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轉型記 - 左鄰右舍

(2018-06-19 12:22:01) 下一個

14年剛開始上班時,和一群本地秘書混在一起,剛開始還粉飾太平,見麵打個招呼,和其他秘書一樣左右坐坐轉轉,後來實在懶得再裝,發自內心地恐懼抵製自己變成本地秘書的樣子,就坐在自己豪華一號秘書辦公室裏看報告做翻譯,偶爾找老P聊聊天,分享他在北京外派時的趣事。等到兩年零四個月腳跟站穩後,小笨同學的崗位空出來,趕緊咬了老P在水裏扔了很久的鉤子,轉回業務部門,從初級分析師做起。

17年第一個項目是我最熟悉也最擅長的類型,國內時兩三個月搞定的項目居然拖了一年,一起做項目的兩個分析師都比我年長,且他倆是碩士時候就在一起的同學,十多年前G介紹了J2女來公司上班,且屢屢救J女逃離裁員險境。J2女比我晚進入團隊4個月,我的座位就在G和J2中間,J2女就是個中年婦女版本的話簍子,家長裏短公司內外可以嘴巴不停,倆人感情極好,搞得我自己好像小三插足。J2女也是玩了不少上不了台麵的小心眼,雖然不那麽下作,但是這我也不打算在這個“夫妻店”玩三人行了,否則隻有店小二擦地板的位置留給我。待到項目年底一收尾,和小老板做績效考評時,小老板問下一步怎麽想,順杆子上爬,想做portfolio。雖然G特別想挽留我在他的小店裏,但是我還是寫了封郵件通知行政部門幫我搬家,從樓層東側搬到了西側。

西側的左鄰是臨近退休年齡的J1,右舍是去年年底從S公司跳槽來的JJ。J1本來打算今年轉兼職,完成大項目後年底退休。怎奈她的那點活早就被J2惦記上,J1無奈決定年中正式退休。人之將走,其言也真,約了J1喝咖啡,J1坦言她不喜歡J2,因為J2在以前的團隊裏就素有搶功勞愛貼老板的名聲在外。不由暗自慶幸,堅持今年轉崗換位,遠離J2。因為同組不足一年,我已發現J2最擅長的事情就是記錄下別人的觀點,然後轉述為自己的看法。而業內長青樹S公司十年的JJ雖然是印度人,但職業化程度和格局遠勝本地同事。每次聊天,不同於J2女的淺層複述,JJ總是有自己的觀點,令人心服口服。“你的目標是明年這個時候,老P問我們在全球諸國的BIG PICTURE時,你能立即告之現狀,未來主要的senario模型,資金exposure,哪些好的機會可以進入,哪些資產是否可以劃分為非核心建議剝離”;“J1教你loading可以跟著做幾個,等到手熟後,立即轉給來實習的學生,這種工作不能增加你的價值”,“什麽是價值,就是你能發現錯誤,並能解決問題。我雖專攻經濟評價,但是得益於在S公司時的訓練,對稅務、儲量等都有一手經驗,所以現在財務和儲量的人都來找我,請我幫他們解決問題“。

搬到西側來不足半年,和JJ還有B、D先生在一起辦公的結果就是small talk越來越少,專注在項目本身的思考卻越來越多。今天順著JJ的思路,找到一篇多年前S公司portfolio管理的文章,閱讀標注後發給老P,向他求教是否能有合適的connection能幫我進一步答疑解惑。老P收到郵件後甚是高興,知我確實專心沉浸於業務,答複他要想一想後再幫我推薦。

和八卦的人在一起,自己就變成一個膚淺的碎嘴婆;和有想法的人在一起,自己也變得比較沉靜專注。微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