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分光貨和花貨。花貨,是把自然界裏各種東東的造型裝飾設計成仿生形象的茶壺,所以也有人稱其為仿生壺。近代做花貨有名的大家是蔣蓉。提起蔣蓉的壺,滿腹傷心事,此處按下不表。
先看一把花花的花貨。
這把壺,藕節上站著個青蛙,基本上已經脫離了茶壺的樣子。壺身比較大,家裏最大的鍋也裝不下。無法開壺,也不想用它喝茶,擺在架子上當擺設挺好。
花貨裏比較多見的,是將壺把或壺嘴做成樹枝形狀。比如下麵兩把。
這一把提梁,落款顧惠君,網上查一下,是顧景舟的弟子。顧景舟的壺沒有,有一把他弟子的,也知足了。
接下來這把,壺嘴極短,壺名西施。西施壺據說是明萬曆年間紫砂壺名家徐友泉首創。
為什麽將這把西施壺放在花貨仿生壺裏?原來西施壺是此壺的簡稱,真正的壺名是西施乳,是一把貨真價實十足真金的仿生壺!現在知道本人為什麽把它歸到花貨了嗎?小道理還是有一點的。什麽?想歪了?想歪了就對啦。
想當年各路文人雅士正人君子看到此壺,心常思之,手欲玩之。無奈壺名不雅,怕有損自己的名聲。於是,有心思敏捷者將乳字從壺名中去掉,更其名曰西施。眾人皆大歡喜,可以名正言順地將西施壺拿來修身養性。隻是,大家骨子裏是什麽念頭,各人心中有數,也就不必多言。
唉,說到這些就話多,hold不住。各位見諒。
擺正心態,看最後這把竹簍壺。
竹簍壺在宜興很常見,可我至今不知道這一枝一枝的樹條是怎麽做出來的。看到它,剛才被西施娘娘擾亂的心情,又可以平和了。
個人覺得,用西施壺喝過茶,再用竹簍壺喝上一杯,會有王維悠然見南山的體會。諸位有機會不妨一試。
所謂紫砂竹編,就是利用宜興特有的紫砂泥料——段泥、紫泥製作成型,把竹編形體“移植”到紫砂壺、紫砂花瓶和 其他紫砂工藝品上來。形體外形經手工雕刻成“竹絲”,通過多道工序,使形體上的篾信縱橫穿梭,凹凸有致,從而形成逼真的蟹簍紫砂壺及其他紫砂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