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卓遊世界

走四方, 路長長, 海茫茫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走四方(23) - 德國掠影(上)

(2020-11-26 15:09:48) 下一個

1. 第一次看到“托福”這兩個字是在大學期間古城金陵的外文書店,那本“托福考試指南”的封麵圖是美國聖路易斯市的地標大拱門,看著那高耷入雲的金屬大拱,我就在想我的留學之路不是正象沿著這大拱往天上爬嗎?一個字 - 難!更確切地說是五個字:難於上青天…古樓廣場每周末的“英語角”我隻是偶爾去打打卡,更多的時間是花在“飯後玩升級,遊泳更積極;周末華爾茲,校園樂滋滋”… 一位同學的母親是華中名牌大學教授,出訪德國回來特意送我一套德國郵票和一條德國產的遊泳褲,並向我們展示了德國的優越和赴德留學的優勢:“甘甜”的空氣,優美的環境;沒有類似於“托福”的考試,沒有德語基礎也無妨,而且更吸引人的是不要學費…思前想後,我這種中學就開始學英語,到了“英語角”還半天憋不出來一句話的人到了德國去現學德語能生存否?猶豫多時,加上之後兩德統一形勢生變,我的留德之路終究沒有走下去……今天我以遊客而非學子的身份來親身感受德意誌,這裏是柏林的中央火車站,柏林市的交通樞紐中心,地上地下各路火車地鐵城鐵的交匯點。

2.德國柏林市在上個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遂漸取代了維也納成為德語區最大城市,但作為首都曆史並不長:1701年柏林開始成為普魯士王國的都城,之後是徳意誌帝國(1871年起)、魏瑪共和國(1919年起)、納粹徳國(1933年起),民主德國(1949年起)至兩德統一(1990年)。這裏缺乏千年古都的沉澱,更多的是現代史及當代史的見證場所,75年前的傷痛已逐漸淡去,廢墟亦為繁華所掩蓋。這是德國聯邦議會大廈,當年“國會縱火案”的發生地,中間的玻璃穹頂是上個世紀末加蓋上去的,以取代早毀於戰火的舊頂。順便提一下,德意誌第一帝國即史上的“神聖羅馬帝國”(962-1806);第二帝國為1871年威廉一世統一的德國,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1918年滅亡。之後成立的魏瑪共和國在1933年為納粹希特勒取而代之為德意誌第三帝國,至1945年5月轟然倒下。

3. 橫貫柏林市中心東西走向的菩提樹下大街是柏林的“長安街”,大街西頭的勃蘭登堡門則是柏林最著名的地標。差不多三百年前,勃蘭登堡門隻是柏林舊城的一座簡易城門,因出門向西能夠去往勃蘭登堡王國和普魯士王國的發祥地而得名。在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即腓特烈大帝去世後,即位的腓特烈·威廉二世為彰顯其叔父的豐功偉績,在1788年下令重新改建成新古典主義風格的仿古希臘的建築,曆史三年完工。算不得高大上的勃蘭登堡門卻實實在在是“德意誌的第一門”,她見證了德國的近代現代史:普魯士王國軍民曾歡聚過,拿破侖的大軍撗掃歐洲之際曾踏足過,德意誌最終統一時帝國普天同慶過,納粹德國的擁戴曾在這裏狂妄過,斯大林的蘇聯紅軍曾解放過,冷戰時期禁封過,冷戰結束兩徳統一歡慶過。

4. 勃蘭登堡門也是“德國的凱旋門”。1806年拿破侖大帝橫掃毆洲時曾率大軍踏過這座城門,勃蘭登堡門上的這座勝利女神駕馭戰車的青銅雕塑曾成為拿破侖的戰利品之一。也許拿破侖欲建巴黎凱旋門的念頭也是由此而生的。1814年拿破侖大敗於第六次反法同盟時,這座女神像又榮歸普魯士。當然,眼前這座勝利女神像已非昔物,原件已毀於二戰後期蘇軍進城後的炮火中。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了澆鑄的模子,勝利女神像得以複原。

5. 勃蘭登堡門西側的六月十七日大街及遠處的柏林勝利紀念柱。

6. 曆史悠久的洪堡大學曾走出過50餘位包括愛因斯坦、赫茲在內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也出過馬克思、恩格斯、周恩來這些共產共義的先驅。這裏原來是大學的皇家圖書館,現在為法律科學院。

