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莫笑x

最近迷上詩文,我願意 用我的詩, 給你一段遐想,片刻寧靜。
正文

知性之旅(四)

(2018-10-02 07:31:11) 下一個

 

知性之旅(四)

------ 耶魯鎮、鬼門關、鐵路及其它

莫笑【原創】

籠子網住的三文魚

 

      鬼門關也是三文魚的必經之地。當人在這裹足不前之時,三文魚卻奮力向前,逆流而上,回歸故水,產卵生子。修兩岸的鐵路時,鬼門關處有山體塌方,使本來就十分狹窄的的河道更為險峻,甚至阻斷了三文魚的回鄉之路,三文魚大量減產。1913年塌方前,三文魚每年回遊300萬尾,1921已驟降到180萬尾。1940年人們曾用籠子網住三文魚,再在上遊把它們放生,但這隻是杯水車薪,同時跳躍礁岩、逆流而上的特性深植於三文魚的基因,不少放生的魚還會返回下遊,繼續遊跳,多數會死在途中。

 

 

      1944至1946年加拿大政府和美國合作,在這一險隘之處修建了7條混凝土的“國際魚道”,分列在河道的兩側。魚道內每上升25厘米有一階梯、同時設有擋板,擋板有效地將水速從每秒7米減至每秒0.8米,三文魚可以在魚道內一級一級地向上跳躍。此後,局麵才大為改觀,回流產卵的魚兒逐漸增多,三文魚回遊數量回升。鬼門關的耐人尋味在於,在破壞了自然之後,人們盡力彌補自己的過失,幾近恢複自然生態,使三文魚重獲較安全的回歸之路。

 

 

      鬼門關纜車站有功能齊全的展覽中心。有原住民的圖騰、展覽館,咖啡廳,禮品部等、甚至有模仿淘金的工作坊。我們詳細地看了展覽;看了三個小電影;泥沙淘盡始見金,Julia在這還淘到一點“金子”。

 

 

      離開鬼門關纜車站,我們驅車返回了希望鎮。上世紀80年代由硬漢史泰龍(Sylvester Stallone)主演的著名好萊塢大片“第一滴血”(First Blood)就是在這拍攝的。俱懷逸興壯思飛,我們特地前往一睹景物。

 

 

      山河依舊、林木依然,隻是那座在影片中令人難忘的斑駁鐵橋不見了。我們的車駛過去後才發現錯過了景點。回去看時這橋已經被新修的鋼筋混凝土橋取代。黃鶴一去不複返,原來的特色早已蕩然無存。

 

 

      還好前麵的壺穀(Kettle Valley)有奧賽羅隧道(Othello Tunnels)公園。這一隧道工程是加拿大國家鐵路(Canada National Rail,CNR)的一部分。這裏有三座大山,個個都陡壁懸崖、巨石嶙嶙。許多工程師認為在這裏修鐵路是不可能的任務,而且至少要修建一條一英裏長的隧道。具有建造太平洋鐵路經驗的安德魯.麥克古工程師不認同。他帶著儀器、爬山涉澗、攀岩越石、坐在藤筐從山頂吊下勘察山形地貌,形成並提出了絕妙的建造計劃。他的計劃是穿越三座山脈、多次跨越在山間環繞的科奎哈拉(Coquihala)河、以一條直線為軸心,開鑿5條隧道,修建七座橋梁。5個隧道總長度不超過半英裏。

 

可奎哈拉鐵路這一段,是加拿大鐵路建設中最艱苦的一段。不斷發生岩石滾落、泥濘不堪、冰雪滑坡,使得在鐵路動工後的七個寒暑中,停工時間長過開工的時間。麥克古工程師超喜歡莎士比亞的作品,在施工之餘,常讓工人朗讀莎劇中的章節,還把很多隧道橋梁都用莎劇主角的名字來命名。奧賽羅、羅密歐、朱麗葉、李爾、潔西卡,耳熟能詳,繁忙的工地充滿浪漫的氣氛。壺穀這一段路途險惡,鐵路建成後在兩個方向上的列車多是在夜間行駛,因為怕白天乘客看到鐵路旁壁削萬丈,會怵目驚心、惶恐不安。  

 

 

      可奎哈拉鐵路這一段工程1914年完工, 鐵路繁忙過一陣,後來公路和飛機等交通路徑和工具的發展分流了很多乘客,1959年11月暴雨後發生滑坡,衝走一段鐵路。鐵路在服役將近48年後的1961年關閉。 現在奧賽羅隧道已辟為觀光步道,讓人們觀賞那5個隧道及周圍的景致。

 

 

      我們到了在林中奧賽羅隧道停車場後,沿山路前行1公裏多,見到了科奎哈拉河。河床滿是石頭的科奎哈拉河在這轉了一個120度的彎,再前行 不久就到了隧道區,第一條隧道出現在眼前。隧道口並不規則,裏麵黑黑的、高大寬敞,地麵是碎石,濕潤有水,鐵軌已移走。在這黑黑的路上,隻有隧道口可見光亮,並可洞見前麵的至少兩個隧道的洞口。

 

 

      出了隧道,豁然開朗。步道兩邊都有石頭壘起的高及膝蓋的護牆,兩旁石峰聳立,緊挨崖壁生長的樹木紛然;下臨深壑,在亂石中穿行的靜水婉然。仰視山峰,崢嶸崔嵬,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五個隧道,在一條直線上,峰回路不轉,水曲流綿長。隧道內依長度明暗不同,隧道外因山勢景色各異。遊客都很興奮,頻頻照相、久久流連。

 

 

      我們離開時,將近6點。這一天愉快的旅行即將結束。從這五條在深山中的隧道,看到了前人的智慧和堅韌。我想,在修路時,盡管困難重重,先人們並不退縮,因為他們在做造福人群的千秋萬代的事業。這條代表著未來、堅固無比的鐵路,48年後會被廢棄,100年後讓我們憑吊是他們始料不及的。人類正是這樣,在探索未來的路上大踏步前進。尤其在現代,科技飛速發展,多少喧赫一時的事物,轉瞬化作過眼煙雲。大自然是人類及其事業的載體,一直在默默地承受著,就如隧道穿膛的這三座大山。但它會一直這樣默默地忍受嗎?斷然不會。

      斯時,雲霞明滅,天色轉暝,我們踏上了歸程。

 

謝謝Patricia、雲城聽雨幫助修改增補

謝謝雲城聽雨優美精妙的照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