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香港學生梁秉中到內地走訪時,在西北農村遇到一位“赤腳醫生”。後者在艱難環境下服務山區人民,給梁秉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21年後,已經是香港一家醫院院長的他發起“關懷行動”,與其他香港醫務工作者一起,為內地偏遠地區義診25載,治療了2.5萬名患者,完成了4500台手術。
今年77歲的梁秉中行醫數十載,學貫中西,既是香港骨科權威,也是香港中文大學中醫中藥研究所所長。他牽頭帶著香港醫務工作者來到內地偏遠地區,為以殘疾為主的貧困病人提供義務的醫療和康複服務。
有了香港群眾的捐款與支持,梁秉中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香港優秀醫學青年梁秉中
據微信公眾號“中國日報雙語新聞”7月4日報道,父親是一名中醫,但梁秉中似乎與生俱來就有西醫的“動刀天分”,他回憶道:
中學的時候開始,我對動植物學興趣很濃厚,解剖動植物時,我的速度和準確度都比其他同學強。老師曾因此說:“你真該考慮當外科醫生。”
高中畢業後,梁秉中考入當時香港唯一一家醫學院:香港大學醫學院學習。
畢業從醫後,他又被公派去英國學醫,曾是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唯一的“土產教授”、香港第一個做接指手術(即將腳趾移植到手指)的醫生。
香港大學醫學院二年級,4排左3為梁秉中 本文圖片均自微信公號“中國日報雙語新聞”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1982年成立創院教授 前排右二為梁秉中
如今他77歲,依然在崗位上教學生、做研究、看病人,香港媒體稱他為“公立醫院最老醫生”。
被稱為“公立醫院最老醫生”的梁秉中
但梁秉中的“戰場”並沒有局限在香港。網絡資料顯示,梁秉中曾多次遠赴印尼、印度、錫蘭、孟加拉、坦桑尼亞、烏幹達等貧窮地方提供義務醫療服務,並於 2001年獲頒銀紫荊勳章,2009年獲香港紅十字會頒發香港人道年獎。
1993年的一天,梁秉中帶著外科醫生、物理治療師、康複用具技師等一行9人出發,去了四川省的大邑縣。
1972年遇見西北赤腳醫生
據報道,1993年,梁秉中在香港一家醫院擔任院長,也是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教授。那年他52歲,在醫生的黃金年齡來到內地,開始給偏遠地區病人進行治療和手術。
梁秉中是二代香港人,爺爺老家是廣東順德。但對於在香港土生土長的他來說,真正開始了解內地,要從他1972年被公派到英國學習時說起:
1972年梁秉中在英國學習時,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組織留學生回國走訪。“那時候我們都很關注國家發展,所以很快報了名。”梁秉中說。
他們一起坐火車到過不少城市、鄉村,走訪了很多學校、工廠。
在這次走訪中,他印象最深的是在農村遇到了一名“赤腳醫生”。從醫的梁秉中自然和他攀談起來:
“我還記得當時在西北地區農村,遇到了一位‘赤腳醫生’,他之前讀過醫科學校。我那時候了解到他們是如何用有限的資源來全心服務山區人民的,讓我印象很深。”
後來,香港和內地間的醫學交流越來越多。梁秉中也因此認識不少內地醫生,給之後的“關懷行動”打下基礎。
“我們用另外一種方式,幫助提升國家醫療事業”
據報道,1993年,美國針對唇齶裂兒童的慈善團體“微笑行動”(Operation Smile)來到杭州,並向梁秉中進行谘詢,他也因此得以近距離觀察“微笑行動”的運作。
雖然之後梁秉中經常說,沒有“微笑行動”,便沒有“關懷行動”,但他也毫不諱言,“微笑行動”的“空降式”救助差強人意:
微笑行動會替換當地醫院的全員,醫務人員走後,一切又恢複原狀,漫長的康複工作便無人擔負。梁秉中稱之為“空降式”救助。
回到香港,他和同事說:假如你們願意支持,我們用另外一種方式,幫助提升國家醫療事業,特別是康複事業。我們要走培訓的道路,我們要去了之後不走。
於是,關懷行動開始了。
香港群眾推著我們往前走
1993年,梁秉中帶著外科醫生、物理治療師、康複用具技師等一行9人出發了。他們去的第一個地方,是四川省的大邑縣。