7. 新崗哨戰爭紀念館

8. 菩提樹下大街上舊時的軍械庫現在是成立於1987年的德國曆史博物館所在地,貝聿銘大師曾為新館設計了一座半螺旋玻璃結構的門廳。

9. 在德國曆史博物館內陳列著一尊複製的“國防軍”的雕塑。當年希特勒的首席雕塑家阿爾諾·布魯克為帝國新總理府內庭入囗處而特別製作了一對巨大的青銅雕塑:手持火炬的巨像?意著“黨”的精髓;手持短劍的巨像則代表“國防軍”。柏林威廉大街曾是普魯士王國及德意誌帝國的中樞,大街77號一座洛可可風格的王子宮殿後被改造成帝國總理府(第二帝國)。希特勒上台後即嫌棄這座總理府隻配作“肥皂公司”的庫房,無法向世人展現第三帝國的雄姿與輝煌。為此,納粹的禦用建築師斯佩爾在最短的時間內為希特勒打造了一座氣勢恢宏的新樓即新帝國總理府。新帝國總理府與舊總理府共用一個大花園,希特勒最後歲月的元首地堡也在這座花園內。二戰後期因空襲及之後的柏林戰役再加上入城蘇軍複仇般的催毀,帝國總理府早已名存實亡。為了防止納粹的陰魂不散,總理府的廢墟在東德初期已夷為平地,現在地麵建築已為一座公寓大樓外加中國餐館所取代!

10. 屹立在柏林大教堂旁邊的柏林電視塔有368米高,是東德時期的產物,目前仍屬德國的最高建築。行駛在菩提樹下大街上的老爺車似乎也是東德時期生產的。當年蘇(聯)東(歐)集團內部,東德的工業化程度是最高的。

11. 1894年德皇威廉二世下令重建的柏林大教堂是柏林城最壯觀的教堂,統治徳意誌近500年的霍亨索倫家族墓地就在教堂內,包括普魯士第一任國王腓特烈一世及夏洛特王後、徳皇腓特烈三世等等。

12. 意大利文藝複興風格的柏林市政廳是戰後重建的,與最近重建的柏林城巿宮遙遙相對。

13. 曾是柏林最古老的尼古拉教堂也是戰後重建的(雙尖塔),原教堂在二戰時被盟軍炸毀。

14. 毗鄰柏林大教堂的是柏林博物館群,因位於小島上,又稱博物館島,其中不乏珍貴的稀有展品,在本文最後再介紹。

15. 柏林市內規模最大的皇家宮宛非巴洛克風格的夏洛滕堡宮莫屬,夏洛滕堡宮即夏洛特的城堡,1701年普魯士首任國王腓特烈一世為其妻子夏洛特王後興建的,夏洛特王後在此度過了五年的時光後便撒手西去,之後其子腓特烈·威廉一世逐漸完善為正式的皇家宮殿。

16. 庭院裏麵騎馬的青銅像是腓特烈·威廉,曾經的勃蘭登堡選帝侯及普魯士公爵,在位期間積極對內改革並拓展經貿,為日後普魯士王國的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

17. 庭院大門前的古希臘武士像

18. 宮內的前廳-老橡樹畫廊

19. 夏洛特王後的玻璃臥廳,一些裝飾品來源於腓特烈三世的柏林宮殿。廳裏曾用價格昂貴的銀鏡來裝飾,頂部有美侖美央的璧畫,現在所見的均為戰後重新修複的,頂部璧畫已無法複原。

20. 國王會客廳牆壁上懸掛著霍亨索倫家族成員的肖像,此廳也在二戰中嚴重受損,頂部裝飾及壁畫至今仍未恢複。

21. 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普魯士的第一位國王,1701年至1713年在位。普魯士國王的名字是在腓特烈和腓特烈·威廉之間打轉:腓特烈·威廉、腓特烈一世、腓特烈·威廉一世、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腓特烈·威廉二世、腓特烈·威廉三世、腓特烈·威廉四世、威廉一世(德皇威廉大帝)、腓特烈三世、威廉二世(末代皇帝)。

22. 國王會客廳另一角

23. 1709年波蘭國王及薩克森選帝侯奧古斯特二世、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和丹麥國王腓特烈四世在波茨坦聚會。

24. 在梅克倫堡套房洗漱間內,牆壁上最右側的畫像是童年時代的腓特烈·威廉一世,腓特烈一世的兒子。當時的普魯士國王與俄國彼得大帝是抱團的哥兒們,兩國共同應對北方強鄰瑞典王國。夏洛滕堡宮內價值連城的琥珀室被他眼也不眨地就送給了沙皇。當然,二百多年後又被希特勒的納粹軍隊從列寧格勒郊外的葉卡捷琳娜皇宮搶了回來,戰後不知所蹤。

