羨慕忌妒恨!
在曆史教科書上:有不少是因貧窮而導致農民造反的篇章,著名的有:秦末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唐末的黃巢起義,明末的李自成造反,和清末的太平天國運動,什麽叫農民起義,簡單的說就是瓜分富人的財產,搶奪地主的土地,毫無疑問窮困潦倒是窮人參加造反的動力,這些造反有的取得了成功,有的像“曇花一現“以失敗而告終,曆朝曆代的農民造反都被毛大爺概括為:不是請客吃飯,不是繪畫繡花,而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暴力行動、、、簡稱就叫暴動!
中國自秦始皇滅六國起,曆史已走過二千多年的風雨,實際上二千多年來就是在城頭上不斷變換大王旗的曆史,這也就是說:農民暴動自古就是有傳承的,基本上都是換湯不換藥,當年毛大爺帶著造反的湖南農民上井崗山,先殺寨主王佐後鳩占鵲巢,這跟宋朝的山東好漢上水泊梁山差不多,毛潤芝發明的打土豪分田地運動,也跟明末李自成造反時說的“跟著李闖王不納糧“大同小異,共產黨在江西創建蘇維埃共和國的時候,就有仇富讓地主(戴高帽子掛大牌子)遊街示眾的創舉,在這塊土地上自古就有(仇富)的社會基礎,有消滅地主富人的傳統文化,
當中國曆史邁著“三寸金蓮“的小碎步,溜達到近代社會後,過去那種(仇富)的傳統文化,也跟隨著放開小腳的變化,由過去的(仇富)心態,改頭換麵成了對富人的羨慕忌妒恨,其實這種所謂的(仇富)並不是窮人仇恨財富,而是恨他自己為什麽沒有成為富人,這就像許多人痛恨貪腐,並不是他們痛恨貪腐本身,而是恨自己為什麽沒有成為貪腐中的一員,這就是羨慕忌妒恨的內涵。
記得在很多年前,有一位名叫馮驥才的中國作家到美國訪問,有一天作家溜達到了紐約的長島,溜達到了(漢普頓)的富人區,那裏是富豪居住的豪宅集中地,馮驥才問一位路過豪宅區的美國人,你怎麽看這豪宅和這座豪宅的主人,那位美國人說:我估計住在這裏的小子是中了什麽大獎,如果我也有這好運氣,如果我也中了大獎的話,,那我也會有這樣的大宅子,花錢誰不會呀,從這位路人的回答中看得出來:有幽默,有羨慕,但沒有恨,這是美國人對富人的認知。
接著作家又到了日本,來到東京都(目黑)的富人區,那天在東京豪宅的路旁,馮驥才又問一位路過此地的日本人:你怎樣看這座漂亮宅子以及它的主人,日本人聞聽到作家的詢問後,彬彬有禮的回答道:這說明這豪宅裏的主人很努力,這位xx君他做的肯定很優秀,我耍努力工作(がんばる)向xx君學習,爭取自己也能有這樣的成績,這是日本人的回答、、、言談話語間透露出來的是對富人的:謙虛,羨慕,與敬仰,但同樣的也沒有忌妒,更沒有恨,這與美國人差不多。
再接下來作家又來到深圳,這些年深圳的發展已經與(紐約巴黎)沒什麽兩樣,這一天老馮來到了深圳的香蜜湖富人區,那裏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如香蜜湖公園,植物園)還有頂級的教育,及醫療資源,它就像鮮花吸引蜜峰一樣,香蜜湖吸引了大量的企業高管在此居住,那裏的豪宅價格不菲,保安措施也齊全,門口保安還牽著狼狗,馮驥才指著豪宅向一位路人問道,你喜歡這的房子嗎,你怎麽看住在這裏的人,呸呸呸,住在這的都是一些為富不仁的東西,老子恨死他們啦、、、
上述說的這些事並沒誇張,敘述的這些事也確有其事,有些事說白了,其實就是酸葡萄心理,通過馮驥才對被采訪者的不同回答,體現出了不同社會的窮人,對不同國家富人的不同心態,窮人在各國都有這並不奇怪,而各國對貧富的不同態度,則與這個國家的社會福利有關,和這個國家的文化背景有關,
(一)夢想的力量!
