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三,遇到的兩件小事,從而引起我的思考寫下這篇文章。
早上七點剛過,我己到了單位,進門與專職門衛的一位非裔美國女人互道早安後,第一件事是掃描手和查工作證。這位非裔美國保衛女士不知什麽緣分,和我非常地熟悉投緣。我雖不知道她名字,但不妨礙她和我開玩笑。她對我說,喜歡我的花褲子和上衣,要我明天帶來給她試試,我趕緊回答道,Sure, I will.
趁著還早,喝了一杯咖啡,一杯自製水果奶稀和一個煮雞蛋對付完了早餐,便去了公司健身房。健身房在公司的另一樓裏,進門又是掃描工作證。門衛值班是一位男士,有時候聽他與他的門衛同事們說西班牙語,但膚色暗黑,憑直覺更像非裔美國人。他也跟我來了一句玩笑:”Hey, I saw you, you were at the World Cup Stadium last Sunday (看見我在足球世界杯決賽場)”。 我趕緊激動地跟了一句:”Yes,yes, I was sitting right behind the pretty President of the Croatia. 哈哈哈哈...... “ (對,對,我就坐在那位漂亮的克羅地亞女總統後麵)。
他常和我開玩笑。每次看見我從藍球埸上投球自娛自練後回健身房,他常說快幫我談妥了NBA 合同,年薪五百萬。所以,跟他接玩笑,非常默契,想都不用想。
在健身過後,回到辦公室時越過兩樓之間的天橋時,這時天橋下麵的車流穿梭不停。我特意地抬了抬頭仰望藍天,湛藍的天空下,白雲輕輕地飄著,變幻著身姿為我表演,天橋兩端的大樹,隨著微風輕柔地搖曳。我加快了步伐跨過天橋回到辦公室。這天,因為有了一個輕鬆幽默的開端,我那天的心情異常的快樂。氣溫雖高,但我覺得,那天象吃過冰淇淋似的又甜又涼爽。
結合這周在城裏讀到一篇美國不存在種族歧視的文章,感覺非常不可思議,睜著眼睛說瞎話。其實現實社會中,種族歧視是無所不在的。相當一部分中國人對非裔或多或少的存在偏見。這種偏見就是種族歧視現象。
就說我自己吧,剛到美國時,在心底裏對黑人有明顯的警惕和偏見,常常是繞道或躲過與黑人的接觸。剛開始在公司上班,對門衛們的職業也有些瞧不起,他們多數是黑人。自我感覺良好,脂高氣昂的做作,覺得不屑與他們門衛們打交道。後來不久,有幾次不得不與他們打交道。比如說,忘了帶工作證,要通過門衛重新登記才讓進樓;車忘了關燈耗幹了電瓶的電,要請門衛前台去電話,通知有電瓶充電器的值班車,幫我啟動車。他們對工作的敬業,幫助別人的熱情,還有是黑人特有的黑色幽默風趣,徹底的改變了我對他們的看法。慢慢地,我從心底裏給予我所遇到的黑人,無論是在商店裏,還是在公司裏,不管是黑人門衛還是黑人同事,我都一樣對待,給予同等尊重。與門衛上班問早安下班道晚安已成常態。熟了之後,時不常的開個玩笑。
一天中午出門散步,忘了把工作證帶出去。回樓時,想不麻煩登記,掃描一下手混進樓算了。可那位黑人門衛看著我晃一晃手之後,問我工作證呢?我隻好說忘帶了。他馬上說不行,你得登記。於是乎我轉身對著邊上的登記台,報了名工作卡編號,等他對號入座,給我一張臨時通行證。就在這當下,我後麵一人掃描手,幾次都通不過,我看了一下對著那門衛認真地說道:“我的手有特意功能,這掃描機暫時失靈了,隻有我先進去了才行。”
沒想到這門衛,辦登記的和旁邊等著掃描進樓的人哈哈大笑起來……
看看美國人的舞,那跳的賊捧,賊捧的。尤其是那雙腿,靈的不得了。那充滿能量和活力的舞姿,不知喝了多少紅牛飲料。
值得推介一看的節目。
當年的校花同學,現在不得了。不過那時候學校裏美女太多了,全國各地的哪都有。晚上夜自習,一到圖書館就熱鬧了,說什麽來著,是沒有硝煙的戰場。台上勾心鬥角,台下是勾腳鬥碰的,一旦一拍即合,就。。。哇噻,這不能說,還沒過保密期。
校園的生活有意思,有趣,有樂也有苦。
出國留學,那就更逗了。是人家洋妞來撩我,都說沒見過中國有活寶。人家個個都性感惑人,豐乳肥臀的,就差莫言的文字來武裝一下自己了。那年頭這裏也時髦物以稀為貴,一到迪斯科,不抽筋,不搖晃著就別出來了。意大利馬丁尼的廣告倒過來了,是我用大拇指來回刮著雙唇,叫杯紅馬丁尼,到最後大家笑完笑飽喝夠了還他M的要我埋單,兄弟姐妹?
