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ander001

欣賞詩詞,和分享高爾夫球運動的樂趣
個人資料
正文

絕句結尾的十六種手法(第二,八 , 九 法)

(2022-12-07 18:49:40) 下一個

絕句結尾的十六種手法(第二法)(摘自網絡,作者不詳)

 
(法2)移情入景,深注感概
與以景結情稍為不同的另一種結尾手法是移情入景。雖然二者均以自然景色為收結,但寫作手法完全不同。前者是寫情正濃、勢如奔馬,忽勒馬回首,轉以風景入眼,思緒萬千。後者則是既寫景又寫情,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惜景生,景依情現,詩人融情於景後延長而去。 且看韋莊的《台城》詩: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裏堤。
台城即是南朝六個政權更替輪番建立的都城舊址。詩人因六朝的興衰更迭生發往事如夢的曆史滄桑傷感,一下筆就把這揮之不去的傷感融入景色之中,“江雨、”“江草”、“啼鳥”幽如夢愁頓生,首聯既是景又是情。尾聯詩人即移情入景,原本一向被人當作春天正麵形象言必稱譽的“楊柳”,因詩人的情感指向,遂變成令人厭惡的最最“無情”之物,竟然可以忘卻先前的悲痛而無動於衷、無改於顏,依然在蒙蒙細雨中扭動那碧綠的身姿,象當年一樣如煙似霧地籠罩著十裏長堤,你說可恨不可恨!顯然,這種結尾的好處在於:因了詩人的移情,無知的楊柳被人格化,被賦予靈性,而楊柳的無情正反襯人之有情,詩人的無限感概,便溢於詩外。
再看李白的《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
也是移情入景,將敬亭山人格化,賦予情感。
有趣的是,韋莊是以物之無情襯人之有情,而李白正好相反,是以物之有情襯人之無情。首聯似寫眼前景,實則通過“鳥”的“飛盡”和“雲”的“去閑”把詩人孤獨與寂寞之情呈露出來,是景中情、情中景。尾聯便以詩人與敬亭山脈脈含情獨坐相視的情景收結。敬亭山被賦予靈性之後,得到詩人的喜愛。“相看兩不厭”,是說雙方均認可對方的人格而樂於作伴。而結句的“隻有”兩字進一步提升了作伴的親蜜程度,大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之意謂。敬亭山的“有情”反襯了人的“無情”。那麽,究竟是世人冷淡了詩人呢,還是詩人壓根子就看不起世人?抑或兩者均有之?總之,詩人那橫遭冷遇、孤獨寂寞的情感就這麽深注於結句的景物之中,以致清代詩評家沈德潛對李白的這首絕句讚歎不己,譽為“傳‘獨坐’之神”。
唐人絕句中大多善寫景又能寫情,常常是情與景會,景與情合,情融於景,景立於情,景必實而情可虛,情己濃而景可止,景雖盡而情不盡,此正為移情入景結尾手法的微妙之處。
今人寫絕句,這種移情入景、深注感概的結尾技巧,用得最多。這裏略舉幾例。
上海詩人楊逸明有一首《詠白雲》絕句,詩曰:
