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卓遊世界

走四方, 路長長, 海茫茫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走四方(22)- 奧地利印象

(2020-10-01 20:05:26) 下一個

1. 不知羅馬帝國的覆滅是否直接導致了古羅馬遺民的退化,在意大利的旅行時常得提防小偷小摸,稍不留神就會被扒手光顧。出門在外,遇到講職業道德的扒手還好,護照等證件還想法還你,你也就全當扶貧一把。若是碰上無職業操守的,那麽你身在異鄉的假期就會成為你的惡魘。在羅馬遇見一小同胞,父親是當年協助張藝謀一同導演京奧開幕式的,高中畢業後獨自來羅馬旅遊,在去梵蒂岡的地鐵上被扒個精光,幸虧護照留在旅館。在西班牙台階上,我與身旁的扒手行注目禮良久……今年新冠病毒肆掠,據說意國的“扒協”組織從業人員上行遊行,抗議政府的social distance 社交距離政策-人與人之間距保持6英尺以上,人家如何工作?

從意大利威尼斯乘夜間火車到奧地利維也納,經曆了今生最令人難忘的一幕。我們的臥鋪包廂有6個鋪位,但隻有4個鋪位出售。當晚十點左右從威尼斯發車後我們陸續躺下休息了。半夜時分,朦朧中感覺有人在我腰間亂摸,睡得似醒非醒的我下意識地大叫了一聲,那兒便沒有動靜了-當時我想應該是中途上車的乘客正在黑暗中找自己的臥鋪,便又繼續睡過去了……早上醒來發現周圍的包廂人聲嘈雜,一問才知道昨晚睡覺中被人洗劫了,錢沒了,證件也沒了。我突然明白半夜摸進我們包廂的實為竊賊,他挨個挨個地光顧了所有沒有鎖住的包廂,不是劫色而是劫財,我那一聲大叫把他給鎮住了,但熟睡的旅客就遭殃了!從行車時間判斷應該是發生在意大利與奧地利邊界地區的事情…

  才別威尼斯,今入維也納。早上8點鍾列車抵達維也納中央火車站,從同包廂維也納女士與家人通話得知連日陰雨天的維也納今天放晴,這對逃過一劫的我們來說,也算是一種莫大的安慰吧!剛走出火車站,正茫然不知方向時,一位熱情的人士主動打招呼問是否需要幫助,心裏頓生暖意。雖然我們下榻的酒店其實就在車站斜對麵,我隻要知道東西南北即可。但對維也納的第一映像的確不錯!放下行李後乘電車直奔市郊的美泉宮-這是至少半數以上的遊客進入維也納的第一選擇。

2.美泉宮位於維也納西部,原為哈布斯堡王朝的一坐皇家狩獵行宮,周圍有清泉,故得此名。在法蘭西太陽王路易十四大興土木修建歐洲最壯觀的凡爾賽宮之後,歐洲各國王室競相模仿。哈布斯堡王朝的女大公、無冕女皇瑪利亞·特蕾莎在1743年下令將原先的狩獵行宮擴建成為一組宏偉的巴洛克風格的宮殿群。雖然沒有開鑿類似於凡爾賽宮後花園裏的大運河,但建築師充分利用地勢起伏的特點,配以氣勢磅礴的凱旋門。女皇曾長期在這裏生活辦公。這裏成為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和奧匈帝國的皇家夏宮。

3.瑪利亞·特蕾莎被譽為奧地利的國母,她的父親查理六世無男嗣,為了讓她順利繼位,查理六世工作沒有少做, 先廢棄了從前與父兄定立的繼位協議,然後再打通各路諸侯。但無論如何,神聖羅馬帝國皇位傳男不傳女的慣例無法破。無奈之下,特蕾莎最後隻得找自己的丈夫洛林公爵充當傀儡,做個掛名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實際大權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上,一時間成為歐洲大陸最有權勢的女性。(歐洲同期的另一位最有權勢的女人是沙俄的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時間比特蕾莎晚了二十年)在其近四十年的統治期間,神聖羅馬帝國雖然經曆過了一係列的戰爭,但帝國始終處於上升階段,國力日漸強大,是平衡歐洲大陸的一支重要力量。這是宮內女皇的肖像。

4.這是美泉宮內的兒童廳,典型的新洛可可風格的設計,牆上的肖像畫糸特蕾莎的女兒。特蕾莎與弗朗茨一世總共育有十六個孩子,其中十個孩子成年。除了瑪麗·克裏斯蒂嫁給了所愛的大公外,其餘女兒都成了政治聯姻犧牲品。