如此開心多年,最後幹脆把洋妞抱回了家。當年的洋花成了洋姑,後變了洋嫂,接著升級到洋大媽,再往下應該是什麽洋大娘了吧。
一路走來還忠貞不渝,也算奇葩的了。沒辦法,就是喜歡西洋花炒牛肉。據說這盤菜還是美國中餐最受歡迎的菜色,隻因是維他命含量最高的一盤菜。
我大學有非洲黑人留學生,當時的感覺也是好怕走近他們,尤其在晚自習,在過道裏不經意碰見了,隻見眼睛在動和牙齒白白的,剛開始不知道真嚇到一些女生。後來熟悉了就好了。
你曾經說過的差點當了中國的007,是不是入選中國國際關係學院,培養間諜的學校。那學院裏盡是俊男美女。我的同學的同學就讀那學院,剛開始常到我大學找我的同學。一年半後被送國外學習。
。。。。。。
大學足球隊隊長做了三年,大三的時候還被校花(北京姑娘)請去她做主持的校辦電台的一個單訪節目,講足球隊的故事。
後來我去搞了一個有現場樂隊伴奏的大學舞會,返請校花做主持。哇噻!那時候我的邀請票那可真是一票難求喲。興高采烈在跳探戈舞的時候,舞中的那個甩頭動作太使勁了,我的眼鏡一下子就飛了出去。隻好放下”勾肩搭背”的手,在地上”瞎”摸著我的鏡子,把那付大大的、快把我的臉遮去一半的時髦洋鏡框再次套在臉上,趕緊邁步,接上節拍。全場的人都為我的飛鏡,給笑蒙了。
我不恨黑,但怕”黑”。和黑色珍珠擁抱還閉上眼晴是因為覺得這樣妖搖造作更性感嘛,反正我們東方男人的眼線就一根線,閉眼不不閉眼都那樣啦。從心理上來講還是閉上吧,迎取黑色誘惑,體貼之餘還給你一份無限的遐想空間。多美啊!人生。
關於”黑”,下次再續寫,就當是茶仙的”副刊”罷了,隻要給賞臉就行。
我都想把你的這段足球場上對黑人偏見的剖析放在我文下了。揭穿那種胡說八道沒有種族歧視的繆論。中國人的種族族歧視非常深。我們從小沒有受到過“人生而平等”的理念教育。城裏人的歧視鄉下人,大城市人歧視小城鎮和鄉下人,有錢人歧視窮人,官大的歧視小職員。可以說歧視在中國是遍地開花也為之不過。現在應該好些了,隨著這二三十年的改革變遷,城鄉流動,相當一些有識之士開始重新審視這種不平等現象,為鄉下進城務工農民工子女讀書難呼籲。這裏想重申的是,海外中國人應該好好審視下自己是否真正克服種族偏見,沒有的話,不應該說瞎話誤導別人。
你早些年在美國遇到的金發美男女吃飯要求與它桌的有色人的歺桌隔開,聽起來有點像在美國南方。這種情況如果在美國新英格蘭地區被拒絕和指責的可能性很大,除非他她們有很正當的理由。我想你知道美國的南北戰爭的劃界。那些當時參與南部州和北方作戰的州,至今在這些南部卅de白人至上種族情緒仍然很深,時不常的尋找機會表現出來。因為有憲法規定,他們才收劍隱諱些。防止種族主義在美國仍然不能放鬆,要時時警惕嗬!
