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隊

一介教書匠,酷愛自家鄉;寓居多倫多,桑梓永難忘。
個人資料
正文

佛教知識(8)從石窟中看佛教 (附視頻)

(2017-12-24 10:28:01) 下一個

           

8.從石窟中看佛教

 

  佛教在我國傳播的硬件形式,除下修建寺院之外,要數開鑿石窟了。

 

因石窟屬雕塑的範疇,所以我們應該簡單了解我國的雕塑發展史。

 

佛教傳入前,中國已具有高度的雕塑藝術佛教在國的發展,推動了我國雕塑風格的演變佛教的傳入與中國本土文化讓雕塑藝術開拓了更深廣的內涵,極大地豐富了的雕塑寶庫。

 

佛教剛進入我國的時候,佛雕僅以造像為主。南北朝之後,佛教逐漸深入外來風格衝擊傳統雕塑,讓佛雕很快豐富完備起來而西域粗獷guǎng 野豪放的藝術作風傳入,讓中華藝術和西域藝術融為一體,集建築、雕塑、壁畫三種藝術為一體的佛雕形式從此蓬勃發展,在唐朝前後形成高峰。

 

當然,造像畢竟是佛雕的一條主線。北魏末年,一方麵因為當時推行漢化,另一方麵則因為佛教已經逐漸與人民生活相結合,所以這時的雕塑作品已經初具中國特色,走向秀骨清俊的造像特色。在當時的佛雕中經常出現的睿智的微笑,暗含著對恐怖現實的蔑視,對人生榮辱的淡忘和超脫世俗之後的瀟灑與輕鬆。 

 

西魏、北周造像的溫婉和淳厚,沉醉於對現實生活的追求和對佛國世界的向往。

 

   到了隋唐時期,是藝術最燦爛輝煌的時代,中國傳統外來文化的有機融和,使得這時的雕塑作品豐滿細膩多采多姿,美輪美奐,人物造型頎長勻稱,敦厚典雅,飽涵了豐富的民族感情。
 

到了唐朝,完全呈現中國風格。由於則天武後大力提倡佛教,刺激佛雕直至高峰,所以許多空前絕後的雕塑作品,大多都在這個時代出現唐玄宗李隆基時期,是中國佛教造像的另一個黃金時代,此時造像充滿生命活力,雕塑藝術達到前所未有的成熟與完美,充分體現出雄健奔放的時代氣息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和審美取向。 

 

中國曆史上著名的大雕塑家楊惠之,就生逢唐玄宗李隆基時期,羅漢群像千手千眼菩薩等都有他首開其端世稱“道子畫,惠子塑,奪得僧繇yáo神筆路”。

 

唐朝雕塑家楊惠之,是我國曆史上為數不多的也是名垂史冊的雕塑家之一。他之所以被世人推崇,首先還是因為他兼長繪畫。楊惠之與吳道子是同窗,張僧繇因吳道子畫名日盛,楊惠之便避而轉道,棄畫從塑。發明“壁塑”“世稱奇巧”,史載者絡繹不絕,作品遍布長安、洛陽及大江南北。楊惠之因此贏得了“塑聖”的稱號,其成就堪與“畫聖”吳道子媲美道子畫、惠子塑,奪得僧繇神筆路”千古流傳

 

隨後,石窟造像逐漸被泥塑、木雕所取代,隨朝代年輪每況愈下。雖然宋代造像衣紋寫實,麵貌莊重,但擋不住江河日下的頹勢,至清代益呈式微

 

  說起佛雕的發展,堪與“塑聖”楊惠之比肩的,恐怕要數東晉(317~420)的畫家戴逵了。戴逵堪稱佛像中國化雕塑的奠基人,名傳大江南北。

 

開始,戴逵作品中的佛像和菩薩都與國人似曾相識,信徒們有議論,自己也不舒服。因為中、印的審美不同,印度人認為很漂亮的佛像,中國人可能看不上眼——畢竟當時的觀音菩薩還留有胡須呢。為什麽不能讓佛更莊嚴,讓菩薩更慈悲呢?辦法終於讓戴逵想出來了——他把佛像擺放在寺院的大殿裏,自己躲在旁邊的帷帳中,偷偷傾聽信徒們的議論。根據大家的褒貶,再一點點修改。就這樣連續三年,佛像在他的手中一點點地舊貌更新脫胎換骨,直到拜佛者讚不絕口,再沒有人說出美醜之類的話為止。戴逵因此成為中國式佛像的首創者,並且影響到其子戴yóng)子承父業 

