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隊

一介教書匠,酷愛自家鄉;寓居多倫多,桑梓永難忘。
個人資料
正文

異域見聞(7)茅台酒趣聞

(2017-12-23 12:48:12) 下一個

 

茅台趣聞
 

   ( 近來看到一篇介紹國酒茅台的文章,大概是一個南韓的作者撰寫的,雖然有戲謔的成分,但視角刁鑽,不落俗套,故整理加工後拿來與朋友共享。)

 

今年初,某國際品牌價值研究報告披露,我國貴州茅台鎮釀造的名酒茅台在世界最昂貴奢飾品中排名第四,讓血統純正、心高氣傲的奔馳汽車和香奈兒自歎不如。


 

 

 

中國人稱茅台酒為白酒,這讓眾多見多識廣的老外百思不得其解。因為,西洋品酒詞匯中,白酒應該是白葡萄酒的簡稱。按他們的思路,茅台酒應該叫米酒,因為它是以高粱米蒸餾釀製的。不過,發源地人既然這樣稱呼,外人的糾結似乎杞人憂天。

 

中國的茅台酒已經有數百年的曆史,雖然“無色透明、醇香回甜”,但一直默默無聞。直到1915年,為了慶祝巴拿馬運河完工,美國政府在舊金山的三藩市舉行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特意邀請中國參加。袁世凱主政的中國政府當然十分高興,特意撥款30萬美元,指派國會議員陳琪組織了包括茶葉、紡織品、糖果、工藝品等10萬多種物品參展。由於“陳列雜亂、包裝粗製、亦無說明”等等原因,直到會展結束,中國展台前門可羅雀,琳琅的展品少人問津。或是憤怒,或是心不在焉,一位心灰意冷的參展商在收拾展品時失手將一瓶茅台酒跌落。“呯”的一聲,酒瓶落地開花,茅台酒液四處飛濺,空氣中頓時芳香四溢......周圍的參觀者先被聲響吸引,投來關注的目光;緊接著,濃鬱的酒香撲鼻而入,讓這些高鼻子、藍眼睛、大肚皮的洋人們不能自已,紛紛朝中國展台湧來。這是什麽味兒?醬油香?還是麻油香?這麽讓人陶醉!大家將嗅覺的功能發揮到極致,都想努力表達它,但誰都無能為力。尤其是灑落地上液體發出的如夢如幻的味道,實在非隻言片語可以描繪!於是,博覽會決定增發一枚金質獎章給中國貴州仁懷縣的榮和、成裕兩燒坊的茅台酒,雖然此舉對中國10萬多種的參展物品是滄海遺珠,但還是讓國酒破天荒地有了一枚國際金獎。

 
 
 
 

這當然有文章作者戲謔的成分,但“酒香不怕巷子深”從此有了佐證。

 

茅台酒57年後再次與曆史性事件結緣,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源於美國總統尼克鬆訪華事件。

 

據說,尼克鬆為表示誠意,曾事先苦練筷子功夫。但入席後,美國總統能使用傳統中國筷子的壯舉沒能夠轟動全場,而先聲奪人的是中國總理周恩來捧出的30年陳釀茅台酒。在豪華的人民大會堂宴會廳中,在眾多國際電視台、電台的鏡頭之下,兩個世界級強國的領袖,一人捧一個小小的玻璃杯,洋溢著中國貴州釀造的茅台酒。在濃鬱的酒香中,在隆重的場合裏,兩人推杯換盞、你來我往、觥籌交錯、一見如故。


 

 

 

 

喝到高興處,尼克鬆問周恩來:茅台酒的濃度這麽高,是否可以點燃?周恩來二話沒說,通過演示即席肯定了尼克鬆的想法。試想,兩個世界級大國的領導人,竟然在全世界媒體的聚焦中玩起了這種玩意兒,兩人的投機毋庸諱言,茅台酒功不可沒。

 

值得後續的是,在後來白宮的一次宴會中,尼克鬆曾公開誇耀自己帶回的茅台酒。他先小心翼翼地將酒倒在碟子裏,然後掏出打火機輕啟開關。突然,火焰騰空而起,陶瓷碟子驟然炸裂,餐桌上的白布聞聲冒煙,一場火災驟然發生。大家手忙腳亂,紛紛充當了消防員。火災沒有造成大的損失,否則總統很難解釋其中的原因。

 

時至今日,茅台酒的地位已經根深蒂固,它是我國官方國宴指定酒類,也是中國領事館官方禮品之唯一酒精飲料。不過,“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有人大代表在議案中公開提議,禁止在國宴中享用茅台酒。因為它是中國最昂貴的酒類,公款飲用,於情於理不合。真是樹大了就招風!

 

茅台酒價格飆升,衍生了另一個嚴重的問題:假酒盛行。造假者專收茅台酒用過的空瓶子,用老瓶裝假酒,以假亂真,令人防不勝防。緣於此,管理者隻能呼籲民眾:飲用茅台酒後要摔碎瓶子,讓美酒與瓶子同歸於盡。

 

想不到,百年前美國舊金山博覽會的摔瓶子點子,又被後代無奈拾起。這是國人道德滑坡的悲哀,還是對政府管理能力的諷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