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我的個人感受,和有緣有同感的人分享。每個人都不一樣,也許你徹底不同意我的觀點,沒關係。
如果你有緣看到我的文章,有同感,請和我聯係。
7/13/2025
自己最近在看彭曉蓮的寫的書:那時的他們。她爸爸是胡風集團的受害者,她本人是導演,而且在美國待過,雖然66歲就去世了,但是她寫的東西包括她拍的記錄篇:紅色的風暴,她總是想寫真實的曆史,親曆者的口述曆史。
“那時的他們“講當時胡風運動和文革時期,一種莫須有的文字獄,各時期好多人的扭曲,時代的絞肉機,把所有東西都打破,人都不像人,變成了一個人間煉獄,所謂殺人誅心了。一定要警惕,包括現在。一個最基本的,一定要尊重的是人性,任何東西都不能超越最普通的,最本質的人性。不管是什麽,他讓你去放棄自己的人性,去幹一些事情的話,我覺得都是需要警惕的,包括黨性,包括神性,包括政治上的,不要衝動,所有東西都要問一下自己,那些是不是符合最基本的人性,最基本的常識,在這個時代,在美國言論自由,是有很多東西可以看,很多事情可以想的,逐漸接觸到真理才能得到自由。
6/19/2025 在從西弗吉尼亞回到佐治亞的路上我們參觀了new Echota GA state historic site, Cherokee nation建的首都,其中也是有上下議院,還有一些開會的場所,就是模仿美國建的。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他們議會中有一些人是經過了西方的教育也是比較務實的,大概有二十個人左右吧。覺得肯定是打不過美國。當時佐治亞州已經發現了金礦,所以州政府就急於要把他們的所在的地方收回來,他們當時去談判要了一些錢,簽字同意去奧克拉荷馬州,給了兩年期限。這些人的帶著那些跟隨他們的人就搬走了,但是大部分的人跟著他們的酋長,也就是議會的另一派,不願意搬走,說不願意放棄他們的家鄉,他們爭論的焦點是,簽字的那些人不具有簽字的權利,因為並沒有大多數人的同意。當時他們沒有把所有詳細的信息告訴這些印第安人,就一直跟這些當地的人說,他們正在努力正在抗爭,不能離開自己的土地。盡管美國的軍隊已經駐紮在那兒,告訴他們兩年之後就要搬了。當地的印第安人是非常相信他們的領袖的。認為那些簽字的人就是叛徒,就把他們都刺殺了。其實簽字的那些人自己也知道自己必死無疑。因為他們當時印第安的法律是,如果喪失印第安的土地就是死罪。當時中間的兩個人都說,他知道自己必死。他簽這個字就相當於簽他自己的死亡令,但是他認為這個是對整個印第安人的民族是有意義的,所以他寧死他也願意簽。
兩年到了,大家也都沒有準備,印第安人就匆匆忙忙地被拽出自己的家園,踏上了血淚之路,中間死亡了四千人,還是到了奧克拉荷馬,也拿了那筆錢,他們這個領袖的老婆也死在路上了,他本人到了奧克拉荷馬,仍然是做酋長,仍然是做領袖,所有的印第安人也尊他為英雄,是保家衛國的英雄,而且認為他也遭受了損失,堅定認為自己所跟隨的是對的。
我跟那兒的工作人員聊了很久,我們的探討的話題就是:在明知道打不過美國人,因為實力差距太遠的情況下,到底怎樣才對印第安人最好?到底誰才是印第安人的英雄?到底是那些人同意搬去奧克拉哈馬,拿到補償的錢,能夠消消停停的,能夠安穩的在兩年之內搬過去,對印第安人有利呢?還是在某種程度是以印第安人作為要挾,來做這種力量懸殊的這種對抗,最後造成了不可收拾的結果?到底誰是真的英雄呢?
因為很多時候曆史,尤其涉及到利益的話,強國和弱國之間,不可能是用道德或者公益去約束的。就像其實美國和印第安這段的曆史,就讓人看到,就算是像美國以基督教建國的,麵對這種經濟上的利益的話,美國人也是選擇了把印第安人趕家園,占有這些經濟利益,對印第安人造成了很大的死傷和傷害。在道義上當然是印第安人擁有自己的土地,但是發現了黃金,發現了巨大的利益的話,人性在這種利益之下,真的是沒有辦法去約束。殘酷的事實,一聲歎息。
我傾向務實,但也理解每人有自己不同的選擇。
6/18/2025 在從西弗吉尼亞回到佐治亞的路上我們參觀了Andrew Johnson National Historic Site at Greeneville TN。了解了他的生平,看了他原來的故居,我才認識到他的故事。
他家境貧寒,做裁縫學徒,後來從政,做到田納西的國會議員。 南北戰爭爆發的時候田納西經過兩輪投票,南北戰爭都開始打了,才決定退出美國,加入到南方邦聯,但是他決定還是呆在國會。對於家鄉的人來說肯定是已經算是叛徒了,當然他受到了北方的人的支持。作為林肯的副總統參加了總統競選。林肯當選了,他就成了副總統,當然北方的人也不認為他是自己人,隻不過是讚揚他能呆在美國,不加入到南方,副總統隻是一個相對來說,權力很小的職位,所以他就作為一個南北統一,美國統一的一個象征吧。但是沒有想到南北戰爭結束以後林肯馬上就被刺殺了,他就成為了總統。這個局麵就變得很微妙了。因為南方的人認為他是叛徒,北方的人也認為他是南方的一員。總之他處在一個兩邊都不認為他是自己人的情況下。他本人是反對奴隸製,但是他也不是完全認為應該完全平等的。他的政策就是處於之間搖擺,國會製定出來的政策,他不同意,否決,但是國會又把他的意見否決,最後還是通過了。最終已經達到了彈劾他的地步,彈劾需要2/3的人他就差一票就要被彈劾掉了。因為這一票他沒有被彈劾掉,幹到了最後,他退休以後又回到了田納西因,想繼續從政,但是因為他在南北戰爭中的立場,所以兩屆都沒有當選,直到後來當選了,以後沒幹幾年也就去世了。參觀了他的故居參觀,他做裁縫時的屋子,他自己兒時的屋子和他後來的屋子之後,對他有了一個很直觀的認識。當然經過這麽多年家鄉已經以出了一個總統為榮了。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他的局麵,可以想象出來的尷尬。很多人其實對他有不同看法。
讓我感慨:曆史複雜,曆史有趣,曆史殘酷,曆史具有隨機性。
他讓我想起我們這些在生活在美國的華裔,華僑,如果中美的關係很緊張的話,其實我們也存在這種兩邊都不是人的問題。美國人可能認為我們是華人,甚至認為可能是間諜,不忠於美國,但是在中國的人可能認為我們成了漢奸,洋買辦之類。如何能夠平衡中間關係,如何能夠自處,也是需要很多智慧。
作為基督徒,我們也是生活在世間,還要把這一生過好,但是我們又要活出基督徒的樣子,也是需要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