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綜合報道】
浙江省長興縣洪橋鎮古龍村首批光伏電板下養大的小龍蝦已經上市了。
新華網報道,該村“漁光互補”項目占地500畝,水上發電,水下養殖,2018年5月開始,首批投放的小龍蝦開始打撈上市,預計產量可達1.8萬斤。
“一地兩用”的特點能夠極大提高單位麵積土地的經濟價值。
空中俯瞰長興縣洪橋鎮古龍村的“漁光互補”項目(6月1日無人機拍攝)。
該項目養殖的小龍蝦以投放的水草為食物,而且因為上方的光伏板遮擋降溫,養殖周期可以延長,收益也比一般水塘要高。水麵上方的光伏板年發電量可達1900萬千瓦時,全部並入國家電網,每年還可獲得售電收入1000多萬元。
空中俯瞰長興縣洪橋鎮古龍村的“漁光互補”項目(6月1日無人機拍攝)。
6月1日,在長興縣洪橋鎮古龍村的“漁光互補”項目現場,工作人員正在巡視水域上方光伏電板運行情況。
6月1日,養殖戶將捕撈的小龍蝦帶上岸。
“漁光互補”是利用魚塘廣闊的麵積,在上麵安裝太陽能電池板來發電,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共贏。
對養殖戶來說,好處首先是給漁民帶來額外的光伏發電收益,使養殖附加值成倍增加。同時光伏發電還能為魚塘的增氧機、水泵等設備供電,多餘的電還可以按照脫硫電價賣給電網。
其次,減少水麵植物光合作用,提高水質。池塘上麵的太陽能電池板遮擋了一部分陽光,讓水麵藻類光合作用降低,在一定程度抑製了藻類的繁殖,提高了水質,為魚類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第三,降低水麵溫度,減少水份蒸發,有太陽能電池板的遮陽,魚蝦在酷夏被曬死的概率大大降低,延長養殖季節長度。
“漁光互補”的做法不算新鮮,在日本早已頗為普通,據索比光伏網不完全統計,早在2016年7月前,我國江蘇南通、寧夏常信、安徽天長等多地也已有23個項目先行先試,但由於當時光伏發電設備價格較高,對普通農戶來說,收回成本的周期可能長達7-8年,對推廣造成一定阻力。
隨著光伏產品產能的提高和產業的成熟,光伏發電的價格也加速降低,據電力專業資訊網站北極星2018年5月報道,從2010年至今,光伏成本已經下降70%。2009年全球光伏總裝機規模為23GW,2017年累計裝機規模達到400GW,在過去十年中累計裝機規模增長了25倍。
目前在智利等一些國家,光伏發電已成為價格最低的電源,我國光伏補貼也有望在五年後完全退出。
全球光伏裝機容量(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圖)
全球光伏市場預測(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圖)
全球光伏度電成本(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圖)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國“漁光互補”推廣上了快車道。
世紀新能源網5月8日報道,遼寧東港市廉家壩水庫9000畝的廣闊水麵上,數百名工人正緊鑼密鼓的施工建造全球單體規模最大(一、二期總容量300MW)的漁光互補電站。該項目采用瑞元160MW瓷白封邊+護角高效雙玻組件,刷新全國雙玻漁光互補電站容量記錄。
全球單體規模最大漁光互補電站在施工中
經濟日報5月21日報道,前不久,安徽淮北市濉溪縣韓村鎮采煤沉陷區100兆瓦的水域漂浮式光伏發電站初步建成並陸續並網發電。淮北市科學利用采煤沉陷區水麵建設漂浮式光伏發電站,實現儲水灌溉、光伏發電和漁業養殖的綜合利用,為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開發利用探索出一條新路。
安徽淮北市濉溪縣韓村鎮采煤沉陷區100兆瓦的水域漂浮式光伏發電站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5月28日報道,5月17日,江西省新餘市分宜縣7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電站氣勢恢宏,周邊灘塗濕地引來魚躍鳥飛,景致如畫。當地利用電廠2000多畝廢棄灰壩,投資6億元人民幣建起“漁光互補”光伏電站並實現並網發電。往昔煤灰堆積的灰壩成為一處和諧綠色的生態休閑之地。
江西省新餘市分宜縣7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