露怪藏奇縱複橫,何甘散淡過浮生?
閑來出岫非無意,欲借東風化雨聲。
這是一首詠物詩,但作者借刻畫白雲的多變形態及遠大理想抒發自己的胸懷。首句是這種變幻無定、造像神奇的白雲形態的描繪:或藏或露,藏有奇姿,露有怪相,飄忽縱橫,形影易變。白雲的這一情性或許也有詩人自身經曆的影子。畢竟詩人經曆了“二個三十年”的坎坷,尤其是頭個三十年,政治氣候多變,自然讓那時的人呈現更多的色彩。次句以設問承接,直接把詩人自己的襟懷安在白雲身上。第一句是景,第二句是情。也是人格化景物的手法。但又通過“散淡”、“浮”之字眼緊緊扣住雲之特性,有了這些字眼才有“不即不離”之效果。第三句蓄勢,為結句鋪墊。雲之“閑”是眾目皆睹、人所皆知的,但雲之“抱負”便少人能了解,經了詩人這一撩撥,便急切想知道白雲有何理想了。結句應當是答案,但詩人沒把答案明白說出來,隻把答案、把自己的情感注入一種自然景象的勢態之中。“借東風化雨聲”不是理想的實現而是理想實現的途徑,造福人間這才是白雲也即詩人自己的遠大理想。
這首絕句,作者寫雲,詩中有景,又有情,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化於物,物借景生,景依情現,最後詩人融情於景,白雲與詩人的形象,便顯得樸實而可愛。
深圳詩人鄒國榮一首《除夕》,結句也用移情入景的手法。其詩曰:
甕開老酒進三盅,沉醉團圓喜氣中。
晚會連台興難盡,偷燃爆竹入東風。
除夕詩寫自家團圓的歡樂氣氛,前三句都未見奇趣,畢竟喝酒、看晚會,家家可見之景象,村村都有之情形。而結句“偷燃爆竹入東風”一出,全詩光芒四射,奇趣橫生。這是一個滑稽的畫麵。曾經一段時間,許多城市頒布了禁燃煙花爆竹的法令,深圳尤其嚴厲。一些市民出自懷舊或想要熱鬧氣氛而偷偷在屋前屋後或樓頂上燃放,這個“偷燃”便帶有違法的意味。但這是這個“偷燃”,又與喚醒童心聯係在一起,因“偷”而見童趣,因“偷”而生激情,是以此詩便由此一“偷”字添得無窮意趣。此詩前麵已把詩人一家人團圓過春節的歡樂情感敘述出來,結句便把歡樂情感移入“偷燃”的場景之中,這一結更讓節日的歡樂定格於童心綻放的氣氛中。
再引一首筆者的絕句《玉龍雪山6首之一》:
人生難得越巔峰,今在玉龍飄雪中。
放眼尋無春氣息,老妻身影入朦朧。
這是筆者的一首旅遊詩,其時與妻子遊曆雲南麗江的玉龍雪山時已逾65歲,可以說人生已不再有高峰,是以攀上7769米高的山腰(當天因雪下得大再往上的棧道已被警衛人員封住不給走)時,心情格外興奮。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盡是厚厚的積雪。因而這首詩既寫登山時的快感,又寫漫山飄雪的景色,首句是情中有景,次句是景中有情,第三句更是景與情糅合在一起,結句便移情入景。老伴到了4350米處便不敢再往上走,於是留在下麵歇息。本來相距不到500米,倘在平時當可以看得清楚,可當時雪下得大,妻子身影朦朧的畫麵正是大雪紛飛所致。用一個畫麵一個場景收結,傳遞的依然是一種攀越巔峰的那種喜悅之情,但比直接說出來更加含蓄委婉而藴含不盡。
 
