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自我思想小結 - 感謝茶壇包容

(2023-12-11 00:14:27) 下一個

最近回到茶壇覺得挺好,學了一些東西,也借著熱門話題組織了一下自己的思路。自覺並沒有刻意介入辯論的任何一方,有人一定要認為我站某方立場也沒辦法,其實很多時候我都搞不清究竟誰和誰辯論。當然偏向是有的。

自己對在論壇談哲學和邏輯都不太感興趣,哲學本來就不是我的菜,邏輯上我貝葉辛概率推理在工作中用得比較多,覺得有益,也盡量在壇上分享了,除此之外工餘再談邏輯會覺太累。還有,貝葉辛概率和大多數人熟悉的所謂頻率論概率是很不同的,在方法論上被認為是兩個學派。貝葉辛概率(Bayesian probability)是一種主觀概率,它允許我們根據已有的知識和新的證據來更新概率,而頻率論概率(frequentist probability)則是基於長期頻率的解釋,認為概率是一個事件在大量重複實驗中發生的頻率極限。

我重提這個是因為覺得貝葉辛概率和大家爭論的主題有些關係,認證當代科學和古希臘或古中國思想文化的遙遠因果,雙方當然可以各說各的,都可以找出或多或少或強實或勉強的證據,先驗性上兩者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切不論我強你弱;然而,已知事實是 - 科學是在以古希臘為傳承的西方思想體係中壯大的。貝葉辛概率允許我們在這個事實上更新概率,結果就是實際上,古代中國的思想對現代科學的貢獻,概率上微乎其微。

大家辯論時,自己跟風也糊裏糊塗發了幾個帖子,一是湊熱鬧找點樂子,二是借機組織整理一下自己的有關思路,回頭看大部分都沒啥意思,看來看去值得留在這貼裏的就兩點,懶得重新組織,原話照搬:

一是關於推動科學的原動力,我認為包括這幾個因素 - "既發揚思想自由,挑戰威權和權威,又循傳承的導引,體係性的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對生命和自然勇於探索,大膽設想,勤於實證;追求邏輯體係的精確和量化,以形式和數理替代言說;製度性鼓勵和保障創新,交流,挑戰,和發揚;基督教信仰和理念中的平等,濟世,啟明,推動求知和知識向社會的傳播"。故我覺得邏輯是必要的,但非充分。當然接下來我也不諱言這些動因和中國古代思想體係瓜葛極少。

二是關於為何邏輯思維沒能進入中國人的方法論,我認為主要四個原因,"一,古代學人的最高邏輯思維從沒超越樸素辯證法(這是個強大的思維陷阱),二,中國思維(引進)高峰時期不斷受到本土玄學的強大幹擾,三,語言文字的框縛,古代漢語缺乏邏輯性語法結構和邏輯表達縱深,四,傳統文化和道德不鼓勵窮根究底,而是提倡打馬虎"。

當然我知道這些淺陋道理很多茶友早就想過,心照不宣隻是為了啟蒙我,故此貼感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