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蘭德公司

(2025-03-15 08:48:16) 下一個

蘭德公司

1950年6月25日,北韓金日成突然偷襲南韓,朝鮮戰爭爆發。戰場形勢瞬息萬變,轉眼間南韓的95%都被北韓占領,情急之下,美國打算出兵幫助南韓。美國人深信,北韓軍隊將不堪一擊,且蘇聯肯定不會出兵,唯一使美國人耽憂的是,中國是否會出兵?美國不願意和中國打仗。為此,美國國防部向當時的美國三家大型智囊公司提出問題:如果美軍進入北韓,中國是否會出兵?並預先向三家大公司各支付了一百萬美元的研究經費。那時的一百萬,相當於今日的三千萬,三家公司上億美元,足以體現出美國不願意和中國交戰的心情。三家大公司很快交出了自己的研究報告,結論都是,中國不會出兵。另外還有好幾家無名小公司,沒錢也要搞研究,主動免費向國防部交出他們的研究報告。除一家小公司外,所有小公司也都預言,中國不會出兵:中國自己的內戰尚未結束,持續38年的內戰使中國經濟千瘡百孔,根本無力與強大的美國打仗,而且就算打仗,也是大刀對機關槍,根本不堪一擊。看到這些預言報告,國防部放心了。然而此後的結果大家都很清楚,8月美軍登陸仁川,10月中國出兵,三年後停戰,整個朝鮮半島,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三年過後,美國國防部終於有時間坐下來,以事後諸葛亮的姿態重新審查了當年智囊公司們的研究報告,發現他們根本就不了解中國,他們的預言全都被事實所打破。而翻開那份唯一的"中國必定出兵"的報告,一百多頁厚,首先詳述了中國的經濟實力,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經濟上千瘡百孔的中國有5億人口,一人一塊錢都能在朝鮮打一個小仗,再加上與蘇聯的軍事、經濟、政治同盟關係,有足夠的能力在朝鮮打仗;再論述了中朝兩國之間悠久的曆史文化淵源;再詳細論述了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數十名高級領導人的性格、出身、愛好,以及以往遇到危機時的處理方法和思考方法。最後再提出了一套合理的數學模型,將各種因素加權平均,概率分析,得出的數學結論是:中國必定出兵。此後三年的事實證明,他們對中國領導人的認識是深刻的,對中國的經濟、曆史、文化等各個方麵的分析全都是正確的。該研究報告的作者就是今日大名鼎鼎的蘭德公司,The Rand Corporation,http://www.rand.org/。Research And New Development。當時的蘭德公司僅僅是一家剛剛在加州矽穀成立不久的無名小公司。美國國防部決定,給蘭德公司支付遲到了三年的一百萬美元研究經費。蘭德公司由此聲震八方,來自各處的研究訂單絡繹不絕,60多年經久不衰,成為今日全世界最大、最有權威的智囊公司。
(張又普初稿於2012年9月15日)

本文附有2份插圖,還有簡體字和正體字兩種版本,如果想要圖文並茂的pdf版,請電郵"wahaha_us@yahoo.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兵團農工 回複 悄悄話 Grok回答:對於你提出的陳述,即“1950年,美國國防部向當時的美國三家大型智囊公司提出問題:如果美軍進入北韓,中國是否會出兵?並預先向三家大公司各支付了一百萬美元的研究經費。三家大公司很快交出了自己的研究報告,結論都是,中國不會出兵”,目前沒有確鑿的曆史證據直接支持這一具體說法。以下是對這一陳述的分析:
1 曆史背景與美國決策過程?1950年朝鮮戰爭期間,美國國防部確實高度關注中國是否會介入戰爭,尤其是在聯合國軍(以美軍為主)於仁川登陸成功並開始向北推進,接近並越過三八線後。然而,美國的情報評估和決策主要依賴軍方內部的情報機構(如中央情報局CIA的前身及軍事情報部門),而非直接委托外部智囊公司進行此類戰略評估。當時的美國智庫(如蘭德公司)雖然在冷戰期間逐漸嶄露頭角,但其在1950年是否已深度參與朝鮮戰爭的具體戰略預測,仍需具體證據支持。
2 關於“三大智囊公司”及“各支付一百萬美元”?陳述中提到的“美國三家大型智囊公司”未指明具體名稱。1950年時,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是美國國防部的重要合作夥伴之一,成立於1948年,主要為軍方提供戰略研究。但其他兩家所謂“大型智囊公司”在當時是否具備同等地位並參與此事,缺乏明確記載。此外,“各支付一百萬美元”的說法在1950年的經濟背景下顯得數額巨大(按通貨膨脹調整,1950年的100萬美元相當於2025年的約1300萬美元),而沒有任何公開的曆史文件或檔案明確提到美國國防部為此類研究支付如此具體且高額的費用。
3 研究報告及結論?陳述稱三家公司提交報告並一致得出“中國不會出兵”的結論。然而,曆史記錄顯示,美國軍方和情報界在1950年對中國出兵的可能性存在嚴重誤判。例如,麥克阿瑟將軍及其情報團隊低估了中國介入的可能性,認為中國即使有意願,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大規模出兵。這種誤判並非來自外部智囊公司的正式報告,而是基於軍方內部的情報分析和麥克阿瑟的自信判斷。事實上,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誌願軍秘密跨越鴨綠江,隨後在10月25日與聯合國軍交戰,證明了這一判斷的錯誤。
4 證據缺失?我搜索了網絡和相關曆史資料,包括美國國防部的官方記錄、朝鮮戰爭研究文獻以及智庫發展的曆史,但未找到任何直接證據表明美國國防部在1950年曾向三家智囊公司提出這一問題並支付具體費用。朝鮮戰爭期間的情報失誤更多歸因於軍方內部的分析不足,而非外部委托研究的結果。
結論?基於現有信息,這一陳述的具體細節(三家智囊公司、各支付一百萬美元、報告一致認為中國不會出兵)無法被證實為事實,很可能是一種未經證實的曆史傳言或虛構敘述。雖然美國在1950年確實對中國出兵的可能性進行了評估並存在誤判,但沒有證據表明這一過程是通過向三家外部智囊公司支付巨額費用完成的。因此,這一陳述在目前看來更像是誇張或未經考證的說法,而非曆史事實。
如果你有更具體的來源或背景信息支持這一陳述,可以提供給我,我將進一步分析其真實性!
Timberwolf 回複 悄悄話 AI Overview

No, RAND did not predict China's entry into the Korean War, and in fact, they underestimated the likelihood of such an event.
Here's a more detailed explanation:
Initial RAND Assumptions:
RAND, a think tank that analyzes national security issues, made certain assumptions about the Korean War, including the likelihood of a major land conflict on the peninsula and the potential for China's involvement.
Underestimation of Chinese Intervention:
RAND underestimated the possibility of China entering the war, believing that China would not risk a major conflict with the United States.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當時(1950年)的蘭德公司僅僅是一家剛剛在加州矽穀成立不久的無名小公司。】
實際上,蘭德公司成立於1945年,是美國第一家智庫公司,所以也是美國成立時間最久的智庫公司。
它的總部也不在矽穀,而是在南加州的 Santa Monica。
1950年時,還沒有矽穀。矽穀這個地名,是1971年開始的。
能不能給一個這個故事信息來源的鏈接?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