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77)
2021 (100)
(7)媒體失語
公元1942年10月,嚴冬即將降臨。
麵對災民死亡率的急劇上升,河南賑災會推選楊一峰等代表赴重慶,疾首呼號國民黨中央免除災區的糧賦配額,蔣介石拒不接見。
豫籍國民參政員郭仲隗(wěi高峻)在重慶召開的國民參政會上,談到家鄉的災情時涕淚四流,但仍得不到積極的回應。
事實上,不是蔣介石對災情裝聾作啞,而是出於對河南的戰事過於悲觀。當時的蔣介石,基本上把河南當做隨時放棄的一塊領土。因此,不讓糧食資敵的心理,使蔣介石一方麵在河南盡量搜刮,另一方麵又隨時準備在最後時刻把千瘡百孔的中原大地當做一塊燙手的山芋拋給日本人。
出於對災區的關注,重慶《大公報》派出了年輕記者張高峰親臨災區采訪。
從四川出發的青年人,經陝西到達河南,一路上觸目驚心。1943年1月17日寫就了自己的成名作《饑餓的河南》通訊稿寄回報社。
《大公報》主筆王芸生對稿件進行了修改,將題目改為《豫災實錄》後連續刊出。
次日,深知稿件分量的王芸生又添加了社評《看重慶,念中原》,文中這樣寫道:
“餓死的暴骨失肉,逃亡的扶老攜幼,妻離子散。擠人群,挨棍打,未必能夠得到賑災委員會的登記證。吃雜草的毒發而死,吃幹樹皮的忍不住剌喉絞腸之苦。把妻女馱運到遙遠的人肉市場,未必能夠換到幾鬥糧食。”振聾發聵。
當時的蔣介石養有讀報習慣,對於發行量最大、影響最廣的《大公報》更是如此。但看到該報刊發的災區報道後卻大發雷霆,批示《大公報》“危言聳聽,有礙抗戰”,並在當天以軍事委員會的名義勒令報紙停刊三天。
湯恩伯因此氣急敗壞,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張高峰逮捕,關押了半年,一直到1943年8月份才不得已釋放。
國民黨政府以此加大新聞審查力度,嚴密封鎖災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