曆朝曆代,社會上就分有三六九等,從古至今:就有窮人與富人之分,這仿佛就像春夏秋冬的區分一樣,就像部隊有士兵,有班長,也有司令一樣,層級不一樣,就會有差距的存在,這一點不容否認,同樣的是:有差距就難免會有忌妒,比如別人有錢,而你卻囊中羞澀,別人家裏有老婆,外麵還有二奶,而你別說是老婆,就連隔壁的寡婦都不願多看你一眼,這樣的反差你能不忌妒嗎。
貧富的地位不同,立場也就不同,那觀點自然就更不同,換位思考:如果讓一位娶不上媳婦的光棍,麵對一位(家裏紅旗不倒~外麵彩旗漂漂)的主,你就是用腳丫子都能夠猜到:那羨慕忌妒恨的心情自然就誕生啦,在白貓與黑貓的年代,各種各樣的貓還可以八仙過海,有本事的貓搞房地產開發,沒本事的小耗子就渾水摸魚,在建國門的秀水街擺個地攤啥的,現在你別說是在鬧市區擺地攤啦,住在(城中村)都被蔡奇那個老混蛋給連夜轟走,說是驅逐低端人口,這時你再想想那位深圳打工仔說過的話:老子我恨死他們啦,這就是窮人對富人的心態。
即然貧富差距是社會現實,並且這種現象還將長期存在下去,因此多數人都選擇了逆來順受與忌妒共存,中國文字是象形文字,在詞典中“刃字“下麵加一個心字,就形成了忍氣吞聲的忍字,這就是說麵對忌妒:還有一種變通叫自我安慰,有個小視頻:說有位娶不上媳婦的糙爺們坐在小馬紮上,小桌上擺著一盤炸花生豆,一小杯二鍋頭酒,隻見這老光棍一邊喝著革命的小酒,一邊說著心裏的大酸話,轉錄如下:都說範冰冰漂亮,林心如漂亮,那又能咋滴,我XX是她們這輩子都得不到的男人,她們倆連我的微信都沒有,哇塞:這傻爺們真是酒後吐真言呀!
在現實生活裏娶不上媳婦的窮光棍有很多,這是(計劃生育時代)重男輕女的觀念造成的後果,據說全國有二千多萬的光棍,這也算自食其果,一個人娶不上媳婦還可以自我安慰,但麵對這(上千萬光棍)的龐大群體,就有可能成為社會的隱患,這樣政府就得考慮如何消除隱患,娶不上媳婦的光棍會想入非非,而且也容易導致戾氣,有戾氣就有可能發生群體事件,所以就需要讓窮人有夢想!
其實在古代也有不少光棍,再說那時候還是農耕社會,古代的夜晚即沒有酒吧,也沒有休閑娛樂的會所,更沒有“情深深~雨萌萌“的夜總會,再加上那些古代的光棍又無法上網去找妹子,而且古代的小光棍也不能都像西門大官人一樣會拍婆子,退一步說也沒那麽多潘金蓮呀,這時候就得要看古代的那些大忽悠啦,不得不承認古代(中宣部)的秀才們確實是有二下子,人家能忽悠的那些小光棍淨做白日夢,描述的場景還相當誘人,總之都是一些仙女嫁給窮小子的故事、、、
在現代的夜總會裏,實行的是一種“金錢“上的交換,而古代的秀才則構造出一種浪漫主義的意境,比如人家能把那些砍柴的,放牛的,當長工的,娶不上媳婦的,都給忽悠的五迷三道,比如趁著仙女洗澡的時候,不失時機的偷走仙女的衣服,像天仙配,牛郎織女,田螺姑娘,全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成語“做夢娶媳婦“就是這樣來的,這就像拉磨的毛驢不用鞭子抽,而是在驢臉上蒙一塊布,驢就以為它是正走在從鄉村到縣城的大道上,到縣城會有好飼料這就是動力!
