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隊

一介教書匠,酷愛自家鄉;寓居多倫多,桑梓永難忘。
個人資料
正文

鞏縣兵工廠(8)省主席大破陋習 馮將軍平易近人

(2017-12-14 08:33:23) 下一個

     

省主席大破陋習   馮將軍平易近人

 

    著名將領馮玉祥主持豫政時間較長,在破除迷信(毀神像),解放婦女(主放足),清除陳規陋習上頗有建樹。他在治理社會的同時,對兵工廠也很有感情。

 

    馮玉祥主豫後,先派張之江為代表來到兵工廠,發給每人二元金融流通券,說讓工人買雞蛋補身子,表達他對工人的慰問。他親臨兵工廠時,經常偕夫人李德全深入車間與工人聊天,體察工人的生活情況。在西瓜成熟的季節,還備西瓜與工人一起品嚐。

 

   我國曆來男尊女卑,兵工廠更是如此,一萬多工人無一女性,全是須眉的天下。為打破這一陋習,李德全女士親自出麵,從鄉間民女中招收4個藝徒,剪發、放足後入機械廠做工。為此事李女士專把男學徒召集在一起,講男女平等的重要,說互相尊重的意義,並教唱革命歌曲以壯激情。這些熱血青年本來對社會的落後和陳規陋習的約束倍感壓抑,聽馮夫人這麽一說,當時就議論紛紛,內心的熱望似春潮湧動。

 

    馮玉祥本人更注意對年輕一代的影響。他不斷到藝徒學校和師生聊天,有時幹脆把會議搬到藝徒夜校的教室裏麵開。藝徒們在教室前麵上課,省主席的會議就在教室後麵開。這種平等、融洽的氣氛給年輕一代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有一天,青工趙平慶用圓車給“八二”迫擊炮的螺母鑽孔。這是銅件,硬度小,圓車因此高速運轉。這時,馮玉祥正好走進車間,他興致勃勃地觀察了一陣子,拍著平慶的肩膀高興地說:“好!好!青年就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這是中國的希望!”

 

   另一車床上的師傅正在加工迫擊炮的尾座,由於這個工件是鋼材,硬度很大,車速較慢,而且按操作規程是先鏜槽後車圓球。馮玉祥若有所思地看了好長一段時間,然後對工頭說:“我看用不著這樣細。不挖槽,也不用車圓球,隻要將尾部收成和尚頭,與底板凹處能吻合就行。”誰也沒有想到,省主席竟能指導地這樣具體。於是,廠方聞過即改,雷厲風行,把迫擊炮尾座加工的繁瑣程序簡化了,既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又提高了產品數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