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居

記錄一些無需記錄的
個人資料
正文

WTO高官答鳳凰:入世15年,中國兌現了承諾嗎?

(2018-04-03 07:39:35) 下一個

WTO高官答鳳凰:入世15年,中國兌現了承諾嗎?


來源:鳳凰財經 

 

 
 
 

鳳凰財經采訪WTO首席經濟學家Robert Koopman

(鳳凰財經訊記者/易典)2016年12月11日,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下簡稱為WTO)15周年紀念日。15年前的2001年,加入WTO、申奧成功、國足出線並稱為三件激發民族自豪感的大喜事。

15年後,中國慶祝WTO“生日”時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美國、日本、歐盟拒絕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並聲稱不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是因為中國沒有履行入世時的承諾。

2017年博鼇亞洲論壇期間,鳳凰財經記者采訪了WTO首席經濟學家Robert Koopman,並請這位WTO高官直麵疑問:中國是否兌現了入世時的承諾?

WTO官員:“我們很難具體衡量”

WTO官員聽到這個問題後略微沉思,似乎並不意外。“在WTO內部,經常有國家覺得其他國家沒有履行義務,沒有兌現承諾。”他解釋道。

“我們很難具體衡量,”他強調了文件和執行上的區別,“有些寫在紙上的文件,但各個國家都對這些文件有不同解讀。”他拒絕給出是或否的回答,表示他作為WTO秘書處官員不方便對此作出評論。

雖然出言謹慎,他在拒絕評論後仍然意猶未盡,繼續補充:“我們注意到一個現象:很多中國人出國旅遊時購物,但買的東西也是中國製造。為什麽出國要買中國製造的東西?”他隨後給出答案:“有些(商品)可能在中國生產但不一定在中國銷售,有些可能是關稅的原因。”

作為常年駐紮在WTO日內瓦總部的官員,他似乎對各國的“口水戰”習以為常。 “在日內瓦總部總有這樣的討論,有些國家抱怨無法進入其他國家的市場,有些國家獲得市場準入但覺得還不夠,還在抱怨,”他略顯無奈的聳聳肩。

他表示中國從低關稅中受益匪淺,中國商品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也滿足了國際市場。“但總有一些國家對這樣的安排和發展不太高興。”

美國發布200頁報告要求中國履行入世承諾

2017年1月9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向國會遞交《中國執行世界貿易組織承諾2016年度報告》。在近200頁的報告,美國詳細羅列出中國對承諾的執行情況。

這是奧巴馬任期內,美國貿易辦公室提交的最後一份關於中美貿易的報告。報告中肯定了中國入世15年來逐漸轉向市場經濟,但也對中國現狀做出了三大批評。

這份2017年最近出爐的報告批評了中國在服務貿易、電子支付、互聯網產業和影視產業中對外資企業的限製政策。它還批評了中國對出口企業補貼數量大、範圍廣,報告聲稱中國違反入世承諾的透明和公平競爭原則。報告還嚴厲批評了中國保護知識產權不力的情況。

無獨有偶,就在2年之前(2015年)美國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發布的一份報告(“False Promises: The Yawning Gap Between Chinas WTO Commitments and Practices ”),詳述中國入世時的曾諾和如今的執行情況。該報告顯示,中國在國企采購等11個領域未履行承諾。

中方報告:入世承諾早在2010年就全部兌現

中國是否履行了入世承諾?中國和美國站在不同立場上各執一詞。

2010年8月,中國商務部、財政部先後正式宣告:中國加入WTO的所有承諾已全部履行完畢。2011年,中國政府發布對外貿易白皮書,正式宣布入世承諾全部履行完畢。

中國加入WTO的“所有承諾”是指哪些承諾呢?據媒體報道,主要涉及三大領域: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知識產權。

據中方報告,在貨物貿易領域,中國按照承諾逐步削減關稅,平均關稅水平從入世前的15.3%降低到目前的9.8%。在服務貿易領域的上百個部門中,銀行金融、通信網絡、保險證券等逐步放開。在知識產權領域,中國完成了相關法律法規的修改,使其與WTO《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以及其他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規則相一致,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中國是否履行入世時的承諾?中美之間看法不一,對入世承諾的概念範疇也定義不同,然而雙方都達成了一個共識:中國入世15年來,已經在市場開放上取得了長足進步。

正如WTO首席經濟學家在接受鳳凰財經采訪時所言,“加入WTO既有權利也有義務”。入世15年,中國獲得了經濟發展的巨大紅利,也在逐步兌現各項承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