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瑞倫是兒子的同學,他們從小學到初中上我們學區的Gifted Program 。高中我們學區隻有IB Program。和Gifted Program一樣,IB Program也是設在我們學區最差的學校。安全考慮,兒子和同學們高中得另找出路。自打鄰近學區開辦Charter School以來,在Gifted Program畢業的學生都考入Charter。 經過篩選的學生讓Charter那幾年無比紅火,全國明星高中榜上名列前茅(~50名),藤校錄取人數眾多。結果一大批那學區沒能考上Charter的學生家長聯名申訴,強烈抗議隻憑成績錄取。兒子考高中那年,Charter 大幅降低錄取分數,使得他們本學區的應考生上線者眾。抽簽結果我們學區Gifted Program的孩子都是排在幾百名之外的備取生(waiting list)。仍然記得兒子排在248名備取生之列。我們笑他除非那學區的孩子一個都不上Charter,他才有可能入學,因為每年隻錄取250名學生。那年最後隻有兩個Gifted Program的同學進了Charter。 一個本來就住那學區,她是跳區來我們Gifted Program就讀的。另外一個是因為她家雖然住我們這,但在那學區有房,算他們本學區的學生。
眼看Charter無望,布瑞倫和兒子等同學一起去報考了位於我們學區的私高。該私高那年撿了大便宜,否則不會有這麽多的Gifted Program的同學入學。布瑞倫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榮獲最高獎學金。剛進高中就聽兒子說布瑞倫一直散布讀書無用論,上大學是浪費時間。高中時布瑞倫就開始創建公司。他號召力滿強的,把一群同學都忽悠得屁顛屁顛地幫他幹活。幾個項目做得都不錯,本地報紙報道了他的事跡。同事看報道後問我布瑞倫是不是兒子的同學。我說不僅同學,而且周末都去參與項目幹活。記得有個項目是幫窮人建節能房。
雖說堅信上大學浪費時間,高四時布瑞倫還是申請了我們洲大。據和他同組寫大學申請文書的同學說,布瑞倫的作文寫得漂亮極了。拋開他那些光榮事跡不說,他的文筆沒有幾個人能及。參與他項目的Co-founder印度男孩進了哈弗,而布瑞倫進了我們的洲大,畢竟亞裔更迷信藤校一些。
布瑞倫進大學後為創業忙得不可開交,不大和兒子他們來往了。聽說為了項目總出國。大學兩年後輟學了。聽到這消息,我心裏一陣涼意,當時特想知道他的父母作何感想。作為跨過千千萬萬獨木橋應試把學位讀穿的華裔父母,心裏那唯有讀書高是流在血液裏,嵌進骨髓裏的。但是我們對孩子的影響遠遠不如他的同學朋友乃至整個社會,隻得修改對孩子的期望值:那就是一定得大學畢業拿到學士學位。
這裏不得不提及布瑞倫的父親彼得。因為兒子們一路同學12年,和這位爸爸有些點頭之交。第一次見彼得就覺得他的臉上呈現的精靈和智慧遠超其他家長。直到某年夏天公司法務部門舉辦Continue Education, 請了兩位來自不同州的Chief Judge致開幕詞時、才發現其中一位是布瑞倫的爸爸!上網查他的黑材料發現家在密西根的彼得大學就讀於我州州大,四年讀了兩個學士學位(曆史和政治)和一個碩士學位(曆史)。隨後去牛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政治)。最後進入耶魯獲得法學博士。原來隻覺得他父親無比聰明,沒想到他如此傑出。在我猶太組長被慘殺的葬禮上見到戴著小圓帽的彼得,方知他是猶太人。
布瑞倫綴學後去Texas開了第一家公司,雇員有那麽20來個。最近兒子說布瑞倫已經賣掉這家公司,去西雅圖開了第二家公司。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他成功忽悠私高曾經的老師加入他的新公司。不得不說此娃有一套!
孩子們曾經一度被誤導上不上大學沒有關係,一是如今大學教育水分太多,二是學費昂貴,三是輟學的創業成功人士似乎都是些精英,常引的例子如微軟的Bill,蘋果的Steve,和臉書的Mark。也許布瑞倫會成功地躋身於這些大佬之列,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那些輟學的精英們在創業上早在大學之前就顯現出了天賦。除此之外還有家庭的影響和父母的人脈。布瑞倫智力上的出類拔萃來自老爹的基因遺傳,平常娃想後天挑戰這點太不容易了。所以對於普通孩子,最穩和讓父母最省心的路還是老老實實上大學。
同意西西,嗬嗬。小潘好文!
祝大家聖誕快樂!
小潘節日快樂!
祝你聖誕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