5.金色沙龍廳,陳設著古典元素及洛可可風格的各式家具。

6.白金色洛可可風格的鏡廳,配以當時昂貴的水晶大鏡及特蕾莎女皇時代的家俱。通過鏡麵的反射效果,使得大廳更顯寬敞明亮。1762年10月,6歲的音樂神童的莫紮特在這裏或隔壁的粉紅色大廳內首次為女皇表演,奏罷興奮地跳到女皇的膝上,大膽地親吻了女皇,一時傳為佳話。

7.瑪麗·安托瓦內特廳,是茜茜公主時期皇家的晚餐廳。瑪麗·安托瓦內特是特蕾莎女皇的第十五個孩子,後嫁與法王路易十六,法國大革命時期與其夫君先後被送上斷頭台,死時僅38歲。此廳命名來源於拿破侖三世曾贈與奧皇的一幅繪有瑪麗·安托瓦內特與孩子的掛毯。

8.這是奧皇弗朗茨·約瑟夫一世20歲時的肖像畫。注意王子穿著的這件軍裝有很高的立領。1853年2月18日,年僅23歲的皇太子弗朗茨·約瑟夫在巡視城防時被一匈牙利民族主義分子刺傷頸部,幸虧當時所穿著的軍裝也有類似這樣堅厚的高領而大難不死。1854年24歲的弗朗茨與17歲的表妹茜茜公主結婚。但44年後的1898年,他的妻子就沒有這樣幸運,在瑞士日內瓦湖邊被刺客的一把錐子刺中,當時出血不多,但後來解開緊扣的衣裙才發現血流不止而後香消玉殞於他鄉……

9.羅賽廳,當奧皇弗朗茨·約瑟夫一世不在場的時候,曾用作高級將領和宮廷人員的餐廳。

10.大廊廳,類似於巴黎凡爾賽宮的鏡廳,是美泉宮內最輝煌最寬敞的大廳:落地大窗,水晶大鏡,優美絕倫的天頂壁畫,配以白金色的洛可可裝飾風格。天頂壁畫描繪的是女皇特蕾莎和其夫弗朗茨一世皇帝統領神聖羅馬帝國的情景。1961年蘇共中央總書記赫魯曉夫和美國總統肯尼迪曾在此舉行峰會。

11.從宮中出來,便看到了氣勢宏偉壯觀的後花園

12.這是一座典型的法蘭西式的大花園,花園盡頭是以海神波塞冬為主題的雕塑噴泉,遠景是山坡上美泉宮的製高點凱旋門。

13.以海神波塞冬為主題的雕塑噴泉

14.在這總麵積達2.6萬平方米的夏宮內,法式花園、荷蘭式的植物園、仿古羅馬的廢墟、動物園等應有盡有,這是花園一側的植物長廊。

15.有44座古希臘神話的雕塑點啜在花園的綠樹牆裏

16.山坡上的凱旋門其實是一座仿羅馬式的觀景亭台,建於1775年,用於紀念沉痛戰爭後來之不易的和平。特蕾莎女皇的座右銘就是:寧願中庸的和平,也不願輝煌的戰爭。5年後的1780年11月女皇辭世,享年63歲。

17.特蕾莎女皇駕鶴西去後,美泉宮便沉寂下來了許多年,直到她的孫輩弗朗茨二世繼位以後。此時拿破侖正橫掃歐洲,在法軍二次攻陷維也納之際,拿破侖於1805年及1809年二度蒞臨美泉宮。之後弗朗茨二世不得不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改稱奧地利帝國皇帝,同時接納這個半老的矮個子姑爺。但拿破侖沒能笑到最後,在1814年第六次反法聯盟的夾擊下,拿破侖倉惶退位。在維也納會議上,帝國首相梅特涅縱橫捭闔,不但為奧國而且為歐洲爭取到了近百年的和平。拿破侖兵敗滑鐵盧之後,奧國公主帶著拿破侖的兒子“羅馬王”回到了維也納。體弱多病的“羅馬王”二十二歲那年死於肺結核,一代大帝拿破侖就這樣絕了後…

18.站在凱旋門下一覽維也納的半壁風光

19.美泉宮外牆的鵝黃色屬於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家禦用色。

20.在美泉宮花園飽吸了清新的空氣後,我們來到市內老城區。維也納大多數名勝古跡都集中在城中的環城大道上,乘電車或走路都十分方便。這是建於十九世紀下半葉奧匈帝國時期的古希臘風格的奧地利議會大廈,當時這是帝國內部奧地利的立法機構,與多瑙河畔帝國的匈牙利議會大廈相比,實屬小弟。

