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之戰】觀後
昨天看了美國拍攝的【長津湖之戰】的記錄片,長達1小時50分鍾。
應該說,這不是一個戰爭片,打仗的場麵很少,也沒有宣揚勝利,更多的場麵是描寫士兵們在嚴寒中的挨凍受餓、困難、無助、對死的恐懼、求生的渴望,因為他們多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看後,讓人感到了戰爭的殘酷、慘烈。對交戰雙方,死亡是如影隨形,不死是幸運,死的人,都死得很慘。
1950年北朝鮮突襲南朝鮮後,揮軍南進,大有席卷南方之勢。後來聯合國軍出動,在仁川登陸後,勢如破竹,長驅直入,很快打到了現在北朝鮮的腹心地帶、逼近中朝邊境。這導至中國不宣而戰,誌願軍秘密入朝,夜行晝伏、9兵團以10萬之眾突然出現在美軍陸軍一師挺進到的長津湖地帶。這是山林地帶,而且隻有一條路,美軍近1萬人被圍,對他們來講,形勢十分危殆。美國國內輿論嘩然,這種戰況是聯軍總指揮麥克阿瑟將軍沒有料到的,在關係到1萬餘人生命的問題上,一向意氣洋洋的他也顯得手足無措了。但美軍一開始守住了,一是武器裝備好,二是有製空權。有空中優勢,一是可以轟炸對方,二是可以給己方以物質上的援助。
此時,長津湖戰區的溫度是零下20到40度,寒冷異常。在雙方的僵持狀態中,後援物質十分重要。在投放物質上,就武器裝備和糧草衣服何者為先的問題,美軍以人為本、選擇的是後者,中方求勝心切、選擇的是前者。這一選擇,對戰爭勝敗的起了決定性作用。
美軍開始撤退。過程十分艱辛,嚴寒是勁敵,用戰士的話說:“腦子凍凝了,象行屍走肉般地走著”,連腳下的汗在鞋子內都結成冰塊,走得腳都變形了。但他們挺住了,突圍了,並帶出了許多逃難的朝鮮老百姓。
誌願軍損失慘重,凍死了很多人。在為期兩周的戰役的最後幾天,美軍隻是緩慢地撤退,不進行任何抵抗,周圍隻有零星的槍聲。 因為即使幸存的誌願軍戰士,凍得連槍的扳機都摳不動了。
撤退的路隻有一條,路上有一橋梁讓誌願軍炸毀,美軍通過飛機空投橋梁的橋體,經過三天橋梁被修複了。第一輛車戰戰兢兢地過去後,大軍方得推進。如果不是有了飛機、能創造性地空投橋梁的橋體,美陸一師恐怕會全軍覆滅。
這次交戰,誌願軍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但沒有達到圍殲的目的,死傷數倍於美軍。美軍雖然能成建製地退出,死傷也不少,但它大踏步挺進的勢頭被遏製住了。這次交戰,讓雙方認識到了對方的力量和決心,對後來的停戰很有意義。
建議大家有時間時看看這部記錄片。戰爭是殘酷的。不要輕言戰爭,更不要在戰後做反敗為勝的宣傳。
順便說一句,我去過北朝鮮。北朝鮮有很多山林丘壑,風景秀麗。如果不是在初冬,在戰事中,長津湖地帶景致也應該是迷人的。
【長津湖之戰】記錄片:https://news.creaders.net/comment/2021/10/05/2405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