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於5月10日開打,開打對中美以及世界究竟好不好呢,從短期來說,毫無疑問是不好的,長期來是好的。我在前一篇文章說過這個觀點,現在再深入一些探討。
中國經濟這十多年來的騰飛,讓其GDP 居世界第二,甚至如果以實際購買力論,恐怕中國的GDP已居世界第一了。這種成績應該是值得海內外華人驕傲的,經濟,GDP的數字重不重要? 當然重要,我以前說太注重GDP不正確,並不等於GDP不重要,經濟學上GDP的確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 經濟實力上去了,就業才能上去,人民才有飯吃,整體生活水平提高了。從這點上,中國的政治家,中國政府的確在改開三十年來是做了一些好事,實事的。
但是他們采取的政策,措施也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財富分配不均勻,基尼斯指數居世界前茅,容許利益集團掠奪民眾財富,比如官員貪汙,受賄巨額錢財,不良醫院騙取病人財富,一些不良醫藥公司虛假宣傳,允許地溝油,毒奶粉,假疫苗地下交易; 允許不法土豪劣紳與某些地方不法官員勾結,破壞河流,土壤,掏空國家資源等等。
因此,改革三十多年,成果喜憂參半,人民生活水平整體是提高了,許多中產有了兩套以上的房子,開上了豪車,大媽能出國旅遊了。但另一方麵,國人及子孫後代賴於生存的空氣,水,河流遭到了嚴重汙染,有法不依,違法不究,執法不嚴,言論的環境並不寬鬆,人們已經對腐敗習已為常了,不平是因為自己沒有權力搞腐敗。一個重病就可以讓一般的工薪階層傾家蕩產。
對於美國以及西方國家來說長期來講也是利好。中國把製造業,幾乎top500強跨國公司的製造業都拿去了,其他國家的民眾靠什麽就業,以前的經濟學一直說發達國家隻要靠第三產業,服務業為支柱就可以了,現在看來這個理論有很大漏洞。
從前福特汽車的創始人福特有個著名的理論,他要建一個汽車廠,這個汽車廠生產高質量的汽車,賣車後獲得的收入可以發給汽車廠的工程師,技術人員,工人工資,而這些員工獲取工資後可以消費,可以看電影,吃大餐,旅遊,甚至炒股票,購房,由此帶動娛樂,餐飲,金融,房地產等第三產業興旺; 再者整車的建設還帶動相關附屬企業,配件廠,銷售店,原材料廠興旺; 所以在我看來,第二產業就是第三產業的支柱。離開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就變成了無源之水。
對於歐美的普通民眾來說,如今大部分人並非IT, 金融,法律,醫生,建築專業畢業,也並非都是大學畢業,而且IT, 金融,法律,醫院,大學,建築這些行業吸收人員就業也很有限,沒了製造業,餐飲娛樂,旅遊,房產等第三產業自然也興旺不起來。
海外的華人們,難道你們各個都喜歡將來自己的孩子去中國就業嗎,文化,語言的不同讓海外華人的子孫在中國會水土不服的; 看看我們華人第一代的移民在北美,歐洲的親身經曆就知道,我自己身邊的名牌大學畢業的朋友,就有得憂鬱症,回流後就好的。所以,中美貿易戰短期內對中國,美國甚至對其他國家的經濟毫無疑問不是利好的消息,但長期來說是利好,根本原因是現在的世界經濟是不平衡的,是畸形的,製造業過於集中在中國以及印度,越南等發展中國家,世界經濟近年來增長的紅利大部分都被發展中國家的利益集團和發達國家的資本家,銀行家,IT大佬拿去了。
中國的新興資本家和西方的老牌資本家一樣,唯利是圖。西方國家在製定稅收和關稅政策時,沒有考量吸引或留住它們的資本投資。資本家向往低成本的投資辦工廠(中國和亞洲), 產品賣回美國和西方謀去高利潤。美國和西方現在急了,要打貿易戰。 不是短期能解決和見效的。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製造業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 問題是美國國民這幾十年養尊處優不願意幹這些苦力活兒,大家都想當白領不願意當藍領, 連汽車製造業也基本轉移到國外去了, 很多苦力活兒都找老墨幹了。
要想製造業回流, 除了提高美國國內的工作環境, 國民的素質也需要徹底改變。
樓主好文,必須大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