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當地時間19日報道,在美國舉行的第34屆航天研討會上,中國國家航天局秘書長田玉龍表示,中方希望與俄方擴大深空探測和空間科學任務等航天領域合作。他還透露,兩國正在討論向對方空間站互派宇航員,也已著手展開研發超重型運載火箭等項目的合作。
當地時間16-19日,第34屆航天研討會在美國科羅拉多斯普林斯舉行。會上,田玉龍說,期待俄航天集團代表團能在俄總統普京訪華前或隨行普京訪問中國。
近年來,中俄兩國的航天部門接觸頻繁。
田玉龍說:“過去幾年裏,中方幾乎年年訪俄,俄航天集團也幾乎年年訪華。我們交流很頻繁”。
期間,他談到了中俄在航天領域的合作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兩國在航天領域的合作已涉及深空探測領域。
田玉龍指出,中俄兩國應擴大深空探測和空間科學任務方麵的合作。包括向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派中國宇航員,以及向建成後的中國空間站派俄羅斯宇航員等問題也都在討論中。
觀察者網梳理發現,中國空間站建設已緊鑼密鼓地展開。
據《解放軍報》3月31日報道,隨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入空間站時代,航天員已全麵開展空間站任務訓練。
在不久前舉行的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中國作為2022年冬奧會東道主進行的8分鍾表演中,“中國空間站”首次亮相,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2022年北京冬奧會舉辦,也正是中國空間站建成之時。
而公開資料顯示,國際空間站1998年發射,設計壽命最初隻有15年,後一再延長,目前已延至2024年。
俄羅斯方麵今年1月表示,他們打算在國際空間站退役後,以部分俄羅斯艙段為基礎建造新的軌道空間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俄超重型運載火箭方麵的合作也在向前推進。
此前,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商業部執行經理日加諾夫表示,俄羅斯正在研究與中國在建造超重型運載火箭領域進行合作的問題。
田玉龍認為,中俄研發超重型運載火箭的項目是良好的合作方式。據他透露,兩國已經在該領域開始著手工作。
4月1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計劃10年後開始進行新型超重運載火箭的測試工作。
根據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的消息顯示,超重型火箭的設計工作預計於2019年底之前結束,研發和製造工作計劃於2020年至2028年進行,並在2028年後進行飛行測試。
新的火箭將可運載90多噸的物資前往地球軌道,並可以向月球軌道運載至少20噸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