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217)
2007 (225)
2008 (142)
2010 (96)
2011 (174)
2013 (239)
2014 (120)
2017 (1)
2023 (348)
基督教有三位一體“Trinity”教義,說聖靈,天父和耶穌是一個實體的不同顯現。這個教義是經過上千年演化而來。這個教義的關鍵,在於耶穌的神聖性由何而來。今天基督教以三位一體作為核心教義之一,認為耶穌就是上帝,就是聖靈。而在康士坦丁把基督教定義為羅馬國教以前,基督教各個教派並不是統一的,甚至可以說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麵。
猶太基督教認為耶穌的神聖性和《舊約》中所有先知一樣,他們有智慧,有宗教情懷,但他們不是上帝。上帝肉身現世不是猶太教傳統,而是羅馬傳統。羅馬文化傳承了古埃及和古希臘文化。古埃及法老就是神,就是肉身神。羅馬皇帝都以神的兒子自居,賦予羅馬皇帝以神聖性。耶穌是以色列王,賦予耶穌上帝的神性就是羅馬文化傳統。
阿略教派基督教(Arianism)認為耶穌就是上帝的兒子,耶穌是耶穌,上帝是上帝,兩者是可區分的實體。阿略教派興起於公元三世紀,起源於埃及的亞曆山大港,教徒甚重,影響甚廣。公元325年第一屆普世教會理事會以250票對68票通過了尼西亞綱領,把阿略教派定為異端。有史學家認為康斯坦丁大帝信奉的就是阿略教派。 公元337年康斯坦丁去世,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繼位。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推翻尼西亞綱領,為阿略教派平反,並大力推行阿略教義,公元357年把阿略教派定位羅馬官方基督教。公元380年11月狄奧多西一世驅逐了阿略教派主教,重新確認尼西亞綱領,再次視阿略教派為異端,但哥特人還繼續奉行阿略教派。今天歐洲著名的教堂很多是哥特式教堂。直到公元八世紀哥特人才完全摒棄阿略教皈依尼西亞綱領。1517年新教改革,阿略教重新浮出水麵。宗教改革迸發出的各種新教中,凡是不認可三位一體教義的教派都被貼上阿略教的標簽。英國輝格黨是加拿大自由黨的前身。1683年輝格黨領袖沙夫茨伯裏伯爵臨終前坦白自己是阿略教徒。十八世紀英國基督教主流是阿略教義的各教派。今天依然有教會信奉阿略教義,不信三位一體,如上帝一位教會(Unitarianism)和耶和華見證教會等。
基督教根植於希臘文化,而非猶太人文化。基督教徒主流構成不是猶太人,而基督教誕生之時在羅馬統治之下,羅馬統治的中東主流文化是希臘文化。希臘文化以形式邏輯著稱。阿略教派就是形式邏輯的典範之一。形式邏輯著名的定律是同一律,A就是A, 不能A是A還是B。即一個人不能自己是自己的兒子,自己是自己的父親。
三位一體最初的胚芽來自於公元二世紀到三世紀的羅格斯教派。羅格斯(Logos)就是邏輯推理、訴諸邏輯、訴諸理性的意思。羅格斯成為了斯多葛學派的崇拜,成為斯多葛學派的宇宙觀。在斯多葛學派哲學中,羅格斯是宇宙,是理性,是規律,也是上帝。即上帝與宇宙是同一的。希臘語中,羅格斯也是文字(Word)。《約翰福音》第一句說:宇宙之初就有羅格斯(Word),羅格斯與上帝同在,羅格斯就是上帝。如公元二世紀上半葉的查士丁教士(Justin Martyr,公元 100-165),為基督教一神教辯護,要說服希臘文化中的人信一神教,他就引用了斯多葛學派的宇宙觀。他把基督教的上帝和斯多葛哲學的上帝等同起來了。這樣,希臘文化的羅馬人就能夠接受基督教了。當然,斯多葛哲學的上帝不會發怒,不會用洪水懲罰人類,斯多葛哲學的上帝就是自然規律,和中國的“道”的概念比較接近。把羅格斯等同亞伯拉罕的上帝,是文化衝突的妥協,也是一中文化融合,猶太人文化與希臘文化的融合。
《約翰福音》第一章第14句說,羅格斯(Word)有了肉體,生活在我們中間。基督教羅格斯教派認為,耶穌就是上帝,就是宇宙,就是羅格斯。這和羅馬傳承的古埃及文化一樣,埃及法老就是神,耶穌就是神。德爾圖良(Tertullian,公元155-220)發展了羅格斯教義,提出格位說,不同曆史是不同的各位:耶穌前是天父時代,耶穌世代就是聖子時代,耶穌後就是聖靈時代。這就是三位一體的雛形。這時候,三個格位不違背形式邏輯的同一律。因為天父,聖子和聖靈出現在不同時代,沒有同時既是天父也是聖子的矛盾。
公元2-3世紀基督教派中,羅格斯教義為主流教義,幾乎有一半的基督徒都是羅格斯派。其次是等級從屬教義(Subordinationism),勢力也很強。從屬教義認為天父是本質的,原本的,聖子是從屬的,派生的。還有一些教派是模態教義,認為上帝就是一個,隻不過它有時以變成聖子,有時變成聖靈,是一體三態。以今天教義而言,這些都是異端。但官方基督教或者正統基督教正是從這些異端演化而來。
公元四世紀,主要有兩大教義,一派就是阿略教派,認為上帝才是永恒的,聖子並非永恒。另一派就是尼西亞綱領派,認為天父和聖子是同一的。 兩派通過爭論,都采用了聖靈的概念來維係天父與聖子的關係。福音書中著名的故事是施洗約翰為耶穌洗禮時,聖靈從天而降進入了耶穌體內。以該故事論,就是天父用聖靈加持了耶穌,耶穌在30歲之前並沒有神性,耶穌受洗後才有了神性。
公元381年,普世教會理事會通過了君士但丁堡信條,確認聖靈從上帝那裏來,崇拜天父和聖子時也同時崇拜了聖靈。三位一體的表述就是一個本質(Essense)三個人格(persons)。聖靈源於上帝經由聖子而對人間產生作用。
公元十一世紀,有一派把君士但丁堡信條中,“聖靈源於天父”這句話中加了“和聖子”一個詞,改為“聖靈源於天父和聖子”,史稱Filioque條文。Filioque是拉丁文“和兒子”的意思。由於這個爭議,基督教分裂為羅馬天主教和東正教。羅馬天主教信條中沒有Flioque一詞,東正教信條有Filioque一詞。
今天大多數基督教教會都采用三位一體教義,但對天父,聖子和聖靈之間的關係,還是各派各說,莫衷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