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起伏和康複之路

(2023-04-01 14:16:26) 下一個

我以往很少跑步,因為一跑不是腳踝扭傷就是小腿抽筋,隻能以踏室內自行車和長距離海岸徒步越野代替。兩個多月前開始恢複跑步,離上一次正兒八經的嚐試起碼有五年了吧,主要因為國內放開封控,趕著回國探親,假期比較長,國內家裏沒有鍛煉器械,這個年紀是不進則退,一放棄鍛煉,體能和健康就會下滑。

知道自己不宜跑步,一開始就非常小心,在家門附近轉轉慢慢適應,但還是免不了小腿有輕微拉傷。到了國內,瑣事繁忙一周內沒啥鍛煉,身體覺得不行了,不得不一早出去跑步,公園還沒開門,就在馬路上跑了四公裏,好在道路平坦,不像澳洲多是起伏上下坡,配速成績6分45秒,7到8度的氣溫,大汗淋漓,氣喘籲籲。第二天自然兩腿酸痛,這不怕,繼續跑,酸痛在消退,但小腿肌肉痙攣又來了,嚴重時走路都一拐一拐,有醫生親友說不能再跑,這很可能是深靜脈堵塞,要檢查,否則一運動將斑塊帶入肺部有生命危險,於是就去醫院做了彩超,所幸結果不是。

沒了這個顧慮,就恢複跑,加倍小心就是,一周間隔跑三天,小腿疼痛也舒緩了。兩周前回澳洲後繼續跑,畢竟在室內踏自行車太乏味了,但新挑戰來了,起起伏伏的坡度,最大一個大約平均有9度,延續約500米。來回路程下坡的快捷是抵消不了上坡的疲累的,查了下,大約每增加一度,與平地比,上坡要費力15%,下坡則省力8%。 我選了一條來回程剛好六公裏的路徑,平均每公裏成績始終在6分16秒和6分25秒間徘徊,那個上坡一段更是最大障礙,最差時跑到7分33秒。

不幸的是,本周初忽然小腿又痙攣了,而且一下就是兩腿,走路都疼痛,不得不停跑,四天了還沒完全恢複,心裏煩悶。4月1日愚人節(澳洲其實沒有愚人節) 上午shopping,下午準備晚飯,然後見家人還沒用飯打算,想想何不出去跑一圈。起跑很小心,配速慢,全程都注意盡量不讓小腿過度用力,基本步姿就是以步頻替代步幅。

出乎意料,居然一路輕鬆,小腿幾乎無感,19度氣溫,到3公裏半才開始明顯出汗,以往1公裏半就開始了,最後一公裏知道要打破自己記錄了,但到終點耳機傳來平均5分49秒的成績,還是有點吃驚。想不到愚人節讓自己贏了個大獎,不過也玩了個惡作劇,跑完看了下手機屏,居然沒有跑步途徑,也沒海拔高低曲線,一檢查,原來手機被設定在省電模式,以前可從來沒用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老鍵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文革傳人' 的評論 : 傳人兄好! 應該不是氣溫,這裏氣候全年大多都是比較暖和的,就是自己本身的缺陷
文革傳人 回複 悄悄話 鍵兄好。是不是氣溫的關係?我以前在較涼的水裏遊泳就會抽筋。歡迎回城,春安。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