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77)
2020 (69)
2021 (110)
2022 (117)
2023 (112)
2024 (100)
在一篇回憶文章中,山東大學教授孟祥才記述了一位老海歸,寫得非常有趣,特別是打呼嚕一段,分享如下:
資料室從事翻譯的老先生中,有一個最活躍的人物叫黃巨興。他留學於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學,對自己的英語水平自視甚高。但據知情人講,他的水平一般。1970年傳出毛主席的話“認真學習馬列,識別陳伯達一類假馬克思主義政治騙子”。元史研究室的一個同事調侃說:“我們要認真學習英語,識別黃巨興一類英語騙子。”我有一次問該室英語水平很高的張書生:“黃的英語水平究竟如何?”他說:“他翻譯的東西,不經另一個人把關,就不能付印。”我相信張的話。黃在曆史所之所以名氣較大,原因有二。
一是他打呼嚕絕對第一,因而贏得“巨雷”的雅號。1968年底宣傳隊進駐後,下令全體工作人員集體到所裏住宿,誰也不敢與他同居一室,他因此得到了住單間的特權。到幹校以後,仍然沒有人敢與他同居一室。所裏隻得在離大家住地較遠的地方給他建了一間小草房。他住在裏邊,每到晚間和中午,隻要他進入熟睡狀態,一定是鼾聲如雷,遠傳數裏。曆史所一個人曾在他午睡時到他住屋的窗前觀察,發現在他的呼聲達到最高分貝時,整個小屋被震得簌簌發響,屋頂上的高粱葉子也隨著他的鼾聲飄飄起舞。因為聲音傳得遠,他午睡時曾多次引來附近勞動的社員圍屋聚觀。1971年春天,到明港集中進行清查“五一六”運動時,因為很難再為他安排單獨的居室,他的床鋪就被安排在大房間靠門的地方。然而,就是這樣的地方,他的呼嚕還是使不少人睡不著覺。一些人實在受不了,就將他推醒,由此雙方鬧得很不愉快。在幹校時,有人問他:“你的呼嚕這麽厲害,你夫人能睡得著覺嗎?”他回答說:“我的夫人已經習慣了。現在她不伴著我的鼾聲,簡直就睡不著覺了。”
二是他凡事沉不住氣,總是表態“緊跟”。“文革”中,他是轉得最快的人之一。尹達鎮壓造反派時,他慷慨激昂地批判造反派與“1957年的右派一樣”。造反派翻身後,他又飛快轉過來,對尹達和他手下的“八大金剛”痛加批判。清查“五一六”運動中,又痛罵“五一六”分子“罪該萬死”。到幹校以後,每天參加勞動後都要組織學習,談改造思想的體會。這對大家實在是一份苦差事:你想,天天參加勞動,哪裏會天天都有新的體會?而黃卻是天天都有新體會,每每能談一大套。如割高梁他能從用鐮刀談起,掰棒子他能從辨玉米的成熟程度談起,挖水溝他能從地形地貌談起,盡管都是陳詞濫調,但他能花樣翻新。隻要有他在,大會小會就冷不了場,因為他總能找到話說。有人私下議論他“愛出風頭,滿嘴陳詞濫調”,但也有人說應該感激他,否則,人人被逼發言,該是多麽難受?
黃巨興,湖北武漢人,華中大學畢業,1947年赴美,就讀於科羅拉多大學,1949年獲曆史碩士學位,1950年回國,在社會科學院曆史所工作。文革結束後移居美國,曾受邀在北卡大學講學(見下圖)。2008年去世,享年9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