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77)
2021 (100)
42. 永勝地震遺址
出麗江約100千米處通往永勝的打鷹山和芮官山之間,有一座遠看似山峰劈開,近看由曆史上特別強烈的地震造成的規模特大的地震陷落地貌景觀——地震天坑。這個天坑形似馬蹄,坑口長約2千米,寬約1千米,入地麵先是深200餘米的坑,再下是一個狹窄的深約300米的穀。兩平方千米的麵積,500餘米的深度,足以和國內廣西、重慶的溶蝕天坑並論,與美國、澳大利亞的隕石天坑媲美。
位於永勝縣城西北3千米處的這一地震天坑,當地民間因其懸崖顏色不同而稱為紅石崖和青石崖。根據世界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的板塊學理論,你站在紅石崖那堅硬的岩石上,如果向東邁出一步,就踏上了歐亞大陸板塊;如果向西邁出一步,就踏上了印度大陸板塊。真可謂兩步兩重天。在漫長而悠久的滄桑巨變中,兩大陸塊在整合過程中激烈碰撞,造就了天坑、峽穀、盆地、湖泊、山川、河流,形成了歎為觀止的自然景觀。這片熱土,不僅演繹著自然的美麗,而且蘊藏著厚重的中原文化和邊屯文化。
站在國家級的紅石崖地震遺址的龍門大橋上,一道深深的裂穀赫然橫亙在眼前:幽深的峽穀中流淌著清澈的山泉,陡峭的崖壁上點綴著燦爛的鮮花;兩岸崖壁互不相讓,北側是紅崖,南側為青壁。兩崖之顛都有一振翅欲飛的鴿子狀孤石,隻不過青石鴿子昂頭向北,紅石鴿子展翅往南,在藍天白雲下勞“鴿”分飛卻又相守相望。天坑內,底部壯觀的滾石、墜石、垮石、中部打鷹山的石芽、芮官山頂的圓丘、裂縫頂上優美的石橋,以及飛瀑、暗洞,至今封存著珍貴的曆史文化,展現著誘人的旅遊風光。
據史料記載,公元1515年6月17日,當時的北勝州(今日的永勝縣)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大地震。在那藍光閃過之際,山崩地裂,房毀城陷,一片狼籍。從上世紀中外地震學家的考察中得知,16世紀的大地震,永勝地區曾發生過多次。無怪乎當地老百姓在今日的土地上勞作,隨處一刨就可見當年地震深埋的舊城瓦礫。永勝這個強震多發區,幾百年、上千年甚至幾萬年的地殼裂變,有著重要的保存、保護、觀賞、教育以及科研的價值。
現在,永勝縣程海湖畔、龍洞山上、金官盆地周邊、縣城附近的紅石崖等地,地震形成的地貌各式各樣,有地震天坑、地震裂穀、地陷湖、地震滑坡帶、地震斷層、斷錯水係等,地震和地質構造運動使永勝山川的立體幾何形態獨具特色。
從羊坪水庫穿靈源箐,經永勝盆地下三川壩、程海盆地,猶如從山頂跌入深穀,方圓幾十千米,形成了秀美的程海湖、金官龍潭草海地震湖、壯美的紅石崖地震天坑、地震裂穀、芮官山、打鷹山、三刀山地震崩滑體以及程海斷裂崖和十多級的階梯型斷層平台,吸引著熱愛科學、喜歡旅遊的四海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