(二)當代精英對韭菜的忽悠!
非常遺憾的是:當代(中宣部)的這些筆杆子vs起古代(國子監)的秀才來,那真是差老鼻子啦,古代文人對社會大眾的忽悠,總體的效果還不錯,那種仙女嫁給窮小子的忽悠,相當於給窮人畫了一張大餅,或者是給窮小子做了一個心理按摩,而當代的這些禦用文人,卻讓人怎麽聽都感到置疑,都像是他們在給你洗腦,諸如(要吃得苦中苦)還有那句勤勞能致富,相信這種(鬼話忽悠)的人還真有不少,如果(吃苦受累)就能成為人上人的話,那毛驢就該成為世界首富,
趨利避害~趨吉避凶,這是人的天性,因此苦難就是苦難,苦難不值得讚美,也不值得歌頌,還有那句:風雨過後就是彩虹,你怎麽能知道風雨過去之後就是彩虹呢,根據是什麽,風雨過後是冰苞那可也說不定,沒準風雨過後還有台風呢,還有一首歌詞是這樣唱的:有一分辛勤,就有一分收獲,其實這句話也不對,因為現實狠狠的抽了這話一個大耳瓜子,辛勤工作了一年收獲的可能是一堆白條,辛辛苦苦的幹了一年,趕上大旱或大澇的災年,那也許就是顆粒無收、、、
這並不是在“雞蛋裏麵挑骨頭“的矯情,而耍表明的意思是:要做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的人,不要人雲亦雲被人洗腦,年輕時我也曾認為:人是可以通過奮鬥換來美好前途的,經曆過歲月的蹉跎後才幡然醒悟,人的一生其實都是命運的安排,在生命的過程中,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它就像智者說的那樣:命裏有時終需有,命裏無時莫強求,說的就是人不能跟命爭,這就像孫猴子的本事再大,那怕一個跟頭能翻出十萬八千裏,但仍翻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一樣!
再說當下的中國,擺在(一尊)案頭上的優先事項,不是外資的撤離,也不是經濟持續下滑的危機,而是執政安全的隱患,這從遍布全市(無死角)的監控攝像頭,到天安門廣場上那(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畫麵,朝廷的這種擔憂肉眼就可見一斑,關於政權的維穩,當年毛澤東曾有一個著名的(二杆子)理論,毛大爺明確的指出:打江山靠的是槍杆子,坐江山靠的是筆杆子,這二杆子的理論,道出了鞏固政權的要點,於是朝廷的禦用筆杆子金燦榮,胡錫進就閃亮登場啦,
這哼哈二將各有所長,或者說“各莊有各莊“的高招,金燦榮號稱是(戰略忽悠局)的政委,他這人善於宏觀的忽悠,金政委為(一尊)也是操碎了心,他搜腸刮肚想方設法的為皇上搖旗呐喊,,他對韭菜們說:我們是世界上GDP的第二大國,是第一大貿易出口國,也是第一大製造業的國家,所以習主席說啦:中國是世界經濟的壓倉石,現在是東升西降,雙贏那就是中國贏兩次、、、
意猶未盡的(金政委)接著繼續忽悠:咱們現在就是蹲著,那都比日本人高啦,咱們在習主席的領導下,再過幾年就可以騎在美國人脖子上拉屎撒尿啦,內政上咱們統一台灣也已經是指日可待,就對岸那二十萬的台軍,在我軍眼裏就是一堆肉,另外咱們的導彈二十分鍾就能將關島夷為平地,老金忽悠的憤青們個個都磨拳擦掌,天天叫囂不是今天要占領東京,就是明天要血洗台北,再配合上吳京的那部愛國主義大片~戰狼,狂妄的都有點找不到北,這是金政委的功勞。
