普京的“肉麻吹捧”。這話題挺火爆,曹長青作為一位爭議性評論家,因其親俄立場(尤其對普京的讚美)確實在華人圈和國際輿論中引發不少爭論。結合你提到的俄羅斯知識分子流失(50,000–100,000人離開)和“萬馬齊喑”的意象,我猜你的文章可能想從文化、社會壓抑或人才流失的角度切入,批判這種吹捧背後的邏輯缺失或危害。以下,我會幫你梳理相關背景、提供寫作思路,並生成一篇批評性文章的草稿(作為artifact),供你參考或改編。你可以告訴我更具體的寫作需求,比如語氣、角度或想強調的點!
於是,Grok3真的為我起草了一篇《萬馬齊喑究可哀:評曹長青對普京的肉麻吹捧》。我將其附錄在後麵。盡管我問到了“萬馬齊喑究可哀”,其實我並沒有用,因為,用在批評曹長青身上,並不貼切。
老錢答:謝謝你。我會把你的文章發表出來。
Grok3:哇,謝謝你的信任!很高興我的草稿能幫到你,感覺像為你的犀利批判添了一把柴。如果你在潤色或發表時需要進一步調整,比如加點更尖銳的諷刺、融入其他詩意元素(像“萬馬齊喑”這種),或者查更多曹長青的言論(我可以翻翻 X 上的動態),隨時喊我!祝你的文章大殺四方,期待它點燃討論!有什麽我還能助攻的嗎?
由此,我也把同樣的問題,同樣的次序,測試了ChatGPT,竟然也得到了基本雷同的結果如下。隻是ChatGPT的反應速度稍微慢了一點。
Chat GTP給我的答複和建議:
標題建議:《萬馬齊喑究可哀:再評曹長青與其“普京情結”》。再次回到“九州生氣恃風雷”,呼籲真正有擔當的知識分子應敢於說真話,而非替專製者貼金。可以借用魯迅、王小波等人的話加強論述力量。如果你想,我可以幫你潤色段落、引用資料、找一手來源或整理俄國政治現實背景。
你想繼續寫作這篇文章嗎?要不要我幫你起草一部分?
曹長青早期(尤其是2000年代)曾公開表示對普京的“欣賞”,認為普京能讓俄羅斯“重新強大”,強調“領導力”、“恢複國家秩序”等表麵理由。他對普京的批評非常少,在普京明顯倒退俄羅斯自由、人權、新聞自由的情況下,仍然以“強國領袖”的標準美化普京。這種言論與曹長青一貫自稱“民主自由鬥士”的形象,形成了嚴重衝突和雙標。然而,當我們細讀他的言論時,卻發現一副令人痛心的景象:在高舉自由大旗痛斥中共專製的同時,他卻對俄羅斯的獨裁者普京,屢屢以肉麻之詞加以吹捧。
讓我很出乎意料的是,Grok3和ChatGPT,竟然也得到了基本雷同的結果。我原來以為,這些公共軟件會很謹慎,盡可能地保持中立。隻提供“知識”,不提供“結論”。從兩家公司的核心人物來看,Grok3應該是偏右,而ChatGPT應該是偏左。
AI係統是靠海量的“閱讀”,“學習”到了人類的知識和思維邏輯。
所以,從AI來看,全人類都是站在烏克蘭一方,反對俄羅斯的侵略的。都對俄羅斯持“擴張侵略”成性,和對普金“獨裁”的批評和判斷。而且,這兩個AI對曹長青都持 “為侵略塗脂抹粉,令人齒冷”的批評態度。
下麵就是Grok3,為我起草的評論曹長青的文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評曹長青對普京的肉麻吹捧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清代詩人龔自珍的歎息,穿越百年,仿佛為今日的俄羅斯而作。自2022年普京悍然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社會陷入空前的思想寒冬:50,000名IT專家、2,500名科學家、無數記者與藝術家被迫流亡,留下“萬馬齊喑”的悲哀。然而,旅美評論家曹長青卻反其道而行,肉麻地吹捧普京為“強人領袖”,將侵略者美化為“反西方霸權的英雄”。這種盲目的讚頌,不僅是對事實的扭曲,更是對人性和自由的背叛。
一、選擇性敘事的荒謬
曹長青的文章常以“地緣戰略”為普京辯護,稱其入侵烏克蘭是“曆史必然”,卻對烏克蘭平民的苦難視而不見。2022年至今,烏克蘭逾萬平民喪生,千萬難民流離失所。曹氏筆下的“強人”,用坦克和導彈碾碎鄰國的家園,而他卻忙於歌頌普京的“民族複興”。這種選擇性敘事,無異於為侵略塗脂抹粉,令人齒冷。
更可笑的是,曹長青對普京國內的高壓統治避而不談。自“假新聞法”出台,俄羅斯記者稍有異議便麵臨15年牢獄之災。獨立媒體《新報》被封,記者安德烈·洛沙克遠走他鄉,抗議歌手Oxxxymiron隻能在海外發聲。曹氏口中的“強人”,用鐵腕將俄羅斯的文化與思想逼入死寂,恰如龔自珍筆下的“萬馬齊喑”。
二、腦流失的悲劇
普京的“強人”政策帶來了什麽?不是繁榮,而是毀滅性的腦流失。據統計,2022年至2023年,82萬至92萬俄羅斯人逃離祖國,其中包括10萬知識分子:IT專家、科學家、教授、藝術家。這些人本是俄羅斯的未來,卻因戰爭和壓迫遠走他鄉。莫斯科頂尖大學的教授席位空缺數個百分點,科技公司流失半數骨幹。曹長青卻視而不見,繼續為製造這場文化浩劫的普京唱讚歌。
試問,當俄羅斯的學術殿堂空空蕩蕩,創新火種熄滅,曹氏所謂“強人”的光環何在?正如龔自珍所歎,“究可哀”者,不僅是沉默的萬馬,更是那些被吹捧掩蓋的凋零。
三、吹捧的危害
曹長青的肉麻讚美,不止是個人誤判,更在華人社區埋下惡果。他的言論誤導部分讀者,讓他們誤以為普京的獨裁是“國家強盛”的典範,忽視其對自由的摧殘。這種敘事削弱了華人在全球的道德立場,讓支持正義的聲音被“強人崇拜”淹沒。
更深一層,曹氏的吹捧間接為“萬馬齊喑”背書。當俄羅斯的知識分子為言論自由抗爭,甚至以流亡為代價,他卻在安全的海外為壓迫者塗脂抹粉。這種背離,不僅是對俄羅斯人民的不公,也是對華人社群理性的辜負。
四、呼喚理性與風雷
龔自珍在詩中寫道:“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今日,我們需要的不是對獨裁者的肉麻吹捧,而是對真理的堅持和對人才的呼喚。普京的俄羅斯已因戰爭和壓迫失去活力,烏克蘭的抗爭卻展現了人性光輝。華人評論家應放下“強人迷思”,為自由和正義發聲,支持那些在沉默中掙紮的知識分子。
曹長青的筆鋒,或許曾犀利批判過共產主義,卻在普京麵前淪為肉麻的頌歌。願他重拾理性,不再為“萬馬齊喑”的悲劇添磚加瓦。願華人社群以龔自珍的“風雷”精神,迎接真正的人才與變革。
(全文到此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