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関煙草及吸煙方式與致肺癌化合物

(2018-05-16 23:52:36) 下一個

                                             有関煙草及吸煙方式與致肺癌化合物

 

                                                               戈壁灘


有關香煙和肺癌的相關性研究,已經進行了很多年。而且抽煙會引發肺癌,也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世界各地也均開通了各種禁煙地帶,例如飛機,公交車、購物中心等各種公衆場所。但是由此煙草燃燒時的特殊香味,尤其是其中的尼古丁的提神作用。外加從煙草工業中帶來的巨額稅收得利。所以香煙並沒有完全受到禁止。而且年輕的一代,又成了大部新添的煙民的主力軍。           

不僅僅如此,在有關煙草的評論中,也存在很多似是而非的講法,例如一說是根據在醫院工作人員的觀察,發現抽煙卷易得肺癌。而抽煙葉者大多沒事。因此把香煙致癌,歸罪於煙卷在加工過程中,並製作中機器運行中汙染了煙絲,更多問題是加工過程中加入了各種添加劑。而認為抽煙葉對身體應該是有易無害的。也有人認為香煙中的尼古丁對人體有非常有意的雙向調節作用。抽純天然的煙葉對人應有一定的好處,但不能過多。隻要煙葉要不受土地和農藥的汙染就毫無問題,等等。總之,這些似是而非的論點,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認識上的混亂。

煙草中所含的尼古丁是像咖啡因一様,對人的精神有刺激作用,可以達到提神的效果。但是吸煙導致肺癌的元兇不是尼古丁,是由香煙在燃燒過程中産生的致癌化合物質-三四苯並芘,也叫苯哆多芘。它是一種芳香烴,有持殊的香味,和吃燒烤時的產生香味的化學物質一樣。此三四苯並芘可以導致肺癌的白老鼠生化實驗、已經是多年前被證實的,而且己被世界公認。                                    

我曾在東京日本國立衞生研究院,用氣相色譜分析化學儀,做過摩仿人吸煙後吸進去的香煙燃燒氣體,經過有機溶劑吸收,再由氣相色譜儀分析其中三四苯並芘致癌物質的濃度。

首先是帶過濾嘴的香煙,其過濾嘴隻能過濾掉一半的此致癌物質。所以抽二根帶過濾嘴的香煙 其吸入的此致癌物質含量,就可以等於吸一根不帶過濾嘴的香煙。

另外發現人由嘴中吸入的第一口煙,與再從口中到鼻孔中、再次吸入的第二口煙氣,因為再次經過了肺片肺泡的過濾。此時第二口煙進入肺葉中,此致癌物濃度高於第一口煙六倍。

還有其在吸一根香煙時,由香煙葉柱體本身產生的對此苯並花致癌物質的過濾作用、是數學上的等比級數,不是按長度等量級數。所以在吸煙時,吸到其最後的十分之一段,吸入的此三四苯並芘致癌物含、是開始的的十分之一段的十倍!所以才有多年前,煙民當中所傳授的,抽到煙尾部會感覺到特別提神,特殊的“香“。由此你如果隻抽香煙的前三分之一、而且隻用嘴吸第一口,不再用鼻子吸第二口到肺部再從口中吐出來。你抽了二十枝香煙後,才會等於你吸一根全部的香煙、而且用鼻孔吸入第二口的,吸入的此苯哆多芘致肺癌化學物質。

另外再補充一點,其二手煙的危害。二手煙即指在奌煙後、但未抽時,由香煙自身裊裊上升的煙。因為香煙是在未吸的缺氧狀態下不完全燃燒,所以產生的三四苯並芘致癌物,比吸煙時由於吸入空氣中的氧氣香煙完全燃燒。此時二手煙中的此致癌物含量要高幾倍以上。所以在旁邊不抽煙的人、反而比起吸煙者,受到更大的吸入苯哆多芘致癌物質傷害的危險。尤其是對於與吸煙者同在一室的嬰兒或是兒童,其傷害會更大。這也就是目前通行的在公眾場所禁止吸煙的原因。

至於原生煙葉卷煙、或古巴雪茄捲煙,因為煙葉未被破碎,空隙體積大,所以在燃燒時產生的三四苯並芘致癌物質少。所以大概才會有卷煙比較安全之說法。

還有一點,不同香煙廠用不同產地的煙葉原料,其不同的香煙產品燃燒後、產生的此致癌物質都不同。我們曾有當地的不同牌的香煙產品的測驗結果,但是煙草是占很大的稅收,而且會影響到不同的公司的產品銷售,所以不宜公佈而已。

伝統的中國南方曾有的古老的水煙,經過水過濾,想必此致癌物質會被水吸收減少很多,可以減少危害。也不無道理!

最後講一下從醫學解剖學看兒童、成年人,以及吸煙者與未吸煙者。其肺部的差異。初生嬰兒,其肺部完全是肉白色的。到了兒童、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隨著空氣中粉塵汙染,經過肺泡交換,被吸附在肺片中的血管中。人體的肺主幹及分枝血管,逐漸成為淺灰色、而且顏色逐漸加深成為灰色。但是吸煙者,由於煙氣中的粉塵,附帶有苯並多芘致癌物,會同樣吸附在肺葉的血管之中。此時吸煙者的肺片血管,會呈現淺黑色、逐漸到黑色,最後成為深黑色。如同冬日的落葉後的樹木的主幹及分枝。會逐漸降低及減弱肺泡的交換功能。同時易於引發肺功能癌細胞的生長。

綜上所述,暫時還不能戒煙的煙民,如果能隻抽到前五分之一就丟掉,而且不用鼻子再重新吸到肺裏,這樣就等於抽三十枝吸入的致癌物,才像平常人全部吸一枝煙所吸進去的致癌物。當年負責此研究項目的日本著名大氣分析的專家,他就是一直未戒煙。但是他是僅僅吸了幾口,前十分之一的香煙就扔掉。所以他自己號稱是抽六十枝香煙後,吸入的致癌物質的總量、才等於一般人全部吸一枝煙的致癌物質含量。所以自稱是世界上最科學的吸煙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