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喊捉賊話美國》之三
謬誤3:美國的外交以夥伴關係和尊重彼此利益為基礎,中國則對別國實施脅迫外交,肆意進行打擊報複。我們的任務是,證明所有國家在不受脅迫的情況下自由規劃自己的道路。
事實真相:美國是脅迫外交的發明者和集大成者。多年來,美國通過經濟封鎖、單邊製裁等手段,向世界演繹了一個個脅迫外交的教科書式案例。
◆1971年,美國學者亞曆山大·喬治最早提出“脅迫外交”概念,用來概括當時美國對老撾、古巴、越南的政策。美國政府將1994年迫使海地軍政府下台稱為“脅迫外交的範例”,在2003年把303億美元軍費的用途明確列為“開展脅迫外交”。
美國政府以懲罰阿富汗塔利班為由,凍結阿富汗中央銀行70億美元在美資產,將阿富汗人民的“救命錢”據為己有,導致阿富汗人道主義形勢不斷惡化。阿富汗塔利班駐多哈政治辦事處發言人穆罕默德·納伊姆表示,美方行徑表明其“在人性和道德上已墮落到最低程度”。
為了逼迫尼泊爾議會批準尼美“千年挑戰計劃(MCC)”協議,美國公然下達“最後通牒”,稱如尼議會不按時通過有關協議,將重新審視美尼外交關係。
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司法部成立一個“盜賊緝捕行動特別小組”,尋找俄羅斯公民在美、歐的遊艇、公寓、私人飛機和巨額存款,進行凍結並沒收,充分說明美所謂“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隻是一句謊言。美國逼迫各國選邊站隊,向各國施壓,要求加入對俄製裁,否則就要“付出代價”。
中國和所羅門群島簽署雙邊安全合作框架協議以來,美方安排國家安全委員會高官訪所,竭力阻撓中所正當合作。《所羅門星報》評論表示,美國自從二戰之後就徹底遺忘了所羅門群島,現在它終於想起來了,卻是要逼著所羅門群島放棄同中國簽署協議。
2022年5月,在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高級別視頻會議舉行前夕,美國向多家聯合國發展機構施壓,阻撓有關人員與會,威脅“縮減供資”。
◆美國上屆政府推出的“清潔網絡”計劃將脅迫外交演繹得淋漓盡致。該計劃以維護美國國家安全和公民隱私為借口,明確要求從電信運營商、手機應用商店、手機應用程序、雲服務、海底光纜5個方麵把華為、百度、阿裏巴巴等中國企業完全清除出去。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等美國政客多方遊說、脅迫其他國家和地區加入所謂“清潔網絡聯盟”。美國高級官員甚至恐嚇塞浦路斯等國家,要求這些國家不準與中國5G供應商合作,否則後果很嚴重。英國前商務大臣凱布爾表示,英國政府禁止華為5G設備和服務的決定“與國家安全無關”,而是迫於美國壓力,是因為“美國告訴我們應該這麽做”。
◆美國對盟友搞脅迫也毫不手軟。出於地緣政治和能源利益考量,美國從2019年12月起對“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實施製裁。俄烏衝突爆發後,即便德國已宣布暫停該項目認證程序,美國仍對相關公司及人員實施了新的製裁。
◆美國學者指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的對外政策一直基於一個簡單的觀念——“你要麽與我們為伍,要麽與我們為敵。美國應該引領,盟國則應該追隨,而反對美國至尊地位的國家將會遭殃”。這充分暴露了美國脅迫外交的本質。
◆中國從不搞脅迫外交,也堅決反對其他國家搞脅迫外交。中國不以武力威脅別國,不拚湊軍事同盟,不輸出意識形態,不跑到別人門口挑事,不將手伸進別人家裏,不主動挑起貿易戰,不無端打壓他國企業。但對於損害中方主權、安全和發展權益的行為,中國有權作出必要正當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