 

石窟在中國的誕生,目的弘揚傳播佛教教義,其藝術風格也因此而獨具風采。中國漢傳佛教石窟,對佛法的保存與傳播,有著巨大的貢獻,是人類文明寶庫中瑰寶

 

雕塑展現佛教內涵的同時,佛教擴大了雕塑的領域,兩者相得益彰,為人類宗教、曆史、文化、教育等留下燦爛的一頁。在佛雕作品,人們欣賞藝術美的同時激發在的宗教情操,長養善根,佛教也因此綿延弘傳。

 

中國雕塑最重要的部份是石窟藝術,許多巧奪天工空前絕後的雕塑大作都在石窟中顯現 

   

我國以佛教文化為特色的石窟遍布大江南北,若從規模和景觀角度研究,應該集中於我國的四大石窟:1)甘肅敦煌莫高窟;2)山西大同雲岡石窟;3)河南洛陽龍門石窟;4)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

 

1)甘肅敦煌莫高窟 

 

  前秦苻()堅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門(即佛教徒)(姓)尊者行至甘肅敦煌一處獨特的沙漠腹地見陽光下的石英沙粒因狂風的吹動而上下旋轉,金光萬道,嗡嗡有聲,狀有千佛,於是萌發開鑿之心。隨後,由於這裏是絲綢之路的交匯點,以及獨特的防沙、世俗隔離等等優越的地理位置而建不斷,遂成佛門聖地——莫高窟

 

 

                            

 

 

     莫高窟分上下五層現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壁畫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另外,17珍藏了414世紀的文物56萬件,因之還形成了與徽州學、藏學齊名的三大區域性文化之一——敦煌學     

                      

        敦煌的雕塑一般都在洞窟的正中,以釋迦牟尼為中心,用周圍的壁畫來陪襯和烘托。瞻仰至此,站在高大的佛像麵前,人感覺很渺小,幻想的佛形象反襯的更加高大熱烈激蕩的壁畫故事以及強烈的藝術形式所陪襯烘托的恰恰是異常冷靜的釋迦牟尼;人處在四周通透的壁畫現實中,有意無意地寄希望於藐視一切巍然不動端莊肅穆的釋迦牟尼一股無形的藝術力量因此而彌漫升騰

 

 另外,莫高窟中最驚世駭俗的要數112窟中伎樂天的反彈琵琶壁畫了:豐腴飽滿伎樂天神態悠閑雍容落落大方,手持琵琶上身半裸翩翩翻飛,天衣裙裾如遊龍驚鳳,搖曳生姿,項飾臂釧chuàn)隨飛動叮當作響,別饒清韻。她興起之時,舉足頓地,出胯旋身亮出了“反彈琵琶”的絕技,令整個天國為之驚羨,宇宙時空因此凝固,成就了大唐曆史文化永恒的符號。 

 

 莫高窟中的壁畫絢麗多彩,30多米高的巨大雕塑,十幾厘米的袖珍石刻,共有2415尊雕塑。若把這些歎為觀止的石刻連接起來,能有五、六十華裏之長。所以,瞻仰敦煌石窟的遊客眾口一詞:這裏不光是佛教雕塑藝術的寶庫,也是一部中國佛教雕塑藝術史。

 

 (2)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我國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裏處的武周山南麓,這裏是北魏政權遷都平城(今大同)的交通要塞,又是軍隊出征或凱旋的祈福神山,還是風景秀麗的修行之地。因為佛教在北魏具有強烈的國家政治色彩,鮮卑政權敷導民俗、統一思想的工具,所以北魏開佛教自兩漢傳入中國的曆史先河,首次由皇家主持營造始終(公元453~525年)。

 

 

                   

 

  