25. 腓特列一世的書房

26. 瓷器廳也就腓特烈一世最豪華的國家廳,四麵牆壁上裝飾著來自中國製於康熙年間的2700件珍貴青花瓷器及日本瓷器,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十八世紀歐洲宮廷流行的中國風,天頂壁畫則是描述著腓特烈一世帶領普魯士王國“從黑暗走向光明”…廳內四壁同時配以金框大鏡,折射出成千上萬件青瓷器,這是歐洲宮廷中獨具魅力的東方裝飾。

27. 索菲亞·夏洛特王後的接見廳,1705年王後先腓特烈一世而去後,國王下令保留了整個房間的家俱及擺設。

28. 綠色前廳內精美而華麗的掛毯

29. 宮內的禱告室,華蓋上裝飾著代麥普魯士皇家尊嚴的王冠

30. 普魯士王子肖像畫

31. 普魯士國王的三件套

32. 橢圓形大廳位於整個夏宮的中軸線上,廳內由落地大窗和大鏡構成,窗外就是巨大的後花園。

33. 夏洛滕堡宮後花園

34. 1895年落成的徳皇威廉紀念教堂(圖中在維修)在二戰中受盟軍轟炸而嚴重受損,主塔頂部已坍塌,配殿也不複存在。戰後重建時新設計理念曾引發民眾的極大爭議,大家強烈要求保留遺址,因此在1961年建在老教堂周邊的是以玻璃幕牆裝飾的八邊形的教堂中殿、六邊形的鍾樓、四邊形的禮拜堂及前廳組成的新教堂。如今這已成為柏林的地標之一,當年我得到了一套郵票中就有一枚是此教堂的圖案。可惜今天原教堂遺址在維修而不可見。

35. 波茨坦廣場曾有另一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波茨坦城門,與勃蘭登堡城門同屬舊時柏林老城的城門。二戰前這裏曾是歐洲最繁忙的交通樞紐和商業中心,二戰後化作一片廢墟。昔日的輝煌直到冷戰結束的兩德統一後才逐漸恢複過來。從這裏我踏上了駛向郊外波茨坦的列車,要到當年德皇的夏宮去看看。

36. 柏林西南郊的波茨坦擁有大片森林和湖泊,這裏曾是普魯士國王和後來德皇的夏宮所在地,宮殿以無憂宮、新宮為主。這是波茨坦鎮上的聖尼古拉斯教堂。

37. 波茨坦無憂宮,別名為“普魯士的凡爾賽宮”,雖然無論宮殿還是花園都無法與全歐洲第一的凡爾賽宮相比,但小巧玲瓏配以充滿田園風格的階梯式葡萄園也讓人耳目一新。這是前門兩座半圓弧形的回廊。

38. 洛可可風格的無憂宮始建於十八世紀中葉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時期,大帝親手設計藍圖,親自到現場監工,這在全球皇宮建築史上也算是奇葩了(好像他的鄰居巴伐利亞王國的路德維西也是一位?)由於大帝的同誌情結,無憂宮一度成為“無婦宮”:隻有男人才能在此過夜,女人那怕是王後也不在此列!

39. 無憂宮外牆壁上精美的男像柱Atlas和女像柱 Caryatids

40. 宮內最輝煌的大理石廳

41. 精美的大理石拚花地板,不知是否是山寨了泰姬陵的拚花技術?

42. 蘭伯特·亞當1730年的大理石雕刻作品《戰神Ludovisi 》

43. 裝飾著水晶吊燈的宮內音樂廳

44. 無憂宮後麵的階梯式葡萄園

45. 融合洛可可風格的“中國風”式涼亭,鍍金的門廊門柱上配以鍍金的“東方人物”雕塑。“中國風”是十九世紀流行於歐洲國家的對遠東特別是中國文化建築風格的一種解讀,與真實的東方風格尚有不少差別。

46. 宮內花園

47. 意大利文藝複興風格的橘園宮

48. 從無憂宮到新宮的綠茵中點綴著許多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人物雕塑

49. 波茨坦另一座規模宏偉的宮殿當屬新宮了,新宮也是普魯士境內規模最大的巴洛克風格的宮殿,興建時間晚於毗鄰的無憂宮二十多年(1763年)。值得一提的是這座宮殿曾幸免於二戰炮火,是不可多得的保持原貌的宮殿建築。

