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全粥到

Interested in big things, and happy in small ways.
正文

意識,是不是人工智能和人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

(2018-02-20 19:58:44) 下一個

昨天向Siri問了幾個問題,查詢了天氣,新聞和餐館等瑣碎事宜,她都給出了滿意回答。最後我突發奇想,問Siri我前一個問題是什麽?Siri 沉默不語,顯然不會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有奇奇怪怪的問題她都會幽默地岔開,這個問題卻讓她down掉了。程序員顯然沒有編入程序來記錄問過的問題。這個當然不算是一個bug,但充分說明了Siri盡管和人溝通看起來很像是有智能,但她還是局限於既定程序,連最基本的邏輯思維能力都沒有,離著人的距離還很遙遠。

 

有人會說,Siri的設計原意就不是人工智能。那麽打敗世界上頂尖圍棋高手的阿爾法狗(AlphaGo)算不算人工智能?阿爾法狗雖然贏了,但它(我不知道是雄是雌所以不知道該用他還是她)知道贏了是什麽意思嗎?會高興嗎?甚至它知不知道它正在下棋或下過棋嗎?有了這些感知意識,才能算得上是有和人一樣的智能,否則就是一台運算能力遠遠超過人類的計算器。有一個著名思想實驗叫中文房間Chinese Room),由美國哲學家John Searle1980年提出。這個實驗中Searle假定他(一個隻會英文的人)身處一個房間之中,這間房間除了門上有一個小窗口以外,全部都是封閉的。他有一本英文版程序書,房間裏還有足夠的稿紙、鉛筆和櫥櫃。寫著中文的紙片通過小窗口被送入房間中,Searle可以使用他的英文程序書來找出這些中文問題相對應的中文答複,並照葫蘆畫瓢寫在紙片上遞出小窗口。雖然他完全不懂這些中文的意思,Searle認為通過這個過程,房間外的人都會以為他會說流利的中文。電腦就是這樣工作的,電腦雖然完成工作比人類更快跟好,卻不會理解和感知它自己在做什麽。

 

以前普遍認為電腦算法(algorithm) 和機器人隻能取代人類高效地做一些重複性的工作,創造性的和藝術性永遠是人類的領域。但現在看來完全不是這樣,人工智能已經可以寫出流暢的文章,可以譜出優美的樂曲,可以繪出精美的美術作品。藝術品之所以有高昂價值,是因為有兩個特質,原創性和稀缺性。人工智能可以在瞬間創造出成千上萬的各不相同的精美藝術作品,每一件都是原創,每一件都是唯一,但是不是還有高昂藝術價值?尤其是這些藝術品的作者沒有意識,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更不可能有創作的熱情和成就感,這些作品還有價值?

 

人類對意識有比較清晰的定義,英文有多個單詞來代表這種能力,consciousnesssentience,或者qualia,讀者隻要上網搜一搜就會找到大量解釋。但意識是怎麽產生的來?現在人類自己還沒有搞明白意識的產生機理,就是說對碳基礎生命的意識產生機理一頭霧水,更無從談起能預測矽基礎電腦算法到一定程度能否產生意識。不管哪種生命形式,隻有產生了意識,才能感知自我存在,才能有思想,才能有主觀的企圖心。如果人工智能不能產生自我感知的意識,算法再強大,即使發展到能取代人類的所有工作,也隻能是人類的工具。反之,如果人工智能產生了自我感知的意識,那怎麽可能臣服於智力體能都劣等的人類,即使人類是他們/她們的造物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