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堅峰

彩虹那頭尋找狐狸的家
正文

棒冰和冰淇淋

(2022-05-29 01:58:24) 下一個

冰棍出現在我記憶裏最早是70年代的事。70年代之前我的消暑食品除了西瓜空空的什麽也沒有。

 

冰棍在我老家方言裏叫棒冰,最早我吃的棒冰有兩種:光光的棒冰和赤豆棒冰。兩者價錢不一樣,後者比前者要貴2分錢。

 

賣棒冰的推一輛腳踏車,後,後麵書包架上綁一隻大木箱子,外麵用棉被紮緊,成個炸藥包形狀。這種做法讓我們困惑,在我們的認知中,棉被是用來保溫的,裏麵一定很熱,棒冰容易烊化。

 

對於這個疑問,好像《十萬個為什麽》裏有解答。小孩子中間的明白人把這作為智力難題拿來挑逗他人,以此為得意。

 

剛到手的棒冰,剝開的紙麵上有一層細碎的冰霜,冒出冷氣。

 

凍在棒冰裏麵的赤豆已經煮軟,甜甜的吃在嘴裏入口即化。小孩子吃出花樣來,一粒粒的赤豆從棒冰裏麵扣出來,吐在碗裏。待棒冰吃完,端起碗一仰脖,將小半碗赤豆全部倒進嘴裏。赤豆塞滿一嘴,酥爛酥爛的。

 

後來棒冰發展了,發展出了雪糕棒冰,我們叫奶油棒冰。再後來赤豆棒冰淡出了市場。

 

70年代後期,市場變得豐富,奶油棒冰不稀奇了。我暑假回老家,中學同學請我去商場裏吃冰磚。一人一碟,一副刀叉,坐著吃。碟子中一塊方方正正的冰,用北冰洋圖案的紙包好。這種消費感覺特高檔時尚。

 

冰磚不久,又聽人說起冰激淋,說冰激淋比冰磚還高級,冰磚已經不時興了。後來我吃到冰激淋,沒發現和冰磚有什麽區別,隻是在包裝上有更多的花式罷。

 

我以為冰激淋是70年代發明出來的,在那之前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東西,直到有一天。

 

直到有一天我注意到《三毛流浪記》裏麵有一幅畫,大冷天,瑟瑟發抖的三毛扒在玻璃窗往裏麵看,裏麵是一間開著Steam(暖氣)的房間,有錢人家的孩子在大口吃紙桶裝的冰激淋。

 

張樂平的這本漫畫是民國時期創作的,畫麵內容告訴我那時的中國就已經有冰激淋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