50. 經過“七年戰爭”而日益崛起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雖然對無憂宮情有獨鍾,但日益壯大的王國也正需要一座彰顯國力的“麵子工程”來接待八方來賓,畢竟無憂宮隻是自己和情人的佳所,保持足夠的私密性是必要的。因此在無憂宮西側的森林花園盡頭,一座裝飾奢華的三層紅磚的新宮殿應運拔地而起,宮殿外牆立麵及屋頂布滿著繁多而精致的的各式雕刻,宮內更充飾著珍貴的寶石、水晶、鍾乳石等等,這座宮殿也與其“歐洲五霸”之地位相匹配。

51. 新宮內的貝殼廳Grotto Hall,大廳四周的牆壁上麵裝飾著24000多件貝殼、寶石等,地板是精致的大理石拚花地板。這個大廳被用著王子受洗之地,也用於舉辦各式的宮廷舞會。

52. 這是新宮內腓特烈三世寢宮,1888年6月15日腓特烈三世因喉癌在這張床上辭世,終年56歲,在位僅99天。這一年是德意誌帝國的多災之年,換了三任皇帝。如果不是中年早逝,世界近代史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或許不會爆發, 徳意誌乃至世界的格局說不定會沿著另一方向發展……因為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是腓特烈三世的嶽母,仰慕英國的腓特烈三世更傾向於英式的君主立憲製治國。

53. 新宮內大廳一側

54. 新宮不但為來訪的貴賓提供奢華的休息館第,同時也為侍衛仆從提供豪華的住所,有點奢侈吧!難道腓特烈大帝暗悉“有福同享”之真諦?其實腓特烈大帝更多的時間還是在無憂宮度過的,他的遺願就是和自己的愛厭安息在無憂宮的花園裏。之後的徳皇都住在新宮,腓特烈三世在此辭世,末代德皇住在此宮直至1918年被廢黜。如今,侍衛仆從的住所則成為大學的一部分。

55. 在湖泊星羅棋布的波茨坦還有一處塞琪琳霍夫宮,原是皇儲的住所,規模小但名氣很大。1945年7月納粹德國潰敗後的兩個月,世界三巨頭斯大林、杜魯門和邱吉爾齊聚於此,共同召開了製定世界新秩序的“波茨坦會議”。由於從新宮出來天色已晚又下著雨,我便直接趕回了波茨坦火車站,無緣見證當年的場景了。

56. 傍晚大雨後回到了柏林市內,這是城裏當年的查理檢查站,冷戰時期可謂東西方戰線的最前沿:戴橄欖帽美軍PK戴大蓋帽的蘇軍。當年柏林牆將柏林一分為二,西柏林是屬於西徳的一塊飛地,雙方交換被捕間諜不知是否在此舉行。離這裏不遠處還保留了一段柏林牆供大家緬懷曆史。如果想要看“倆個老頭的濕吻”畫,你就得坐城鐵到火車東站附近的東邊畫廊去。那裏保留著一大段柏林牆,有一巨幅塗鴉畫,描繪當年蘇共中央總書記勃涅日列夫前來柏林出席東德建國三十周年慶典(1979)時與德國統一工人黨總書記昂納克擁抱熱吻的場麵…昂納克最後的歸宿好像比較慘,遠離故土投奔遠在南美智利的女兒了卻了餘生。當然與羅馬尼亞的齊奧塞斯庫同誌相比,昂納克也算善終了!

57. 禦林廣場Gendarmenmarkt上的柏林音樂廳及德國大教堂。

58. 夜幕下的勃蘭登堡門和巴黎廣場。巴黎廣場,名字就是法國的巴黎!別以為德國人對法蘭西有多友好,恰恰相反:為了紀念1814年普魯士與歐洲反法同盟擊敗拿破侖腳踏巴黎之舉。

59. 柏林的博物館島上有多座博物館,這是緊鄰柏林大教堂的舊博物館,以展示古希臘及羅馬藝術作品為主。

60. 舊博物館屋頂有四組仿古希臘神話的人馬雕塑

61. 舊博物館內的圓型大廳,雕像由左至右依次為宙斯Zeus/Jupiter、勝利女神Nike、Nike、醫神Asclepius,中間遠處的青銅像是希臘羅得島的出土文物:禱告中的男孩。