還有那位“混球時報“的胡錫進,這家夥被命名為是朝廷的叼盤俠,老胡忽悠起來那也不含糊,他的那張破嘴長得就跟屁股似的,他能將一個虛無縹緲的東西,忽悠的有鼻子有眼,瞎話說的就跟真事似的,老胡說:對美國我們不願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談可以,打奉陪,這話說的是氣宇軒昂,唉:中國有一句老話叫:狗嘴裏吐不出象牙,這話指的就是胡錫進這叼盤俠,
縱觀曆史:隻有唯恐天下不亂的人,才會去煽動那與法西斯主義~隻有一步之遙的民族主義,才會去煽動不知天高地厚的戰狼外交,這種人對社會的危害極大,所以對金政委和叼盤俠說的話一句都不能信,他們的話就跟新聞聯播似的,除了日期是真的,剩下的就連天氣預報都是假的,網上有一個段子是這樣說的:金燦榮,馬保國,胡錫進,三人同時掉河裏了,民意調查的題目是:你會先救誰,評論區一片歡騰,網友們紛紛參與了評論,觀點比較一致的是下麵的幾個留言,
首先大家都一致的認為:耍先救馬保國,老馬這人雖然看起來瘋瘋癲癲的,但老馬他不禍害大眾,也不禍害國家,而且老馬還能娛樂大眾~人畜無害,還有網友補充說:撈起馬保國後,別忘了踩下金燦榮,踢開胡錫進,然後再把水閘打開、、、還有人問:能不能捎帶手的把白岩鬆,司馬夾頭,張唯維也都一起打包給扔進去算啦、、、橫掃一切害人蟲,由此可見:這金禿子~胡叼盤有多招人恨!
說有隻鸚鵡牛逼哄哄,一天到晚(七個不服八個不份)似乎它是天底下的老大,有一天有人想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來測試一下這隻鸚鵡的真功夫,於是就趁其不備一下子把它扔進了雞窩裏,隻聽鸚鵡罵了一句:我操你大爺,隨後就聽見雞窩裏傳來陣慘不忍聞的鳥叫聲,接著那就是一陣的撲騰聲,打開雞窩的門後鸚鵡跌跌撞撞的從雞窩出來了,隻見它原來那身漂亮的羽毛不見了,然而嘴硬的鸚鵡抖抖所剩不多的幾根羽毛說道:操~不脫光了膀子還真幹不過丫的!
這老金和老胡,他倆就是那“肉爛嘴不爛“的鸚鵡,有一位老教授曾說過這樣一句至理名言:他說那種張口閉口,滿口都在講正能量的人,是最齷齪的那一類人,他們隻想用正能量來掩蓋罪惡和苦難,給黑暗鑲上金邊,然後再漠視苦難和不幸,並還會一本正經的充滿神聖感,這種人真是毫無半點人性,金燦榮,胡錫進,他倆就是這類人,在中國有一句俗話說的好:位卑未敢忘國憂,隻有對國家和民族滿懷深情和摯愛的人,才會去批評這個社會的陰暗麵,才會去抨擊包子政府的胡作非為,因為他們知道這才是對家鄉的愛,因為他們知道這是一種責任,
(三)為“望子成龍“的家長指方向!
在當今的大陸,特別能考驗一個人的智商,這是一個好話說盡的時代,那些肥頭大腦的當官滴,都說自己是在為人民服務,那些醫院裏的白蛇,都說自己是在救死扶傷,馬雲說他對錢不感興趣,而窮小子總惦記著打劫銀行,這也是一個壞事做絕的時代,空氣中都彌漫著謊言,能聽到的都是討厭的官話,言不由衷虛偽之極,自誇博覽群書~結果是一位半文盲,自稱是淡泊名利,結果卻賴在位置上死活不下來,在這種環境下熏陶久了,那你就練就了跟孫悟空一樣的火眼金睛!