21.議會大廈南翼

22.大廈正門楣三角簷及其雕塑布局是仿古希臘雅典娜神廟,但是主題切換成了奧皇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向帝國內的十七個民族頒發憲法的場景。正門前的主雕塑是雅典娜女神一手持著長矛,一手托著代表勝利之神Nike耐克的雕像,四周的雕塑則是代表當年奧匈帝國境內四條大河:多瑙河、萊茵河、伏爾塔瓦河及易北河。

23.議會大廈北冀

24.議會大廈門廊內的馬賽克裝飾的壁畫

25.與議會大廈毗鄰的是維也納市政廳

26.始建於1872年的市政廳是一座非常宏偉壯觀的新哥特風格的建築,也是維也納的地標之一。門前廣場一年四季熱鬧非凡,夏季有音樂會表演,冬季則是聖誕市場。

27.在市政廳對麵聳立著維也納國家歌劇院,1888年建成的歌劇院今天仍在發揮著傳播音樂及表演藝術的功效。但歌劇院的設計風格當時卻不為大眾所接受,一名建築師競因“人言可畏”而選擇了自殺,另一位建築師則沒有逃過病魔的折磨,雙雙缺席最終的落成典禮…

28.走過國家歌劇院旁邊的大眾花園,哈布斯堡王朝的冬宮- 霍夫堡皇宮的龐大建築群便出現在眼前。宮前的英雄廣場上豎立著兩尊青銅雕像,近處騎著馬手持旗杆的是卡爾大公,遠處近皇宮的一尊是歐根親王。皇弟卡爾大公是奧地利帝國傑出的軍事家,當年在歐洲戰場上所向披糜的拿破侖對他也得讓幾分。歐根親王則是早於卡爾大公的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的陸軍元帥,是十八世紀前期歐洲最優秀的軍事指揮官之一,是阻擋奧斯曼帝國向西歐擴張的功臣。

29.深得三個皇帝厚愛的歐根親王,曆任神聖羅馬帝國軍事大元帥33餘年,雖處在“挾天子而令諸侯”的位置,但一生卻忠心耿耿,不越雷池一步。在帝都維也納東南有其氣勢磅礴的居所- 美景宮,規模隻略遜於皇家郊外的美景宮,這在天朝絕對是一種可誅連九族的糣越。當然,也許他既無姻緣又無子嗣的清淡一生,早已解除了帝王的後顧之憂……這是躍馬而起的歐根親王的青銅雕塑。

30.哈布斯堡皇權的象征

31.霍夫堡皇宮內的覲見大廳,據統計奧皇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曾在這裏接見過260000名來客,這樣勤政的君王才死二年,整個王朝便傾覆了,不可想像!右側肖像畫的是少年時代的弗朗茲·約瑟夫一世,左側是繪於1915年的眷年時光的最後一幅肖像畫,一年後的1916年11月21月奧皇在美泉宮辭世。

32.霍夫堡皇宮內的帝國總理府

33.皇宮內的阿馬林堡 Amalienburg

34.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是世界上排名第四的藝術殿堂,收藏著哈布斯堡王朝幾百年斂聚的奇珍異寶。

35.受奧皇弗朗茨·約瑟夫一世之命而建造的藝術史博物館和對麵的自然史博物館是一對風格相同的姐妹建築。兩座建築中間的花園廣場中聳立著特蕾莎女皇的青銅雕像,周圍伴著十六尊當年的風雲人物。

36.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藏品按“埃及和東方藝術”、“希臘和羅馬”、“歐洲繪畫”、“雕刻和裝飾藝術”、“貨幣”、“武器”、“皇家珍寶”等分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繪畫作品。這是博物館的穹頂。

37.大廳穹頂壁畫是畫家 Mihaly Munkacsy 對文藝複興的詮釋:藝術之神拿著橄欖技飄在空中,周圍廊柱間則是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等文藝複興時期的大師… Glorification of the Renaissance

38.走進博物館,拾階而上二樓,這尊悶修斯力克人頭馬的雕像最先跳入眼簾,這是意大利新古典主義雕塑家安東尼奧·卡諾瓦 Antonio Canova 的作品。

39.希臘與羅馬雕刻展廳

40.四頭的斯芬克斯和東方的四麵佛是否是近親?