62. 雕像由左至右依次為古希臘健康女神Hygiea ,掌管通信的赫耳墨斯Hermes,古羅馬的城市保護神朱諾Juno。

63. 在這裏有機會欣賞到了有關古希臘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專題展覽,這尊羅馬帝國時代的大理石雕塑,是公元前三百多年古希臘運動員青銅雕像的複製品,現冠名為“柏林健將”,他手持一個軟膏瓶知道有何用嗎?這就是古希臘運動員著名的“奧林匹克冠軍黑軟膏”,裏麵通常裝的是由罌粟提取的鴉片!不過,古希臘運動員不是把它當作興奮劑而是當作止痛藥使用。祼露軀體的運動員在比賽中常常會受傷,這種止痛效果顯著的軟膏有助於比賽能夠正常進行下去。

64. 在古希臘奧林匹亞舉辦的用於祭祀天神宙斯的運動會是不允許女子或外邦人士參賽。年青健壯的男子在這裏進行的比賽都是裸體的。賽前各位選手脫衣,身體塗抹橄欖油,然後進入比賽場地參賽,賽畢則刮泥洗浴更衣。英語“健身房”Gymnastium即由古希臘語“裸體運動學校”衍生而來。崇尚人體美的古希臘人覺得穿著華麗而昂貴的服飾進行比賽簡直就是一種累贅,這隻會限製選手們自由自在的發揮,而且或許對天上諸神也是不敬的。

65. 鐵餅

66. 標槍

67. 彩陶喝水碗:標槍投手,約公元前480年,出土於特魯裏亞。

68. 跑步

69. 拳擊

70. 摔跤

71. 純金打造並嵌有寶石的橄欖枝桂冠當屬勝利者的獎勵,不過當時古希臘的奧林匹克大賽可無力提供純金的桂冠,都是純天然的橄欖枝罷了。

72. 古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阿波羅

73. 古希臘神話《荷馬史詩》中的英雄人物麥萊亞戈 Meleager

74. 出生於小亞細亞的安提諾斯Antinous 是羅馬帝國皇帝哈德裏安的知己小鮮肉,年紀輕輕就溺亡於尼羅河,後被封神。在歐洲多座博物館內都有他的頭像或全身雕像。左側塑像為安提諾斯,右側像是化身為太陽神阿波羅的安提諾斯。

75. 老國家藝術畫廊

76. 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古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又名:阿肯那頓,少年法老圖坦卡門之父)的妻子娜芙提提Nefertiti 的半身像。希特勒當年曾誇口要為這尊頭像專門蓋一座博物館,如今她安身在一間寬敞的多邊形大廳內,巨大的玻璃罩使人無法與之“零距離接觸”。作為德意誌的國寶和文化的象征,在大廳內照像自然是不被允許的,那麽在大廳外呢?我曾嚐試從隔壁大廳通過長鏡頭遠遠地拉上一張(保證不打閃光燈),但被眼明的工作人員發現。我不違規,他無法阻止,但他幹脆站在門前阻擋我的視線,一站就是十分鍾,急著趕路的我最後隻能放棄。這張照片娜芙提提的臉被工作人員的頭擋著,但頭上的帽子清晰可見。當時真希望有姚明般的身高,看他會否搬一把梯子出來呢?德國人的嚴謹可見一斑!

77. 從網上下載一張來仔細端詳一下吧。娜芙提提頭頂著巨大的藍冠,冠上有一條代表法老皇權的金色帶子,帶子在腦後打結。她眉尖上方曾有一條聖蛇裝飾著,如今已不複見。左眼已無眼珠、左耳有些不全,但這並不影響整個視覺效果。修長的脖子配上幾乎完美對稱的臉龐,一個曠世美人便出現在你的眼前。據介紹這是出自公元前1345年左右新王朝的雕刻家圖特摩斯之手。1912年德國考古隊在埃及阿瑪納圖特摩斯流傳至今的工作室發現的,這比娜芙提提的繼子少年法老圖坦卡門的陵墓發掘早了五年。如果你曾見過古埃及人物的塑像,你就會發現這是一尊近乎完美且風格迥異的半身塑像,完美得讓人幾乎不敢相信!會不會不是三千多年前而是現代的作品呢?我想在發掘出另一尊類似雕像前,這個疑問會一直存在下去。

78. 新博物館內的娜芙提提和法老阿肯那頓(圖左)的頭像,是不是和上幅娜芙提提頭像千差萬別?阿肯那頓是新王國第十八王朝時期法老,在位期間曾進行宗教改革,後引起社會諸多爭議,在其子圖坦卡門繼位後,十八王朝逐漸走向滅亡。

79. 這是來自埃及帝王穀新王國第十九王朝塞提一世法老墓中立柱上的彩繪壁畫,描述了已謝世的塞提一世正站在身著白服手持權杖的地府之王奧西裏斯跟前,奧西裏斯正式授權給法老。順便提一下,保存完好的塞提一世的木乃伊現在陳列在開羅的埃及曆史博物館內,要去瞻仰的旅友記得要買專門進入空調展廳的門票!