*************(八)
絕句結尾的十六種手法 第八法
絕句結尾的十六種手法(摘自網絡,作者不詳)
 
(法8)卒章顯誌,點明主題
五七言絕句的結尾技巧,以上所介紹的大多以含蓄為主,強調回環婉曲、意留言外。言有盡而意無窮。這是大多數人喜歡的風格。但藝術總是多樣化的,有人喜歡深沉就有人喜歡淺露。喜歡淺露的詩人當推白居易為代表。白居易主張“言直而切”,使老媼能解,走大眾化、通俗化的詩歌路線。“卒章顯誌”就是白居易倡導的結尾方法。
所謂“卒章顯誌”,就是在絕句的結尾點明主題,深化主題。不要故弄玄虛,而要把作者立言的本意、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白無誤地表述出來。比如《問劉十九》這首五絕: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結句就是一句淺白的口頭語,直截了當地點明主題:珍重友情,問劉十九來不來飲酒。又如《閨怨詞》之三:
關山征戍遠,閨閣別離難。
苦戰應憔悴,寒衣不要寬。
結句是閨怨主題的深化。妻子想念征戍遠方的丈夫,正在燈下為丈夫裁剪禦寒的衣裳,一想到征戰勞苦丈夫不知瘦成啥樣子,便提醒自己不要把衣服做大了。
這種直白淺顯的結尾,扣緊主題,而詩人的同情心也表露無遺。再如七絕《城東閑遊》:   
寵辱憂歡不到情,任他朝市自營營。
獨尋秋景城東去,白鹿原頭信馬行。
詩人能夠在城東白鹿原頭放任坐馬隨意行走,乃因其把一切寵辱憂歡盡拋腦後,無論朝野怎麽議論評說都與自已無關,正是這種超脫和放開才有心思“閑遊”。結句的“信馬行”顯示詩人無官一身輕、榮辱度身外的輕鬆心態,這便是主題“閑遊”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淺顯易懂。
信手翻閱白居易絕句讀本,你可以發現,好些絕句的詩題都在結句中點明。例如,《晚望》:
江城寒角動,沙州夕鳥還。
獨在高亭上,西南望遠山。
結句的“西南望遠山”就是題目的“晚望”。《宿東林寺》:
經窗燈焰短,僧爐火氣深。
索落廬山夜,風雪宿東林。
結句就是題目。《庚樓新歲》:
歲時銷旅貌,風景觸鄉愁。
牢落江湖意,新年上庚樓。
結句與題目隻多一個字。《閑吟》:
自從苦學空門法,銷盡平生種種心。
惟有詩魔降未得,每逢風月一閑吟。
《種荔枝》:
紅顆真珠真可愛,白須太守亦何癡。
十年結子知誰在,自向庭中種荔枝。
《魏王堤》:
花寒懶發鳥慵啼,信馬閑行到日西。
何處未春先有思,柳條無力魏王堤。
《夭老》:
早世身如風裏燭,暮年發似鏡中絲。
誰人斷得人間事?少夭堪傷老又悲。
《秋池》:
灑浪清風透水霜,水邊閑坐一繩床。
眼塵心垢見皆盡,不是秋池是道場。
都是一種風格,比比皆是,不必一一列出。
卒章顯誌,直截了當地點明主題,避免詩義晦澀,省卻讀者胡亂猜疑,對於表達詩人的坦蕩心胸和獨立特行的人格有一定的幫助。例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結句“獨釣寒江雪”是詩的主題,也是詩人鄙視世俗、超然物外那清高孤傲形象的自我描寫。你想,在上看天無飛鳥下看地無人蹤的冰天雪地之中,有一個漁翁獨自垂釣江心,這情景隻該心中有、詩中有、畫中有,現實中則斷難見尋。所以詩評家說這是詩人“托此自高”(唐汝詢語),論者則認為正是結句讓詩人超塵絕世的孤傲形象躍然紙上而使此詩成為唐人五言絕句的傑作。
但卒章顯誌的結尾方法也有一個不足之處,那便是過於淺露,使人一覽無餘。可見,淺露既是其優點,也是其缺點。關鍵看你怎麽運用。如果你胸襟高,品格高,自然不怕坦蕩而淺露。因為情真意切更容易感人。如果你出言有所顧忌,或者立意在於譏諷世事,自然就不能用卒章顯誌這種淺露的結尾方法了。
今人詩用這種結尾手法的也很多,尤見於老幹體。當然也有用得好的,這裏略舉幾例。
西安詩人霍有朋有絕句《富士山山中湖偕小輝泛舟》,詩曰:
富士山深別有天,千年積雪聚清漣。
雙雙白鷺知人樂,曲頸高歌逐畫船。
這是活在新世紀的白樂天寫的詩。卒章顯誌,直截了當。
廣東詩人馮成光絕句《過千禧新年》,詩曰:
新紀辰龍降大千,重洋萬裏阻團圓。
誰知網絡新科技,樂享天倫電腦前。
詩人把“網絡新科技”、“重洋萬裏”、“樂享天倫”等人們耳熟能祥的詞語、成語都用上了,結句一讀更明白不過,連白居易都得歎服。
陝西詩人白慶祥絕句《慶香港回歸》,詩曰:
紅旗獵獵看今朝,代有雄才繼舜堯。
咫尺天涯歸路遠,百年方過界湖橋。
結句也是題目之意,但有了“過界湖橋”這一具象場景,便比題目蘊含多一點。
河南詩人張結絕句《太湖》,詩曰:
信是天公氣象殊,煙波浩渺潤三吳。
日來自覺心胸闊,獨立迎風看太湖。
這詩白樂天看了也喜歡,都是他的粉絲。但確切地說,這還是幾十萬粉絲中較為可讀者。
福建詩人林恭祖絕句《白頭翁》,應當是所有卒章顯誌結尾手法運用中最為可讀的一個作品。其詩曰:
閩台一水隔西東,兩岸煙波久未通。
今日歸來探親友,相逢都是白頭翁。
筆者初學寫詩,也試過各種不同風格的習作。白居易這種卒章顯誌、淺白易懂的風格,也在學習之列。比如這首遊曆北海的絕句《滴水丹屏》:
此處風平浪未平,雪花爭獻愉悅情。
嬌柔最是丹屏水,滴滴成絲百韻生。
估計這詩,白老前輩也會認可的吧。
 