41.青銅雕塑《馬格達倫斯伯格的青年》,後考證並非古希臘羅馬作品

42.拉斐爾創作於1505年間的《草地上的聖母子》

43.拉斐爾的《聖家族和小約翰》

44.文藝複興時期意大利 科雷喬Correggio 的《茱芘特與艾歐》 Jupiter and IO 1530 年

45.文藝複興時期意大利 科雷喬Correggio 的《拐虜甘尼米德》 Ganymede Abducted by the Eagle ,1531 年

46.另一幅《拐虜甘尼米徳》The Abduction of Ganymede, 描繪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美少男甘尼米德為天祌宙斯所垂涎,宙斯後化成一隻巨鷹將在放牧的甘尼米德竊持到天宮來服侍自己。

47.意大利繪畫 帕爾米賈尼諾 Parmigianino 1534年左右的《製弓的丘比特》Bow carving Cupid。在博物館裏有大師兩幅題材相同的作品,這一幅色澤更顯鮮豔。第一眼看這幅畫以為是丘比特持著拐棍準備砍腳下的兩個小天使 - 明顯缺乏藝術細胞!丘比特左腳踩著兩本書,寓意為愛情勝過書本知識。

48.意大利繪畫 丁托列托 Tintoretto 1555年的《浴中的蘇姍娜》Susanna in the bath。描述兩個好色之徒一前一後地偷窺巴比倫美女蘇姍娜沐浴並欲謀不軌,遭到蘇姍娜拚死反抗後為怕為人知曉,反而誣陷蘇姍娜不貞。幾經周折最終蘇姍娜才得已伸冤。

49.意大利畫家提香 Titian 1515年間作品《露科提亞的自殺》Suicide of Lucretia

50.意大利 提香繪於1550年的《戰神、維納斯與丘比特》Mars, Venus and Cupid

   意大利 提香的《戴安娜》

51.意大利繪畫 卡格納希 Cagnacci 1661年的作品《克麗奧佩特攔之死》Cleopatra’s Suicide 。描繪了埃及豔後與情人安東尼率領的埃及大軍不敵羅馬屋大維,最後走投無路雙雙自殺身亡,而豔後所采用的方式也是獨特的,即用一條毒蛇來結束自己的一生。

52.尼德蘭繪畫 老彼得·勃魯蓋爾創作於1566年間的《農夫的婚禮》

53.老彼得·勃魯蓋爾創作於1563年的《冬獵》

54.老彼得·勃魯蓋爾1568年的作品《農家樂》

55.弗蘭德繪畫 魯本斯 1636年以自己的第二任妻子為模特而創作的作品《海倫娜》

56.魯本斯的《甜蜜生活》Life is Sweet

57.魯本斯的《狩獵》The Calydonian Boar Hunt

58.除了藝術,音樂之都維也納更處處充滿都音樂的氛圍。在環城大道的人民公園內有音樂大師斯特勞斯的鍍金雕塑,維也納金色大廳裏每年元旦向全世界轉播新春音樂會的盛況,音樂會的交響樂團由世界著名的大師指揮:精典的《拉德斯基進行曲》通常伴與觀眾熱情而有節律的掌聲,而《藍色多瑙河圓舞曲》則向人們展示出春天的腳步已經來臨……這是金色大廳外景。

59.查理教堂

60.老城區街景,遠處的尖塔是斯蒂芬大教堂的南塔。作為維也納天主教總教區的主教堂,斯蒂芬大教堂曾是哈布斯堡王朝最重要的儀式場所,見證了帝國的許多重大事件,1916年奧皇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國葬在此舉行。1919年被廢黜的奧匈帝國的末代皇太子奧托的葬禮2011年7月也是在這裏舉行的。七十餘位哈布斯堡皇族成員的心髒保存於此。

61.夜幕下的斯蒂芬大教堂

62.這年頭出門在外遊蕩常遇到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情況:在東京還能瞥一眼的富士山,到山腳下時便化作了一片雲;氣喘籲籲地離開雲霧繚繞的大本營,珠峰便羞答答地露臉了……這次自駕在奧地利的鄉村間,目的地就是尋覓我在大學時期的另一個夢想:風景旖麗的寧靜小鎮 - 哈爾施塔特 Hallstatt。當年簡陋的大學宿舍裏,床頭兩幅風景畫曾是我當年最大的精神食糧和對外部世界美好的夢想:一幅是以悉尼歌劇院為背景的藍色海灣,另一幅就是這山穀中的世外桃源。憧憬的藍色海灣十五年前便圓了夢,今天則希望不要錯過這夢中的小鎮。

