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歲月十一:去醫院住了幾天
Bob山人
美國醫院定理:一言難盡,無可奈何。給不出定義。
多乎哉,不多也。第二次進醫院。進在了結束了學生生涯之際。先得從第一次進醫院說起才能有比較好聯係,有概念。
話說當年1983年代內蒙古貧困地區的一所高中有一個少年學生。不得己住進了縣醫院。頭一天公事公辦,交錢拿藥,押錢住院。醫生對我呼來喝去。家裏人趕緊拿了桶油,拎了幾斤雞蛋登門拜訪。此公乃道上之人,熱情歡迎,笑臉相送。第二天從始至終,始終笑臉,打麻藥也不要錢了。從公費醫療哪裏挪了支麻藥。靠醫吃藥,好職業也。此公後來當了衛生局局長。這是後話,認識後,家裏朋友去縣醫院有了門子可走。這個當時的投資非常值得。住了二十三天醫院,花了300多塊。半年家裏的收入。這個加上兩人的夥食費。雖說腐敗一點兒,但有門子走,憑的是關係,用的是錢物。但無錢,無路無關係者一條死路。
回過頭來說說第二次住美國醫院。闌尾炎住院。費城市醫院。傍晚時分發病,然後進醫院急診,等數小時排不上隊。疼急生智,喊的聲音震天,護士有些慌,排了上去。上去弄不清問題,醫生一個一個來,又一個一個去,後來來了個教授,說像闌尾炎。後來切開後半穿孔狀。虧的小心眼喊得高,醫生說穿孔會沒命。結論是無門子可走,得用非常手段。醫生的醫術太依靠儀器排除了人類經驗智能會誤事兒。住了三天醫院,醫生護士笑臉相迎。帳單一到,三萬七千刀,自費費用,後來保險公司結帳,變成了一萬七千刀。自掏1000多刀。一個月獎學金。合法的醫療黑暗。美國的三分之一聯邦預算就被醫療吃掉了。巨說三分之一的債務與此有關。無錢無險的二無人員倒一文錢不用。國家解決。無關係可用,無路可走,厚一點兒也許一兩次成。這叫鑽了規則的空子。
對比一下,如果中國醫生和美國醫生同台競技爭奪市場。結果會是什麽樣?這就是中美貿易之爭的前世今生。兩種不同思維和習慣的人試圖做生意的結局早已在預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