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隊

一介教書匠,酷愛自家鄉;寓居多倫多,桑梓永難忘。
個人資料
正文

美哉雲南(15)東巴文化納西樂(附視頻)

(2017-12-18 16:09:21) 下一個

 

15. 東巴文化納西樂

 

(附視頻)

 

納西古樂在納西族人民的生活裏隨處可見,婚喪嫁娶、起房壽辰、休閑娛樂都離不開它。

 

納西古樂的內容主要有原始歌舞《熱美磋(cuō)》、東巴音樂《白沙細樂》、納西化了的地方樂音《洞經音樂》和具有代表性的納西民間歌舞《穀氣》、《納西小調》等組成。其中最經典的是至今仍在麗江流行的兩套大型古典樂曲,一是《白沙細樂》,一是《洞經音樂》。

 

《白沙細樂》是意譯,納西語稱《簸時細梨》,它是納西族古老的風俗性音樂。全曲分《序》、《一封書》、《美麗的雲》、《公主哭》等十個樂章。各樂章之間有內在聯係,也可獨立演奏。盡管有的樂章已經失傳,但還是被我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呂冀稱為“音樂活化石”。

 

關於樂曲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是“元人遺音”,認為忽必烈南征大理路過麗江時,受到納西族酋長的歡迎和協助,臨別時,忽必烈把部分樂隊和一些樂章送給酋長作為謝禮。因此還有人把此樂曲稱為《別時謝禮》。

 

另一說為“創自民間”。

 

就樂曲本身而言,《白沙細樂》表現的是悲壯激烈、纏綿悱惻、哀傷動人的內在感情,令人感傷,催人淚下,故此曲適合舉行葬禮祭祀時演奏,稱之為“安魂曲”。

 

 

 

 

《洞經音樂》俗稱《納西古樂》,是明清時期由內地傳入邊疆的漢族道教音樂,現雲南的大理、巍山、楚雄、保山、建水、蒙自等地都有痕跡。但與麗江留存的《納西古樂》相比,這裏的樂曲更顯得莊重和純正,既具有古樸典雅的江南絲竹風韻,同時又帶有納西民族色彩,讓人體味到一種玄妙、悠遠、超然的意境,宛如天籟之音。

 

現在保留的樂章有《八卦》、《浪淘沙》、《山坡羊》、《水龍吟》等二十餘首。

 

公元1986年,大研重建古樂會並開始在本地演出,受到外國遊客和專家學者所喜愛,因此引起轟動。

 

公元1993年,麗江洞經樂團晉京演出,等到國內權威人士的高度讚揚。

 

中國音樂學院教授何昌林斷然認定,《八卦》就是失傳已久的名曲、唐李隆基創作的《紫微八卦舞》的中心樂章;他還撰文說:“國寶埋藏在喜馬拉雅雲嶺深處”。

 

原中央音樂學院院長稱這是“我國音樂史上的重要事件”;“樂失求助於野”,這是對“中國音樂史是無聲的樂史”的徹底否定。

 

《洞經音樂》被譽為“未被汙染的中國嚴肅音樂”。

 

   到公元1997年底,麗江古樂已經演出千餘場,近60個國家和地區的數萬名聽眾無不叫絕。公元1995年,樂團赴英國獻藝,震撼英倫;公元1997年,樂曲在香港藝術節上露麵,成為國際樂壇的焦點。

 

  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