BTW, I am listening il Divo music while writing the comment. Thanks 007 and have a nice week!
在天津讀的書,大學間的足球聯賽打得很火,碰上了天大的球隊,他們隊裏居然有兩個黑人球員。皮黑,油多,牙白,視覺上一時間真不好接受,連身體上的接觸都能省則省。球賽激烈,不碰也得碰,結果還是柴油混汽油了。
到美國公差,那天簽單做賣買,看見先到的中年黑坐在那裏,他應該就是網友說的美國非洲人吧,人斜側坐著,右手旋轉著原珠筆,玩得還一溜一溜的。
Hello一聲之後就開始了瞎聊,說著說著,老黑來勁了,居然說這家全球頂級的公司絕不會炒他魷魚,真牛。這是我第一次碰到最牛的黑兄弟,他那得意的眼光和神態到今天都忘不了。
不過他太再牛叉,也是個賣方,而我是買方且全權代表,我簽了算。大家看著我這個乳臭味幹、大學畢業才兩年的小年輕來簽單,其中的這個中黑滿不服氣的。我打趣地跟黑哥哥說,哇噻,我是手捧鑽石碗的,還附帶金手指的喲。事後他伸過手來跟我握手,手背和手心兩個不同的顏色一時間還難為了我。
在天大是球場上體觸體,這回是手摸手,感覺依然說不出來個道道。如果他不先牛,或許我會以第三世界的朋友跟他稱兄道弟的,可是美國的職場就這玩法,硬碰硬。
幾天後同另一家供應商們去一個高級飯店,M字頭的酒店吃午餐。近桌時,看到一個美國金發哥們正坐中間,旁邊分別坐著四個金發女子。第一次見清一色的金發洋人在打情罵俏的,頓生好奇。他們的美語如同北京人講普通話,帶卷音的,不好聽懂。
上菜前,金發男子叫來跑堂,要求加一個屏風,擋一下,因為我們桌上有”黑”光或黃流。第一次感受到什麽是歧視,真不是個滋味。
前陣子認識一個非洲來這裏讀書的黑珍珠,名字是Lola,叫我幫她設置一下她的愛瘋手機,聊著聊著知道原來她爸是個大地主,難怪他哥哥也來留學。先是認識她哥哥,他用的是最好的手提電腦,最時髦的IPhone手機,現在二十幾歲的妹妹也來步哥哥的後塵。羅拉很漂亮,一頭長長的卷發,她說弄一次要好幾個小時,說時還那麽嗲聲爹氣的,要美就得有耐心哦。
羅拉的身材捧極了,還真從來沒有這麽近距離見過一個如此性感、大方、漂亮、還有點公主味的非洲姑娘。
見麵禮是麵額上的雙Kiss,然後告別了,再來一個擦背的相擁。所有這些例排動作我都是緊緊地閉上雙眼完成的,”榮耀”之後總覺得黑兄弟姐妹都搞錯了香水的品牌和味道。
不管咋說,那些年用的名牌”黑人牙膏”還管用的,再怎麽刷也沒他們白,但應付天津的海河水是足夠的啦。
同意,我寧可和美國非洲人打交道,也比和老中打教導來得輕鬆自在。
現在潑墨產品,開始火爆。
同意關於種族歧視的討論,亦有同感。
咱來看茶姐,介照片裏是茶姐嘛!!?咱同意樓下唐大叔說滴:茶姐一看就是有福之銀!!嘻嘻嘻
茶仙的下巴長得可以啊,不錯,有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