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新仙女木撞響警鍾

(2019-08-11 00:21:43) 下一個

剛過去的七月是全球有溫度記錄以來最熱的七月,肯定會給氣候暖化論支持者和反對者之間的辯論火上加油。不管爭論是在科學,經濟還是政治層麵,反對和懷疑者們的一大心理因素是氣候變化即使為真,其過程也緩慢得很,惡果真要顯現,比如海水侵入城市,也是幾代人之後的事情。果真如此嗎?史上的新仙女木氣候事件便是最好的警鍾。

新仙女木 (Younger Dryas),是史上一個對今天人類極具意義也極具戲劇性的地質事件,大約距今一萬三千年,當時最後一個冰川期結束不久,星球迎來一個小陽春,萬物複蘇,處於石器和遊獵時代的人類在春天的擁抱下得到長足進化。

氣候暖化,使得史前加拿大地區冰川迅速溶化,包括巨大的阿加錫孜凍湖(今天的大湖區),巨量雪水突破冰堤,泄入北冰洋和北大西洋,2010年英國的University of Sussex in Brighton的科學家從地質證據中發現,僅兩次大洪水就向北冰洋泄放了幾千立方公裏的淡水。這裏就要說到向北半球輸送暖氣的大洋熱鹽環流(thermohaline circulation),南非附近溫暖的海水被該環流往北帶送,由於暖和比重小,接近洋麵,沿途不斷向大氣釋放熱量,到了冰島和格林蘭附近,該環流已變得很冷,因而比重加大而下沉,然後在大洋深部折返往南運行,周而複始。但是由於冰川溶化,大量雪水流入北冰洋,將海水稀釋淡化,比重變輕,因而破壞了熱鹽環流在那裏的下沉和折返,最終導致環流關閉,其後果是地球大部分陸地一夜間被打回冰川期。

這個稱為“急凍”(Big Freeze)的著名突發事件,從觸發到完成隻經曆了十幾最多幾十年時間,在地質概念上就是一夜降臨,即使以人類生命來衡量,也是相當快速吧,比如你大學畢業,溫暖的氣候下愛情春暖花開,但到了你孩子進小學或中學時,你就不得不帶著他們在暴風雪裏逃亡了。急凍之後是一千三百年的漫長嚴寒(那包含了幾代人?但在地質史上也就是白駒過隙),北半球很多地方,隻有堅強耐寒的植物,比如八瓣仙女木(dryas octopetala,一種薔薇類花木)才能生存,它們的花粉以後在那個地質斷層被大量發現,因而獲得被用以命名的榮譽。

嚴酷的寒冷幹旱氣候,大地萬木簫條,動植物大量死亡,食物急劇減少,幸存的人類,不得不向今天中東的兩河流域遷徙,並在那裏開始了有意識的農耕。

地球是個複雜係統,氣候暖化帶來的係統幹擾,其效果並不會以線性的形式顯現,有時甚至會出現相反的效果。最先表現的往往是極端氣象頻仍,颶風,暴雨,暴風雪,大旱,所以不要吃驚於大保險公司往往是氣候暖化對策最積極的支持和參與者,極端氣候災害的理賠費用越來越高,沒有人比他們對氣候變異的真實性更為了解了。

有人或許馬上會想起去冬北美的暴寒,因而對氣候暖化嗤之以鼻,其實他們有所不知,冬天的暴寒暴雪,很可能正是氣候暖化的直接後果,倒不是因為引起新仙女木事件的大洋熱鹽環流,而是因為地球係統的另一特征 - 極地急氣流 (polar jet stream)。極地急氣流是圍繞極地波動起伏的氣流環圈,就像一道屏障,把極地的寒冷圈在其內。當氣候暖化,大量證據顯示北極受到的衝擊尤甚,比如海冰融化到了已經影響北極熊生存的地步,這也嚴重削弱了極地急氣流,使其無法有效抵擋冷空氣從極地向北美大陸擴撒。

氣候暖化的科學自然還很不完善,但人們也不應抱有僥幸心理,以為這必定是一個可以推給後代解決的問題,說不定我們在有生之年,便會首當其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