由於之前醫院打出“香港專家免費看診”的廣告,周邊遠遠近近很多人慕名而來,當地醫院中擠滿了病人。一些當地人不了解“肢體康複”,因此人群中有不少其他疾病的病患,是“關懷行動”所不能解決的。
1993年,“關懷行動”初到四川,醫院裏擠滿病人
到達的當天下午,舟車勞頓的梁秉中一行人就投入工作,診斷了100餘位患者。
梁秉中說:“那時我們一共接待了五六百位病人,簡陋的醫院裏能開的手術室全部都打開了,過來看病的患者,凡是需要做手術的,我們都做完才走。”十天的時間內,他們做手術常常做到淩晨3、4點。
但讓梁秉中感到心痛的是,有些患者來得太遲了。一些身體的畸變已經變成了永久的缺陷,讓他們“這些遠方來客用心良苦卻愛莫能助”。
他們邊治療,邊盡可能地教當地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這樣一來,當地醫生們便可以擔負起患者漫長的康複過程。
梁秉中與同行醫務人員在工作間隙休息就餐
梁秉中後來在文章裏寫到了他們第一次嚐試培訓內地醫生的情況:
我們嚐試邊工作邊教學,使他們有機會把工作繼續下去。我們要在當地的塑料廠、木廠、鐵廠物色合適的材料,以應付將來的需要。雖然我們這次帶了足夠的物料,但之後繼續工作,非要本地材料和技術不可,否則仍要等待下一批的專家。
“關懷行動”是香港首個自發到內地進行慈善活動的醫生團體。當時和梁秉中他們同去的,還有香港媒體的記者。
三個年輕的香港記者深受感動,他們把這十天的經曆做成了兩小時的節目,在電視上播放。
令人意外的是,節目一播出之後,梁秉中收到了300張支票。“那都是收看節目的香港普通人寄來的支票。最低的20港幣,最多的10萬港幣。”
梁秉中知道,這件事非要繼續做下去不可。他說:“我感覺,是群眾在推著我們往前走。”
2008年,汶川地震牽動著全世界人民的心。震後,梁秉中接到了香港朋友的電話:“你們去,錢我們來出。”
為不負囑托,梁秉中帶著他的醫護小組又來到受災的大邑縣和崇州縣,幫助當地醫院治療病患,還將關懷行動的資金投入災後重建。
2008年汶川地震後,“關懷行動”到四川崇州當地醫院進行服務
崇州縣城中心的一個幼兒園因為地震倒塌,梁秉中聯係了香港大學工程係的朋友,幫助小學進行義務處理重建中的工程問題。他們把環保和現代教育的概念都融入到這座新的建築中去,新建的幼兒園在當地傳為一段佳話。
2013年的雅安地震,情況也是一樣。
在雅安,他們幫助救治了800名災民,其中200名傷勢較重的,他們請當地醫院進行配合,進行了長達一年的跟蹤,確保他們獲得良好的康複。
到1999年,“關懷行動”已經在已經在陝西、雲南、青海等11個省及自治區的偏遠地區建立了工作站,幫助當地村民進行治療、康複,培訓當地的醫生。
即便如此規模,直到今日,關懷行動隻請了一位辦事人員,在香港的一間小小的辦公室裏,負責關懷行動所有的協調工作。
梁秉中說,他們沒有大型的籌款機器,在香港每月卻也有固定的捐款人,支持著他們的工作。
加入到關懷行動的香港醫護工作者也越來越多,到現在,參與過相關行動的義工已有500多人,這些醫生護士利用休假時間出差,沒有分毫報酬。
我們要再去、再去、又再去
對於偏遠地區的醫療工作,梁秉中說:到國內偏遠地區工作,必須以培訓為主。工作地點也不應該選擇上規模的醫院。工作更必須持久。要再去、再去、又再去。
在陝西省富平縣,“關懷行動”建立了內地的第三個工作站。在那裏,記者見到了張金金。
張金金今年33歲,在富平的一個村子裏長大。她的肩膀有些微微凸起,走起路來晃動的幅度有些大。
張金金在富平縣第二人民醫院樓梯間練習行走
2015年,張金金被診斷為進行性肌營養不良。這是一種罕見病,主要症狀是進行性加重的肌肉無力和萎縮。為此,她幾乎一度不能直立和行走,直到後來裝上了支架,情況才有所改善。
偶然的一次機遇下,她見到了剛巧從香港北上的梁秉中。
2018年6月14日,張金金在富平縣第二人民醫院進行康複
這個被大家稱為“梁教授”的老人幫助她進行了檢查和診斷,了解了張金金的情況後,梁秉中告訴金金,“關懷行動”將會資助她。
“梁教授看見我的情況,幫我從香港定做了支架。雖然走起路來不好看,但起碼我能走。”
2018年6月14日,張金金在富平縣第二人民醫院進行康複
支架雖小,卻讓張金金基本能夠正常地生活。2016年,張金金被劃定為新農合健康扶貧政策下的參合貧困人口。之後的治療、住院費用基本可以全覆蓋,無法覆蓋的部分,關懷行動便會出資。
每年回來,梁秉中的團隊都會給張金金做檢查,看她的支架舒服不舒服,病情是否有發展。張金金清楚地記得每次香港醫生團隊們來看她的情景。