 石窟依山而鑿,東西綿亙約1公裏,氣勢恢弘,內容豐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最大者達17米,最小者僅幾厘米。窟中菩薩、力士、飛天形象生動活潑,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細膩,上承秦漢現實主義藝術的精華,下開隋唐浪漫主義色彩之先河,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石雕藝術寶庫2001因此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雲岡石窟的造像氣勢宏偉,內容豐富多彩。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礴,具有渾厚、純樸的西域情調。中期石窟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於世,顯示出複雜多變、富麗堂皇的北魏時期藝術風格。晚期窟室規模雖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適中,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雕刻,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和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

 

 雲岡石窟的藝術代表是20窟的釋迦露天坐像。該坐像13.7米,雖是露天座置,但因石質堅硬保存完好。他兩肩寬厚,麵形豐圓,薄唇高鼻,神情肅穆。全身比例適稱,造型簡練概括,其寬闊的身軀給人以穩健之感他微微前傾的身軀和棱角分明的嘴角,仿佛在向眾生宣講著佛教真言;他那細細的彎眉和微啟的雙目,明顯感悟到佛家慈祥為懷的氣度。 

 

 雲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曆史軌跡,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尤其是表現在中國宮殿建築式樣的雕刻,和中國式佛像龕和窟室的布局和裝飾風格。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在雲岡石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融會貫通,由此而形成的雲岡模式成為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轉折點。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中的北魏時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雲岡石窟的影響。

 

 (3)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龍門是洛陽東南郊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這裏兩座青山東西對峙,伊水中間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是洛陽周圍的的第一景觀。唐詩人白居易曾說過:洛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

 

曆史上之所以在龍門開鑿石窟,與這裏優美的曆史傳說有關:

 

一個是伊闕乃大禹治水之功績,裏開鑿石窟能增加大禹紀念的份量。相傳大禹繼承其父遺誌,治理洪水。他率人民疏九河、鑿百川,終使洪水歸流大海,人民安居樂業。伊闕就是這時開鑿的。史書曾有這樣的記載:“禹穴之時,以銅為兵,以鑿伊闕,通龍門。”“昔大禹治水,山陵當路者毀之,故鑿龍門,辟伊闕。”

 

“鯉魚跳龍門”的神話在這裏也流傳甚廣:相傳,禹辟伊闕以後,水流湍急,遊息於孟津黃河中的鯉魚,順著伊洛之水逆行而上,當遊到伊闕時,波浪滔天,紛紛跳躍,意欲翻過。跳過者為龍,跳不過者額頭上便留下一道黑疤大概緣於此,公元7世紀初,隋煬帝楊廣將伊闕改稱為“龍門”。詩仙李白在《贈崔侍卿》中這樣寫:“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聞名中外的龍門石窟中有石刻佛像十四萬餘尊,工程浩大,技巧之精湛,曾影響日本。盧舍那大佛的莊嚴溫和及睿智的性格最為特出,是龍門石窟中最大,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後,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曆史。後來,曆經東西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密布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1000多米,現存石窟1300多個,佛洞、佛龕2345個,佛塔50多座,佛像10萬多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另有曆代造像題記和碑刻3600多品,體現出了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高超的藝術造詣。其中以賓陽中洞、奉先寺和古陽洞最具有代表性。

 

 魏窟——古陽洞和賓陽洞在龍門石窟中最具代表性,是北魏政權曆時50多年,耗費人工80萬以上開鑿的。因同為北魏政權開鑿,故其風格既與雲岡石窟一脈相承,又表現出大膽地創新和發展,大佛姿態也由原先的雄健可畏而轉變為麵含微笑溫和可親了

 

 唐窟——因為武則天長居洛陽,推崇佛事,故龍門石窟中唐代開鑿的石窟占總數的60%以上,並且武則天時期開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數

 