 
-----------------
學習習作:
(法8)卒章顯誌,點明主題
七絕.夏日何開
文/新如
夏日風光別樣奇,蒼鬆翠竹自漪漪。
莫愁園裏牡丹盡,恰是藕花搖影時。
 
(法8)卒章顯誌,點明主題
七絕.鳴蟬
文/新如
夏日青蟬鬧不休,隻爭朝夕恐寒秋。
藏身地下八年久,方得今朝一展喉。
 
卒章顯誌,點明主題
七絕,端陽懷屈子
文/新如
水上闐闐鑼鼓催,龍舟爭躍浪飛開。
端陽角黍年年祭,蘭佩江離屈子才。
 
(法8)卒章顯誌,點明主題
觀 潮
作者 草澤馬
江風卷浪霄,咆哮撼山搖。
自有年輕者,錢塘弄大潮。
 
(法8)卒章顯誌,點明主題
見張永齡校長受不識稚子敬贈小玩具,鑒證壽緣無止有寄
童叟仙緣
文、苑廷奎(清河東叟)天津
永齡耄耋享鬆風,不識群兒追逐中。
臨近身邊童忽立,啟明敬拜夕陽公。
檢貪
會上吹風涮火鍋,藍圖描寫醉人多。
出門手戴新銀鐲,細問貪汙有幾何。

觀澆灌有寄
本是低層水,無心競上遊。
隨車田隴滿,綠稻笑昂頭。
 
(法8)卒章顯誌,點明主題
東山文塔
水木之園
千年文塔古城東,看盡江山煙雨中。
淩宇筆書吳楚史,篤行天運驗衰隆。
 
七絕 摘山楂
文/清雅淡然
澗水悠悠鳥樹喧, 石崖飛瀑出雲煙。
香風引入幽深穀, 喜摘山楂戴月還。
七絕 友聚品茶
文/清雅淡然
溪橋路轉日西斜,滿麵風塵到友家。
順手扯來雲幾朵,嵐山煮就品新茶。
 
**************
 
(九法)
絕句結尾的十六種手法 第九法
絕句結尾的十六種手法(摘自網絡,作者不詳)

