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
央視網8月17日消息,近日,有媒體發表《提高生育率:新時代中國人口發展的新任務》的署名文章,其中,關於“設立生育基金製度”引發輿論強烈反彈,社交媒體一片抨擊之聲。
先看一下這位專家的具體建議:設立生育基金製度,盡量實現二孩生育補貼的自我運轉。可規定40歲以下公民不論男女,每年必須以工資的一定比例繳納生育基金,並進入個人賬戶。
這位專家進一步指出,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時,可申請取出生育基金並領取生育補貼,用於補償婦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斷勞動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損失。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賬戶資金則待退休時再行取出。生育基金采用現收現付製,即個人累計繳納而尚未取出的生育基金,可用於政府對其他家庭的生育補貼支付,不足部分再由國家財政補貼。
這些所謂的建議讓人有一種“恍然隔世”的感覺,如果不是白紙黑字出現在報紙上,還真不敢相信,盡管這些年我們見識過不少專家的雷人雷語。
首先,生育是人的基本權利,生還是不生,都是個人和家庭的自由。我們可以通過宣傳鼓勵生育,也可以製定激勵政策引導生育,但不能以“設立生育基金”之名對不生或少生家庭行懲罰之實。這種建議於法無據、於理不通、於情不合,既有違常識,也暴露了研究者專業素養的不足。
其次,少打群眾的歪主意,不要動不動就建議收費。這些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但同時我們要看到,大家在住房、教育、醫療等方麵的負擔還很重,中國家庭債務水平長期居高不下,上海財大研究院剛剛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截至2017年,我國家庭債務與可支配收入之比高達107.2%,已超過美國當前水平。
之所以當前中國生育率不高,除了經濟社會發展、婦女勞動參與度提高等客觀原因外,養孩成本的急劇上升是重要的原因,這是社會的共識。有些年輕人不是不想生,而是確實壓力太大,對症下藥的良方在於通過一係列有效的優撫生育政策和真金白銀的公共投入解決人們生娃的現實之慮和後顧之憂,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從老百姓身上薅羊毛,這看似為國分憂,實則是荒腔走板的高級黑。這也是為何這種建議會遭到輿論一致批評的關鍵所在。
再有,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的關鍵期,麵對外貿的不確定性和投資拉動邊際效應遞減的形勢,內需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愈加明顯。我們要千方百計地通過降低個稅、減少收費、完善社會保障等一係列政策措施,提升內需的動力,促進消費的轉型升級,而不是以所謂“生育基金”的方式加重群眾負擔。因此,無論是從人民群眾生活的改善著想還是從經濟健康發展的長遠考慮,都應該想方設法地讓群眾的錢包鼓起來,而不是癟下去。
熱門評論 13條
可即便如此,我的挪威和瑞典客戶裏大把不婚和不生育人士。他們寧可交稅,也堅持不婚或不生。。。當然,我客戶裏也有家中3-4個孩子的。可見該項政策對推動生育的效果有限。
出這主意的所謂專家,就是絲毫沒有顧及中國現狀,絲毫沒有實地調研,絲毫沒動腦子,隻是把北歐等國政策搬過來,就信口開河。
我要評論
全部評論 191條
經濟的發展將使大量工作由機器高效率完成,到那時,人口過多就業困難將成為社會災難。中國的人口問題要點在於調整人口結構(年齡、性別比、人均文化素質)以適應即將到來的發達階段,不是盲目地一味增加人口。
什麽?難道還有人以為新華日報是黨媒??
《新華日報》於1949年4月在南京複刊,1952年成為中國共產黨江蘇省委機關報。2001年9月28日,經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省委、省政府研究,以新華日報為主報的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正式組建。
因為,新中國不是大清!!!
大清管你們養老沒?大清管你們醫療沒?
但凡是個中國人都得為未來咱們的國怎麽走下去出謀劃策!
哪怕是現在聽上去有些不那麽耳順的話,先去聽聽,再去想想,直到能拿出一個最合適方案出來!!!
現在出一個方案就諷刺一下,就像當年愛因斯坦提出的理論被某些磚家否定一樣,如果真的那樣做,愛因斯坦恐怕就出不來了!!!
大家能做的事兒是集思廣益,出謀劃策,而不是冷嘲熱諷!!!
-- 生育是人的基本權利,但以前可沒有這種自由,多生就懲罰
什麽?難道還有人以為新華日報是黨媒??
可即便如此,我的挪威和瑞典客戶裏大把不婚和不生育人士。他們寧可交稅,也堅持不婚或不生。。。當然,我客戶裏也有家中3-4個孩子的。可見該項政策對推動生育的效果有限。
出這主意的所謂專家,就是絲毫沒有顧及中國現狀,絲毫沒有實地調研,絲毫沒動腦子,隻是把北歐等國政策搬過來,就信口開河。
反製也簡單,對刊發媒體和該"專家"設兩個基金即可:對該媒體設:新聞原則基金;對該"專家"設:發文屬實基金;
細則,請其入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