 龍門石窟中最大、最具代表性奉先寺由武則天曆時三年完成,有史記載武後出脂粉錢二萬貫以示資助奉先寺共有九軀大像,整體造型豐滿,儀表堂皇,衣紋流暢體現了唐代的審美觀。中間主佛為盧舍那,光明遍照之意,為釋迦牟尼的報身佛。這座佛像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達1.9米,佛像麵部豐滿圓潤,頭頂為波狀形的發紋,雙眉彎如新月,附著一雙秀目,微微凝視著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比蒙娜麗莎的迷人微笑有過之而無不及。雙耳長且略向下垂,下頦圓而略向前突。圓融和諧,安詳自在,身著通肩式袈裟,衣紋簡樸無華,一圈圈同心圓式的衣紋,把頭像烘托的異常鮮明而聖潔。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女,令人敬而不懼。行家評論說這尊佛像塑造,把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感情、開闊的胸懷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具有高超的藝術感染力,多人因此聯係到則天武後的廬山真麵目。

 

 

    

 

 

 “精舍繞層阿,千龕鄰峭壁”,“萬穴列岩壁,三龕獨雄誇”,“誰窮造化力,空向兩岸看”。它們與龍門山水相映生輝,成為洛陽最富盛名的風水寶地和城市名片。

 

                   

 

 

 (4)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

 

    在甘肅省天水市東南方50公裏處,有一座秦嶺小隴山的奇峰,海拔1742米,相對高度142米, 因山形奇特,突兀而起,酷似農家麥垛,因此人們稱之為麥積山 麥積山上開鑿的石窟中國佛教四大石窟之一 山頂有塔,山下有寺,峰身遍布龕窟和摩崖石刻,保存自北魏、隋、唐、五代至宋以來一千尊以上的大佛像。杜甫有詩讚曰:野寺殘僧少,山圓細路高。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亂石通人過,懸崖置屋牢,上方重閣晚,百裏見秋毫。

 

 

               

 

 

              

 

 

 麥積山石窟建自十六國後秦時代(公元384,後來經過十多個朝代的不斷開鑿、重修,遂成為中國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屬世界遺產名錄之一。現存洞窟194個,其中有從4世紀到19世紀以來的曆代泥塑、石雕7200餘件,壁畫1300多平方米。麥積山石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洞窟所處位置極其驚險,大都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間全靠架設在崖麵上的淩空棧道通達。遊人攀登上這些蜿蜒曲折的淩空棧道,不禁心驚肉跳。古人曾稱讚這些工程:峭壁之間,鐫石成佛,萬龕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近群眾中還流傳著砍完南山柴,修起麥積崖先有萬丈柴,後有麥積崖的諺語。可見當時開鑿洞窟,修建棧道工程之艱巨、宏大。 

 

   麥積山的塑像有兩大明顯的特點:強烈的民族意識和世俗化的趨向。除早期作品外,從北魏塑像開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視的體態,都有和藹可親的麵容,雖是天堂的神,卻象世俗的人,成為人們美好願望的化身。從塑像的體形和服飾看,也逐漸在擺脫外來藝術的影響,體現出漢民族的特點來。

 

麥積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別具一格的“崖閣”。在東崖泥塑大佛頭上15米高處的七佛閣,是中國典型的漢式崖閣建築,建在離地麵50米以上的峭壁上,開鑿於公元6世紀中葉。麥積山石窟以泥塑為主,一定數量的石雕和壁畫點綴其中

 

麥積山石窟中點睛之作表現在:

 

龕外右側塑一天王像,身穿鎧甲,兩眼圓睜,神情威嚴,腳采一臥的小牛犢背上,臥牛昂首屈膝,掙紮欲起,姿態極其生動。這就是《玉堂閑話》中所謂的“金蹄銀角兒”。該窟因此也稱“牛兒堂”。民間關於小牛的傳說也十分動人。相傳,牛兒堂的這尊天王,本該站在他腳下的蓮台上。但在窟廊上靜臥的小牛犢是一頭神牛,它力大無比,要是吼叫一聲,就會天崩地裂,山體倒塌,為眾生來無窮的災難。牛犢的潛在本性,引起天王的注意與提防。一天,天王發現牛犢伸長脖子,抖動四啼要聳起身來活動一番。天王生怕牛犢的這一舉動會給眾生降下大禍,為保住山體便縱身一躍,雙腳穩穩踏在牛背之上,牛犢幾番掙紮未能躍起,免災去難,有驚無險。直到今天,天王還踏著這頭神牛,似乎還不忘保護人們的安全。美麗的傳說,反映人們對安寧、和平、幸福生活的希望與祈求。 

