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幸福指數
Bob山人
昨天晚上沒睡好。不幸福的狀態揮之不去。想想要好好探討一下幸福指數。上百度看了一下。Happiness Index主要有兩種定義。且主要是從社會經濟學的角度來定義幸福指數。
高連奎幸福方程式
“幸福指數=收入/生存成本”
薩繆爾森幸福方程式
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也曾經提出過一個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這主要是一個經濟學定義。
我試圖從人性和生存的角度來看幸福。上述兩種定義仍可將其歸為簡單幸福指數類。那就是得到的是你想得到的。收獲了你的欲望。
下麵談一下複合幸福指數,那就是不但收獲了欲望而且少幹了你不想幹的事。賦予每個部分一個權重。權重因人而異。
人不是孤立存在的。競爭無處不在。因為自然選擇是通過競爭實現的。這不但體現在職場上而且充滿了生活的方方麵麵。一旦競爭變量引入,就必須考慮動態幸福指數。動態幸福指數是競爭場中的幸福指數。需要一個競爭強度係數。這個係數越大。幸福指數越小。因為競爭會將欲望放大並且將實現欲望的難度提高。因此,悲慘指數是幸福福指數的別稱。競爭指數愈高,悲慘指數愈高。幸福指數愈低
達到幸福彼岸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做簡單的事情且無欲無求。但在競爭場中幾乎不可能。所以,一旦入世,身不由己。欲達彼岸,何其難也。終日負重前行,幸福也難。從人性出發,幸福幾無可能。
追求幸福是人生的終極目標。但水鏡月花,難免空空如也。佛家講無欲,出紅塵而入空門,誰能給你這個條件?道講虛無,有點兒譜但何以為生?何其難,隻好求別人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