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隊

一介教書匠,酷愛自家鄉;寓居多倫多,桑梓永難忘。
個人資料
正文

鞏縣兵工廠(12) 日本鬼炮轟空炸 兵工廠元氣大傷

(2017-12-14 08:40:42) 下一個

           

日本鬼炮轟空炸     兵工廠元氣大 

 

   1937年,日寇悍然發動“七、七”事變,大肆侵犯我國領土。在中華民族同仇敵愾全麵抗戰的形勢下,鞏縣兵工廠全體員工加班加點,奮力製造武器供應前線,產品數量月月增加,這就引起了黃河北岸淪陷區日寇的加倍仇恨。日寇先采用派便衣偵探收集情報、收買漢奸、投毒等等卑劣手段伺機破壞,因兵工廠防範嚴密,收效甚微。在惡狼般貪婪本性的驅使下,他們利用其現代化的武器裝備,用飛機大炮對兵工廠進行狂轟爛炸。

 

   有據可查,1937年11月20日下午1時半到當年的12月8日,日寇飛機對鞏縣兵工廠大規模轟炸了4次,每次都投下數十枚炸彈,炸毀廠房,炸死炸傷工人和附近許多無辜居民。

 

  因為製槍廠名聲在外,“工”字型的三層樓建築高聳,侵略者的魔爪首先對準這個車間。一天,槍廠工人正在車間內緊張地勞動,三架日本飛機像鬼怪一樣偷偷摸摸地低空飛來。兵工廠的警報剛一拉響,車間內飛轉的機器還沒停穩,敵機便竄到了槍廠上空,瞄準廠房就投下三顆重型炸彈。其中的兩顆在車間內爆炸,彈片橫飛,煙塵滾滾,在場者非死即傷。巨大的衝擊波讓車間內牆倒屋塌,現場的引信類易燃物都劈裏啪啦地炸響,火苗亂竄。僥幸揀條命的工人連忙將衣服在水缸裏蘸上水,蒙在頭上衝出門外。敵機退去後,車間內東一隻胳膊,西一條腿,血肉狼藉,慘不忍睹。平整的車間成了大破池,雪白的牆壁煙熏火燎,滿目瘡痍。另一顆炸彈越三層水泥樓板而過,一頭紮在樓西頭牆角,雖然沒有爆炸,但露在地麵的尾巴猙獰而恐怖。這顆2米長,水桶般粗細的臭彈本應留下作為日寇侵華的罪證,但廠方卻用汽車拉往河灘投入伊洛河中。

 

 

槍廠、炮彈廠被日寇轟炸後的慘景

 

 

 日寇僅這次轟炸就出動飛機12架,投擲重型炸彈20枚,其中18枚落在兵工廠之內。在駐廠高射連奮力還擊中,一敵機被高射機槍命中,像毒蛇如醉漢在空中踉踉蹌蹌,搖搖欲墜地掙紮了一陣,倉惶逃竄。當時從機上落下皮手套一雙,上麵的“昭和12年橫須賀軍需廠阪野井”字樣,記載著侵略者無法抵賴的罪惡。

 

   尤其是得知兵工廠開始南遷的消息之後,日寇飛機像毒蜂一樣頻繁出動,一般都是編隊飛行,輪番轟炸,既扔炸彈又掃射,不僅炸毀了大部分廠房,炸死炸傷工人,對兵工廠的生產造成嚴重危害,還讓周圍地區的無辜群眾也跟著遭殃。當時,白沙村民崔澤傅家的土窯洞被炸塌,家中6位親人活活悶死。敵機見小王溝福音堂正在做禮拜,毫無人性的日寇飛行員就低空飛行,追趕四散奔逃的人群,連續投擲炸彈,機槍瘋狂掃射。教徒中一個叫閻寶林的躲避不及,當即被炸死在景溝窯頭,內髒溢出,慘不忍睹。

 

   據當地居民回憶,日軍為轟炸兵工廠,前後共出動轟炸機數百架次,炸死炸傷工人及群眾幾十人,老百姓為此付出了血的代價,兵工廠也因此元氣大傷。

 

   1938年3月3日又是一個人神共憤的日子。早上7時許,群眾剛剛下地,就見一房子樣的怪物懸在邙山領上。正在大家對這個掛在半空的東西議論紛紛時,呼嘯著的炮彈隔黃河、邙山向兵工廠方向鋪天蓋地而來。頓時,群眾的莊稼地裏彈片橫飛,煙塵升騰,一團團火球耀眼刺目,轟隆隆的炮聲震耳欲聾。一直到下午4時,日寇用了400餘發炮彈宣泄了淫威後才偃旗息鼓。事後,善良的百姓才知道,那個懸在半空的怪物是日寇的軍用熱氣球,黃河以北的日軍地麵炮兵就是在它的指揮下轟炸兵工廠的。由於偵察不準,炮彈多落在孝義南嶺一帶,雖然兵工廠逃此一劫,但其中一顆炮彈落入白沙村民崔殿甲窯內,其母親和女兒當即喪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