 

  麥積山造像可窺見當時藝匠們突破佛教的清規戒律,以現實生活中的人物為主要素材,加以藝術的誇張、想象、概括、提煉而創作出來的具有濃鬱生活氣息的場麵:菩薩與弟子緊緊相依,麵帶笑意,雙手合掌於胸前,作拍手狀,似在竊竊私語,會心交談,猶如現實生活中一對親姐弟一般,充滿著青春活力與動人的情感,使人感自然與親切。童男童女雖虔誠侍佛,但麵部表情卻是真誠愉悅的、童稚般的、有別於苦行僧的。所以,受當時社會環境影響的麥積山塑像,表現了深層次的人性與人情,讓人感覺到了佛國世界的可親可愛。 

 

  麥積山石窟被稱有龕皆是佛、無壁不飛天。這裏的飛天,有泥塑、雕刻、繪畫以及薄肉塑四種形式多彩多姿更具特色。這裏的飛天是中外文化共同孕育的藝術結晶,是西方雕塑以及印度天人和中國道教神仙融合而成的中國的飛天。這裏的飛天少女沒有翅膀,沒有羽毛,借助雲彩不依靠雲彩,隻憑借飄曳的衣裙、飛舞的彩帶,勾勒出淩空翱翔的美麗少女,堪稱中國古代藝術家最具天才的傑作。

 

 

五代時當地詩人王仁裕這樣有感而發:“躡niè 輕步行走的樣子盡懸崖萬仞梯,等閑身與白雲齊;簷前下視群山小,堂上平分落日低;絕頂路危人少到,古岩鬆健鶴頻棲;天邊為要留名姓,拂石殷勤手自題。”

 

修建佛教石窟的意義佛教石窟藝術汲取了漢文化豐富的精華,在中國的大地上紮下了深厚的根基。千萬座大小不同,風格各異的石窟,輝耀著佛教文化的瑰麗光芒其豐富的內涵、高度的藝術成就、悠久的曆史、宏大的氣勢、優雅的造型、獨特的審美,舉世矚目

 

雕塑的美,不僅在於驚歎它的鬼斧神工或是藝術價值而已,一尊尊佛像、菩薩、羅漢、天人,乃至一幅幅經文浮雕,千餘年來,在滾滾流轉的世事中,以無聲說法;作品透出的沉澱莊嚴,蘊含無限諸佛菩薩的悲心願力,無形中讓每個瞻仰、欣賞的人升華人格,淨化心靈。

 

佛教的雕塑作品展現出諸佛菩薩的莊嚴聖潔,留下當代佛教信仰的虔誠恭敬,具有宗教淑世教化的功能,更保留了人類的智慧、文化及藝術上的成就。尤其是佛教雕塑家的藝術創作,涵蓋了對佛法的體證與宗教情操的投入。於外,表達生活中的真、善、美;於內,是人格的超越與莊嚴,使雕塑藝術也成為弘傳佛法的另一種方便。

 

        各地曆代的佛教石窟,雖然朝代不同,地方有異,還因其曆史背景和地理環境等等差別引起藝術風格存在明顯的不同,然而,千百年來,始終不變的,是修建這些石窟的善男信女對佛法真摯深厚的禮敬信仰之情。佛教信徒懷著對佛法的衷心敬慕和虔誠,懷著佛法事業弘傳千秋的理想和對幸福美好人生的願望,開鑿修建了一座座石窟,雕塑了一尊尊精美的佛菩薩聖像建造自己所真誠傾慕和敬仰的莊嚴世界。因此,作為佛教聖地和佛菩薩聖殿的石窟,其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便是其莊嚴肅穆、清淨神聖、慈悲祥和的品格。當人們置身於佛教石窟特定的藝術氛圍中,難免不為那佛國聖眾慈悲安詳、儀態萬千的雍容神韻所傾倒,難免不為那飄逸飛動的線條韻律和絢麗紛繁的色彩所感染,很容易升起一種仰慕崇拜清淨佛門的心理佛法的慈悲和智慧,也給信眾們在人世滄桑中受創傷的心靈以溫馨的撫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