 
(法9)直落急收,藏鋒留味
絕句的創作,通常都有一定的規律,比如,取材宜小,情節宜少,語言善了,典必慎用,意必巧藏,韻深味長等。又比如,起句要高遠,承句要穩健,轉句要婉曲,合句無痕跡等。但這些都要依據具體情景靈活運用,不可千篇一律,拘泥一法。象起、承、轉、合這種結構,既可以分之四句,一一對應,也可以隻用起、承、合,或隻用起、轉、合,更有特殊情形隻用起、承二個層麵而已。試看金昌緒的《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此詩的結構十分特別,起句開“打”,接下去的三句說明為什麽要“打”,是一、三句式。首句起,二三四句承,沒有了轉合。這種一、三句式以起句為中心,接著一氣而下,句句緊扣,不留空隙。明代“後七子”領袖王元美評此詩“不惟語意之高妙而已,其句法圓緊,中間增一字不得,著一意不得,起結極斬絕,而中自紆緩,無餘法而有餘味。”(《藝苑卮言》)“起結極斬絕”而中間又不留添插空間,這是本詩最大特色。其長處在於一氣貫之首尾,詩以氣勝。本詩的結尾方法稱為直落急收,斬絕立結。
直落急收,好比書法家揮灑草書,筆勢疾速,如驚蛇出洞,宿鳥投林,收筆時藏鋒隱勢,戛然而止。《春怨》的“不得到遼西”,果然有一種斬絕的效果,結的幹淨利落。但細加尋思,則意猶未盡。縱然鳥兒飛走了,美夢也續成了,恰如所願地在夢裏去到遼西,那又怎麽樣呢?夢醒時分還不照樣淚濕枕巾徒勞相思無處寄?這表明,詩人雖然已斬絕立結,卻也在收筆中藏鋒留味,耐人咀嚼。
蘇頲的《汾上驚秋》也是一首直落急收而頗受詩評家稱譽的五絕。詩曰:
北風吹白雲,萬裏渡河汾。
心緒逢搖落,秋聲不可聞。
此詩因首聯與漢武帝《秋風辭》的“秋風起兮白雲飛,泛樓船兮濟河汾”相似,究屬即興詠史還是即景抒情,曆來詩評家各有不同看法。其實,就唐人絕句極少用典的習慣(即便用典也常裝成不知有典)和詩題來看,此詩應是詩人在汾水所見秋景觸發心中悲傷而抒發自已的真情實感,與詠史無關,這從詩題中的“驚”字和句中的“逢”字即可說明。詩人看到呼嘯而來的北風把天邊的白雲一下子刮到汾水和黃河的匯合處那邊去,周邊草木飄搖的蕭瑟響聲和心裏的失落心緒攪織在一起,結句“秋聲不可聞”斬絕而有倒抽一口涼氣的驚悚感。此詩急起急收,一氣而下,秋聲逼人之情躍然可現。故顧樂譽此詩是“大家氣格,五字中最難得如此。”(《唐人萬首絕句選》)
五言結句的直落急收,因其比七言少了一個音節,讀起來幹淨利索,容易辨別。七言多了一個音節,讀起來便舒緩一些。但斬決的筆意,還是比較明顯的。例如,李白《早發白帝城》:
朝辭彩雲白帝間,千裏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此詩也是一氣急落而下,以一種充滿豪情的筆調利索收結。這與王翰《涼州詞》結句“古來征戰幾人回”、李涉《宿鶴林寺僧舍》結句“又得浮生半日閑”及宋人王令《送春》結句“不信東風喚不回”等都有言盡而情意未了但結得斬決之特色。
今人詩中用此結尾手法者也極為普遍。這裏隨便舉幾首說說。
湖南詩人熊鑒有一首《吊張誌新》,其詩從張誌新行刑前被劊子手割破喉嚨一事下筆,一氣流轉,如狂濤決堤,奪路而瀉,勢不可擋:
作假之徒怕說真,防川計拙枉勞神。
縱然割去常山舌,世上翻多罵賊人。
吊張誌新而從劊子手無人性的惡行開罵,罵得痛快淋漓,還說開罵的決不隻是我熊鑒一個人,結句的簡潔利索,就像法庭上的一紙判決,不容置疑。
汕頭詩人許習文有一首《修書寄母偶成》,行文風格也是一意圓轉,一氣嗬成,結句極其簡潔:
木落秋風勁,波濤海上寒。
恐驚慈母淚,不敢報衣單。
首句從秋深氣象轉涼說起,而後急落直下,到結句悠然而止。句已結而情未了,不敢報遠非事情的善終而是一種暫時的平靜而已。作者以此暗喻出門求學及打工生涯的艱辛。這就是藏鋒留味。
湖北詩人丁潤如有一首《夏日偶成》,結構甚為特別,是三起一承之形式,承句也是合句,斬結利索。詩曰:
細雨收煩署,清風送晚涼。
街頭冰一碗,此樂勝羲皇。
有雨消署,有風送涼,有冰潤喉,三者交匯一起,頓成莫大快意,結句是快感的溢出,簡潔得就像一句口號。好在已先給人以夏日清涼之鋪墊,口號裏的情感還是滿實在的。
    筆者《北海雜詠》之《火山岩海灘九首》絕句第四首,也是這種直落急收結尾手法的運用:
暮色蒼茫日影微,浪濤疲倦掩神威。
紅岩已醉遊人夢,人在夢中未肯歸。
夕陽逐漸收走刺眼的光線,海麵波濤趁機趨於寧靜,火山岩海灘一派遲暮蒼茫、景色雄渾的景象,此時行走於紅岩上的遊人就像進入寂靜的夢境之中,閑逸而寧靜,結句便用一斬決而溢出快樂情感的句式收結,也當是“此樂勝羲皇”之類。
 