63.當我們臨近小鎮的時候,一路上淅瀝瀝的小雨便化著了傾盆大雨,秀麗的湖光山色則變成茫然一片,著實令人失望!既然來了我好歹也要到鎮上的尖頂教堂去一轉,你說對不?但如此大的雨,我從山上的停車場要走到鎮上的教堂,全身淋成落湯雞是難免的!猶豫之下,無奈將車直接開進鎮裏 - 由於我們不在鎮上的旅館住宿,按規定是不能開車進入的。麵對著不善解人意的老天,大老遠趕來的我也就失去了耐性,索性一路開進去…人家有辦法治我這種無賴:沒有過關的通行卡!眼看著就要掛在門口了,一對老年夫婦好心地將他們的通行卡借給我們刷,我們順利地將車輛停在鎮上,打著傘便踏入了我夢寐以往之地……

64.雨依舊在下,山穀小鎮呈現著一派灰暗色,與我夢中那溫馨秀麗的湖光山色著實有些差距。我們走進石砌的尖頂教堂,平時不愛燒香的我對著教堂裏的聖像劃了個十字:主啊!你要是靈的話,先讓這煩人的雨停一下?

65.在教堂裏呆了不到十分鍾我們就出門了,急著趕路呢!這時我驚奇地發現老天果然網開一麵,雨停了!

66.在我夢中的小鎮,雖然我們無緣秀麗如畫的湖光山色,但是卻體味到了在上帝眷顧下溫暖的世間,這不也很超值嗎?

67.離開哈爾施塔特,我們一路駛向薩爾茨堡,入城時分正值下班高峰,車流如織,雖然有GPS引路,我們還是有點摸不著北,無奈厚著臉皮下車問路。聽說要去城裏山下隧洞停車場,一位熱心的下班職員讓我們一路跟著他的車,直接將我們引領到停車場門口…在薩爾茨堡又一次感受到奧地利人的熱情!

68.“薩爾茨堡”直譯過來就是“鹽城”,當然比我們蘇北那鹽城要富沃得多,這裏不是鹽堿地,而是山清水秀,古時更是盛產岩鹽,這在中世紀時期可是一重大的生財之源,加上毗鄰巴伐利亞王國,當年也是各方勢力垂涎之地。薩爾茨堡現在是奧地利第四大城市,但城市不大,景點主要集中在老城區。作為聯合國曆史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老城區不但是該城的精華所在,也是今天奧地利除了維也納之外最重要的曆史文化重鎮。這是從薩爾茨河眺望老城及薩爾茨堡要塞。

69.乳白色的米拉貝宮並非皇家的宮厥,而是當年薩爾茨堡地區大主教“金屋藏嬌”之地,大主教敢為自己的情婦建造如此豪華的宅邸,你說是愛的勇氣還是囂張跋扈?

70.米拉貝宮內精致的花園,借助了遠景的教堂和高堡,使三者合諧地融合在一起。

71.根據一個薩爾茨堡修女在二戰時期的真實經曆而改編的好萊塢電影《音樂之聲》是1965年在薩爾茨堡及其附近的山區拍攝的,這部老少皆宜的好萊塢巨片加上裏麵經典的歌曲已成為世界電影史上的奇跡之一:《雪絨花》、《哆來咪》、《牧羊曲》可曾是多少當年蹲“英語角”的學子哼唱的啟蒙英文歌曲!米拉貝花園也是當時電影的取景地之一。

72.離開米拉貝宮,過了河穿過老城區林立的教堂一路上山,薩爾茨城堡便在腳下。始建於1077年(華夏北宋時期)的城堡,曾是中世紀歐洲最高大的城堡之一。這是站在城堡上俯瞰整個薩爾茨堡,近處是薩爾茨堡大教堂及鍾樓,遠處河邊的米拉貝宮,薩城周邊鬱鬱蔥蔥的山巒起伏也曆曆在目。

73.一代音樂天才莫紮特1756年1月27日在老城內的糧食胡同9號呱呱落地,薩爾茨堡也曾是他長期的居住地,之後他移居帝都維也納。在其35歲的短暫生命中竟譜寫了600餘部作品,包括交響曲、鋼琴曲、協奏曲及歌劇等等,不愧為古典音樂的傑出而高產的作曲家。

74.金色的夕陽餘暉為我們的奧地利遊劃上美好的句號,在老城造訪過莫紮特的出生地及晚餐後,我們又馬不停蹄地驅車直奔住宿地 - 德國巴伐利亞州林德霍夫周邊的小鎮。

謝謝觀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