除此之外:在當代社會裏,最好賺的錢無非是下例幾種:男人好色的錢,女人愛美的錢,小孩教育的錢,老人保健的錢,外加養寵物的錢,抓住了人性的弱點,你就等於抓住了商機,在教育領域更是這樣,有人抓住了家長望子成龍的企盼,這就等於抓住了家長的弱點,這種對獨生子女教育的忽悠,是最坑人的一種忽悠,那些教育專家最能打動學生家長的話是:知識能改變你孩子的命運,
如今幾乎所有的中國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這也幾乎是所有家長的企盼,自從隋文帝發明了科舉製度之後,這種製度就成為了階層跨躍的一道門檻,就成為了實現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階梯,古人金榜題名的科舉製,就是今天學子們廢寢忘食的高考製,於是那些教育專家會推心置腹的對家長說:孩子的血管裏奔騰著你們夫妻的血液,那也是你們生命延續的裁體,所以再窮也不能窮教育,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孔聖人都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就這麽著那些望子成龍的家長,便慷慨的把錢投給了大學擴招
圖為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如今又出現了一種獨特的現象,有錢人家的小孩子,一般都去西方國家念大學,主要是去美國,畢竟全世界百分之七十的名牌大學都在美國,而家境一般的小孩子,則都留在國內參加高考,這種(高考)比起(出國留學)難得太多太多,國內高考若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來形容,那是一點都不為過,現在的小孩子真是不容易,平時的那些家庭作業就壓的讓孩子喘不過氣,到全國高考的時候,家長和孩子還都得脫一層皮,高考的當天若發揮的不好,還會被從獨木橋上擠下去、、、
就這麽著:由無數盼望孩子跨越階層的家長出資,用企盼孩子成龍成鳳的金錢,養活了老師,養活了學校,養活了學區房,養活了中國教育的產業鏈,結果等孩子大學畢業後,這也就到了夢醒時分的時候,這時候學生的家長才發現:自己一切成本付出和學生本人的一切努力都已付諸東流,都變成了南柯一夢,今天的本科文憑,已經與昔日不可同日而語,現在的文憑貶值,就跟人民幣貶值差不太多,
在我們年輕的時候,高校畢業生的人數每年隻有27萬,那時候的大學生都被政府視為是寶貝咯達,隻要走出校門後,就會被政府的人事局接管,就會成為國家幹部,若按照鯉魚躍龍門的說法,那就是完成了階層的跨越,現在每年的畢業生都已達到一千二百萬,如今的畢業生走出校門後,就會被送外賣的接管,任何事物都一樣,那就是有一個鐵律叫做:物以希為貴,對高校畢業生也是這樣,
現在的大學生不僅數量多,教育的質量也在嚴重的下降,行文至此:在腦海中忽然想起過去(樣板戲)中的一句話:你爹他好不好,回答是好,你奶奶好不好,回答也是好,然而結論是:你爹他不是你的親爹,你奶奶也不是你的親奶奶、、、、如今這話可以這樣轉換:北大好不好,答案是好,清華好不好,答案同樣是好,然而北大已經不是過去的北大,清華也已經不再是昔日的清華、、、
再加上如今經濟不景氣的因素,因此現在大學畢業的天之驕子,企事業和政府部門根本就接納不了,找工作難已成為一種新常態,交給了大學那麽多的學費,又消耗掉了四年的時間,結果畢業之後那工資待遇,就跟建築工地上搬磚的小工差不多,那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在古代或許是這樣,現在顏如玉和黃金屋又在那裏,如今這一千多年來鯉魚躍龍門的通道~斷崖啦!
如今這些學子們,隻能騎著電單車滿大街的去送外賣,過去穿著(黃馬褂)那是皇上的賞賜,那黃馬褂就相當於今天榮獲的一等功,而今天穿(黃馬褂)是送外賣的工作服,相當於駱駝祥子拉車穿的號衣,現在又有專家站出來呼籲,說大學生應進入到家政服務行業,這真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於是有人忍不住說了一句很刺耳的大實話,說現在的傻逼太多騙子都不夠用啦,話糙理不糙!
備注:篇幅過長未完待續,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