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隊

一介教書匠,酷愛自家鄉;寓居多倫多,桑梓永難忘。
個人資料
正文

家鄉秘聞——聯莊會白窯殲匪記(1)

(2017-12-16 08:19:30) 下一個

 

聯莊會白窯殲匪記

 白繼周 

 

    到過南山的人都說白窯村虎踞龍盤,人傑地靈,我鄭州水泥廠到那裏運過礦石的元老們尤其能證明這一點。出於對家鄉的愛,我再給大家介紹一個當地人民抗擊侵略者,保家護村的真實小故事——聯莊會白窯殲匪記。

 

                     小山村美麗富饒   日本鬼肆意踐踏

                     聯莊會應運而生   假鬼子仍欲燒殺

 

    嵩山北麓有一個小小的盆地,因遠古時盛產白色美玉而取名白瑤。到了唐朝,黃冶河兩岸盛燒三彩,而白瑤的唐三彩卻技壓群芳,一枝獨秀,賜封官窯,村民亦有改“瑤”為“窯”之意。隨後,玲瓏剔透的青瓷又沿白冶河廣為燒製,沒想這裏的窯瓷又是巧奪天工,獨領風騷。因此,小山村改名白窯千古流傳。

 

    走進這個美麗的小山村,隻見她三麵環山,三山如群虎對峙;一邊臨嶺,獨嶺像騰龍飛臨。一條飄帶似的小河從山後跳出,和“龍”、“虎”嬉戲後飛瀑直下,一路歡歌遠去。周圍群山中山珍、礦藏應有盡有,中間平疇內土特、糧木遠近聞名。當地村民視家鄉如明珠倍加愛護,侵略者卻對此饞涎欲滴。

 

    在抗日烽火風起雲湧的1944年,日寇為搶占名城洛陽,途徑白窯時燒殺淫掠,無惡不作。當地村民不畏強暴,奮起反抗,終因寡不敵眾,全都舍身殞命。我中共地下黨員劉天若見人民生命財產慘遭塗炭,遂以國民黨遊擊支隊政治部的名義(他時任國民黨少校政治部主任),號召方園群眾“抗日抗匪,保家護村。”白窯村民聞此訊當仁不讓,迅速與周圍村落同建“聯莊會”共禦外侮。

 

    當時,孝義蘇家寨有一夥土匪盤踞,頭子李和軒見日寇每到一處又殺又搶,肆無忌憚,就由羨慕到認賊作父,成了日寇“渡邊機關鞏(縣)偃(師)治安縱隊”的一個隊長。他曾率匪徒在洛西鄉(現在的康店鄉)把世醫曹克功之妾三花砍掉四肢,埋到麥囤裏活活燒死。他還在石灰務將傅家的新媳婦奸汙後用抽筋凳抽斷下肢。他欲渡伊洛河北上行凶,遇船夫憤而躲避,就將兩岸群眾交通的唯一工具——渡船全部炸沉。方園群眾提起李匪人人咬牙切齒,恨不能將其生吞活剝,他卻仍燒殺奸淫一意孤行。

 

    這年農曆5月15日(當年潤4月),李和軒聽說白窯一帶群眾殷實,有錢有糧又有槍,便糾集了24個匪徒,各持長短槍支,簇擁著一杆破太陽招魂旗,一路搶劫,一路燒殺,直奔白窯而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