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701-761年)是唐朝著名詩人,其詩被蘇軾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因而,當時就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美名。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王維,相傳當年在考進士、中狀元時,遇上了另一位旗鼓相當的有才青年張九皋(690-755年),上演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最後還是借玉真公主之手,把他送上了狀元的寶座。
這個故事記載在唐人傳奇薛用弱的《集異記》中,清人徐頌的《登科記考》卷七全文轉錄了有關王維奪得狀元的情形。
王維自幼就很聰明,不僅文章寫得好,而且還精於音律,擅彈琵琶。他同當時所有讀書人一樣,想步入仕途,因而,參加科舉考試就成了他不二的選擇。但王維為人很自負,認為除非不考,要考就得拿頭名,不想僅當一名普通進士。可不巧,這一年的頭名,聽說非張九皋這個年輕人莫屬了。因為當時參加科考都要找人推薦,張九皋作為張九齡的胞弟,不僅才學出眾,而且早已找到玉真公主的推薦,已被京兆府的主考官內定為解頭。這個解頭,鑒於京兆府的實力,自然也就成為次年的全國狀元了。當然,王維不會像今天某些人一樣,殺掉第一,自己變成第一。他隻想到去找唐玄宗的弟弟歧王,想利用岐王的關係。但岐王實話告訴王維,他的麵子不夠玉真公主大,要想成為頭名,非得找公主不可。於是歧王還是替王維想好了如何接近公主的辦法。
岐王利用王維通音律,會彈琵琶的特長,叫他穿著豔麗的衣服,裝扮成樂師,進入公主的府上。在獻進酒樂時,王維演奏了一曲《鬱輪袍》引起了公主的興趣,於是打聽演奏者,岐王趁機把王維介紹給公主說,此人不僅通音律,而且詩作也無人能及。公主更是驚異,當即要來了王維的詩作品讀。不讀不知道,這一讀嚇一跳,原來這些詩都是她平常喜歡讀的,她原以為是古人的佳作,想不到出自這位青年才俊之手。於是,公主馬上請王維換上正裝,坐到貴賓席。看時機成熟,岐王便說明來意:“如果讓京兆府今年的解頭定為此人,那將是為國家做一件好事。”公主說:“那就讓他參加考試吧”。岐王接著說:“這位考生如此有才,如果不讓他當解頭,他是不會參考的。可聽說您已經將解頭推薦給了張九皋。”公主笑著說,她也是受人之托,並答應隻要王維願意參考,她將為王維的解頭之名盡力。事後,公主果然遵守承諾,將京兆府主考官招到府中,讓婢女傳話,把解頭由張九皋換成王維。王維就這樣當上解頭,緊接著又在第二年春天的省試中成了狀元。
王維才華橫溢,本可以憑本事奪魁,但他卻借公主之力而奪得狀元,並因此踏入仕途,從而為曆來的文人所詬病和不齒。甚至到了明朝,同樣會彈琵琶的狀元康海,還在一次家宴上特別宣稱,“我康海決不會像王維那樣,扮成樂師,假借彈琵琶之名,巴結權貴,討官做。”王維這種求官的心態,致使他在後來的安史之亂期間,沒有經受起考驗,接受了偽官。幸運的是,其弟王縉以平叛之功相抵,才使王維免於處罰。相反,張九齡之子張拯,因不受安祿山的偽官,而被擢升為太子讚善大夫。兩相對比,可以知道王維並不是一個意誌堅定之人。
王、張爭狀元的這則故事,說得這麽有板有眼,那麽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呢?大多數人是不加分析地接受這個曆史事實,比如,我就聽過一位教授在“百家講壇”上引述了這段故事。但傅玄琮在《唐代科舉與文學》一書中,就對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提出了懷疑。第一,王維和張九皋參考的科目不一樣。張考的是明經科,王考的是進士科。明經科側重對儒家經典的理解,張能考中;進士側重詩文,這是王的特長,他能中狀元,應該是名至實歸。第二,張和王考上進士的時間不同。根據(唐)蕭昕的《張九皋神道碑》,張於弱冠,孝廉(明經)登科。張生於690年,弱冠(即18歲)應為708年。這與張於中宗景龍二年(708年),進士及第的說法一致。王維考上進士明確記載為開元九年(721年),晚13年。還有,在開元26年(735年),張九皋之兄張九齡當宰相時,王維不僅未受排擠,相反還受到張九齡的重用,被提拔為右拾遺。這也從一個側麵反映,狀元之爭的事也許是子無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