                   ---------------
 
法9)直落急收,藏鋒留味
七絕 小野花
文/清雅淡然
霜風萬裏恣情催,尤自淒淒深穀開。
縱使清姿無,依然靜待蝶歸來。

 
(法9)直落急收,藏鋒留味
五絕待友來
文/新如
兩小自情濃,隔山知幾重?
良朋明日到,好酒待開封。
 
(法9)直落急收,藏鋒留味
五絕,夜讀
文/新如
好書難釋手,細品味清玄。
明日知無事,今宵欲不眠。
 
(法9)直落急收,藏鋒留味
日暮登崇德樓
水木之園
日暮登樓心意閑,風高西望彩雲間。
夕陽且把火留駐,莫教遐情落遠山。
 
(法9)直落急收,  藏鋒留味。
     春到池塘
    文/韋明倫
      緩緩清風過水塘,桃紅柳浪訴衷腸。
      青魚冒泡浮頭望,靜待春來千裏光。
 
(法9)直落急收,藏鋒留味
五湖心
文/苑廷奎(清河東叟)天津
雨花滿地落花勻,昨夜清零連夜晨。
莫說生存都不易,疫瘟作孽地球人。
耐性戰瘟
文/苑廷奎(清河東叟)天津
慢搖蒲扇坐陰涼,木槿花開倚在旁。
無事怡然知靜勝,耐心看爾疫瘟狂。
樹德
階前老樹高千尺,春發新枝葉茂茵。
吐故納新驅濁氣,濃情香伴健吾身。
期問
文/苑廷奎(清河東叟)天津
瘟疫冠戎遍地球,今春仍舊鬧凶流。
不知當夏熱天後,能否心中減點愁。
 
(法9)直落急收,藏鋒留味
黃昏醉歸
作者 草澤馬
野色蒼茫風入微,遠山落照有餘暉。
紅顏醉了枝頭月,小酌怡情慢步歸。
 
(法9)直落急收,藏鋒留味
秦川秋吟
作者  月旦茶點

秦嶺秋聲詮不盡,祖龍脈動嶂中猜。
滔滔千裏渭源水,楓卷沙塗天際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