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Breath Becomes Air 在朋友圈多次看到別人推薦,於是上了我的聽書榜單。聽完了書,我也要推薦大家看看這本書。本書作者是個神經外科醫生。經過了多年的醫學訓練,在接近得到畢業證書,要開始掙大錢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得了四期肺癌。此書回顧他自己得學科和從業選擇的過程,思考生死,思辨什麽是有質量的活著。
他熱愛寫作,大學的時候曾經打算主修哲學。哲學學了一陣,他對大腦和思維的聯係產生興趣,於是決定去考醫學院。噢,對了,他是個印度二代。家裏很多家長都是醫生,家裏原來是希望他繼承衣缽也當醫生的,結果他也的確當醫生了。
醫生不好當。如果單以金錢回報率來算,其實報酬不算好。外科醫生,尤其是像他那樣的神經外科醫生,超長的工作時間,對身體的消耗是巨大的。書裏敘述他的感覺就是手術中,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站立十多個小時做一台手術,似乎瞬間就過去了。做手術必須全神貫注,因為手術刀下去,是差之毫米,謬以生死。手術台上走得很快的時間,一旦手術結束,身體的疲憊洶湧澎湃。但是通常他也隻能囫圇吃點東西,馬上就寢。睡上四個小時,他又得繼續行醫。
他敘述自己做的腦神經手術,他切腦瘤,要注意不損害那些要害神經線。割錯了一毫米,就會損壞那些很重要的功能,比如說有一個病人手術後,隻能說出數字,他想表達什麽,沒人聽得懂,病人急壞了,說出更多的數字。但是這些數字對別人而言,毫無意義。他想表達,別人無法理解。這種損壞是永久性的。能不能從新學習說好話隻有天知道。這樣活著,是有質量的生活嗎?當你遇到這種抉擇,當你是病人,是醫生,你會做什麽選擇?
他回憶當初開始學醫,學解剖學,用屍體學習。給醫學院學生學習解剖用的屍體,經過了不同的名稱變化。都是一樣是被解得誰都認不出來了。如果親人看到,肯定還是傷心的。
他說醫生於他是使命(calling)不是職業。他當初一起接受訓練的同學,很多都選擇了工時比較人性化的專業,比如說皮膚科。這些專業讓醫生們還能享有正常的家庭生活。這本暢銷書也促使人們關注醫生的健康和過長的工時對他們的損害。醫生們行醫治病,幫助我們恢複健康,但是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健康。他認為自己年輕力壯,熬過了這一段,拿到專科執照,可謂苦盡甘來。誰料,就差一年半,他的病發了。
得了四期肺癌,生活的計劃全打亂了。他還能上手術台動手術嗎?他馬上想到如果自己死了,要太太以後再嫁人。他的太太也是一個醫生。他們本來打算得了專科執照,就馬上要孩子。孩子還能要嗎?在治療期間,他隻能中斷行醫。後來病情得到控製,他嚐試返回工作崗位。一開始的時候還比較小心,上班時間控製著,工作量沒那麽多。漸漸的,他又恢複到發病前的工作量。很快,他的肺癌又檢測到擴散,這次,原來的藥不夠用。不巧,他的主治醫生在度假,接手他的醫生,給他開了別的藥。這個藥,副作用非常巨大,令他非常痛苦。他自己是醫生,自己查看這個藥的藥理和副作用,要求醫生換藥。醫生想推脫責任,要他等第二天早上。那樣他就是別人的病人了,自己也可以脫了幹係了。醫生變成病人,也隻有任人宰割的份兒了。
書裏還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因為醫生實在太累了,一台接一台的手術,就算是身體勉強支撐也實在非常疲憊,對身心都是很大的考驗。有一天,作者的同事找到他,要找個人傾述。同事說,病人在開刀前,很多時候不能確認腫瘤是否有轉移。如果有轉移,開了刀也是白開,隻能縫合回去,要不以後確定變化手術方案, 要不就不切了。他的這個同事做了好幾台手術,實在太過疲倦,他竟然在手術前產生了這個想法:請求發現轉移吧,我實在是太累了。結果,這個病人的腫瘤真的有轉移。可以想象,這個醫生看到了自己的想法竟然成真,肯定羞愧難當。我怎麽能這樣詛咒我的病人呢?不過,醫生也是人,也會覺得累,也有自私的時候。要求醫生總是犧牲自己不太現實。每個人都有軟弱的時候。每個人都需要適當的支援。醫生治病救人,他們自己生病了,誰救他們呢?
因為討論生死,一開始的時候以為這書會很煽情。其實沒有。本書作者知識淵博,博覽群書,文筆優美,對生命充滿了尊重和熱情。讀後受益諸多,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