2018年6月14日,張金金按照香港醫生教給她的康複運動方式進行鍛煉
而平日,富平縣第二人民醫院的醫生則擔負她的康複任務。
梁秉中說,治療從來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凡是看過的病人,隻要病情嚴重的,“關懷行動”必會跟蹤。而康複是個漫長的工作,梁秉中在他的文章中就曾寫到:
正確而較好的辦法,仍是把他介紹到當地的適當中心去接受治療,繼而擔負起他的漫長的康複任務。
如果成功 那是當地人的功勞
進入21世紀,不少地區的醫院都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規模,梁秉中說:“國家的醫療事業發展得很快,不能太保守,死跟以前的那一套。”
國家的外科發展迅速,他們從以“做手術救治”為主,轉向了見效緩慢、作用卻重要的“康複”上來。
農村地區有不少人在縣城的醫院看病之後回家,卻因為所住之地偏遠而不能把病養好,科學地康複。這也是最讓梁秉中感到擔心的。
2016年,關懷行動與當地殘聯、新農合組織、醫院以及當地的社工組織合作,在富平縣北陵村建立了“北陵村社區康複服務站”來服務當地村民,讓看完病之後回村的村民,也能得到好的照顧。
北陵村社區康複服務站
而平時來回奔忙於此的,則是陝西當地的社工組織“陝西秦懷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他們平日組織社區康複項目的運行,負責協調一切大大小小的事情。
“關懷行動”誌願醫生、梁秉中學生郭慧良在教當地村民如何在家進行康複運動
“關懷行動”誌願醫生方少麗教當村民如何在家進行康複運動
石銀虎是鄰村人,一年前,一場腦溢血後遺症使他臥床不起。他一度不能站立,也不能說話,右側肢體不能行動。
但他想要康複,想要恢複正常的生活。他一麵用購物袋、泥土和鐵梯在家自製康複鍛煉用具,一麵在北陵康複中心進行鍛煉。
石銀虎在家中用購物袋、泥土和鐵梯在家自製康複鍛煉器具
石銀虎在康複站使用治療儀
右手不能寫字,他便開始練習用左手寫,練習了一年,也能寫得有模有樣。
石銀虎用紙杯、罐頭瓶磨墨、用左手練習寫字
每天,來北陵村服務的社工會讓他搭便車到康複站。寒也練,暑也練,現在,石銀虎可以開始做一些簡單的農活了。
康複後在自家田裏忙活的石銀虎
康複站剛建起時,登記的居民隻有40個,而不到一年,已經增加到200多人了。這讓梁秉中很欣慰。雖然困難重重,但是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懂得“手術成功了,那不叫病治好了”;“做農活不叫鍛煉”。
在這個簡單的小站裏,富平二院的醫生每周會來兩次,給當地患者進行康複指導。如果你去醫院的康複科找馬建國醫生,同事經常會告訴你“他下鄉去了”。
除了醫院的定點幫扶對象,馬醫生下鄉工作最多的地方就是富平縣的北陵村。
在北陵村裏,梁秉中向當地醫生馬建國演示如何為病人進行康複
自從與關懷行動合作以來,馬建國和同事多次在關懷行動的資金支持下到香港、杭州等醫院進行培訓。香港當地醫院的治療方法和管理製度讓他學到不少東西。
何佳玫醫生也是富平二院到香港培訓的成員之一,她對香港醫院醫治腦癱兒童的引導式教育方法印象深刻:
不同於我們傳統的打針吃藥,他是將引導娛樂與治療融為一體的一種先進的教育治療理念。
2015年,何醫生與同事在香港醫療機構培訓時合影
自1993年起,“關懷行動”已經安排超過350名內地醫務人員到香港受訓,並進行醫學交流。他們在香港的相關醫院,少則一個月,多則半年。
農村醫療體係的完善,讓“關懷行動”有了新的工作方向。除了身體力行,救助病人,2006年開始,“關懷行動”還與新農合合作,為偏遠地區人們的看病狀況“查漏補缺”:
“關懷行動”把援助範圍擴展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製度,他們為農村特困農民繳納年金。特困農民如果有大病入院,“關懷行動”便會在政府報銷之外補貼。
富平縣第二人民醫院的新農合窗口
梁秉中有一個願望,那就是能夠把在農村做的各種疾病的康複經驗寫成書,保留下來,指導當地的農民和醫生。
他說:希望能把20幾年的經驗、能力、資金,用幾年的時間交給他們,讓他們來幹。
“如果成功了,那是當地人的功勞,不是我們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