80. 柏加蒙博物館

81. 小亞細亞(今土耳其境內)柏加蒙古城衛城複原模型,正方形的祭壇在古劇場旁邊。

82. 十九世紀下半葉,德國人在小亞細亞的柏加蒙古城的衛城遺址上進行考古發掘,在征得土耳其政府同意後,將多年出土的所有文物碎片一並運回徳國,在意大利人的幫助下進行了修複,最後複原了柏加蒙祭壇大部,但浮雕已多有殘缺。小亞細亞的柏加蒙王國存在於公元前三世紀至公元前二世紀,與希臘諸城邦關係密切,王國受古希臘文化的影響也曾興建類似於雅典一樣的衛城,並擁有僅次於埃及亞曆山大圖書館的世界第二大的圖書館。公元前129年亡於羅馬帝國,之後成為羅馬帝國在亞洲的一個行省。

83. 祭壇一側

84. 祭壇局部:圖右側的蓋亞Gaia向圖中側的雅典娜懇求饒恕她的兒子阿爾庫俄紐斯 Alkyoneus(圖左側)。阿爾庫俄紐斯是希臘神話中的巨人,力大無比刀槍不入,但一旦離開自己的土地便尚失了戰鬥力。

85. 三個Moirai巨人的死亡

86. 由左至右依次為巨人獸Gigantomachie、尼雷烏斯Nereus、多麗斯Doris、奧基諾斯Okeanos

87. 圖左側是手持火炬的女神赫卡忒Hecate與巨人Clytius之戰;圖右側是狩獵女神Artemis 迎戰巨人奧圖斯 Otis。

88. 這是修複的柏加蒙雅典娜神廟入口處,原神廟位於祭壇上方平台。

89. 始建於公元120年左右的小亞細亞城邦米利都Miletus(今土耳其境內)的市場大門,毀於公元十一世紀左右的大地震。上世紀初德國考古學家將挖掘出土廢墟運回德國,在博物館裏重新複建了原建築。這種下層由豐富的混合式立柱裝飾而上層由科林斯式立柱裝飾的雙層結構的建築,常見於羅馬帝國時期的劇院、巿場和圖書館。在小亞細亞的以弗所,著名的以弗所圖書館也是這樣類型的建築。

90. 新巴比倫王國的伊什塔爾城門,建於公元前約六世紀新巴比倫王國最偉大的君主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 II時期。(傳說中的巴比倫“空中花園”也是此時的產物,雖然現代考古研究“空中花園”更有可能位於亞述帝國的都城尼尼微附近)伊什塔爾城門是巴比倫內城的八個城門之一,因供奉獅身的巴比倫女神伊什塔爾而得名。原城門有內外雙層結構,現在展現在博物館裏的是較矮小的前門。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德國考古工作者在伊拉克考古發掘時,前後城門的廢墟殘片都曾運回了柏林,高大後門的殘片至今還躺在博物館的庫房裏。上世紀八十年代伊拉克前強人薩達姆·侯賽因為了彰顯其伊拉克民族複興之能事,在原來的遺跡上重新複建了這個城門。規模小就不說了,完全有悖於對曆史的古跡的保護,在原來的斷牆殘壁上生硬地加上了現代的建築,後在伊拉克戰爭中受損。

91. 城門外牆藍色琉璃磚上排列著是巴比倫的龍和原牛浮雕。正麵壁畫來自於尼布甲尼撒二世金鑾殿內南牆。

92. 通向伊什塔爾門的遊行大街上曾用琉璃釉磚裝飾的牆麵,上麵是美索不達米亞的特有的獅子和花卉圖案

93. 亞述帝國的人麵牛身辟邪怪獸

94. 這是來自公元前約五世紀波斯蘇薩的精美的彩粙浮雕畫磚,展現了波斯帝國大流士一世的皇家衛士在鎮守皇宮的場麵。

 

謝謝觀看!下集再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天涯海角54 回複 悄悄話 Very Nice!
newbin 回複 悄悄話 Thanks!
Redcheetah 回複 悄悄話 beauty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