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068) 曆史研究和我的觀點(1/2)

(2018-02-24 07:59:21) 下一個

(068)
標題:曆史研究和我的觀點(1/2)
作者:張又普

什麽叫曆史?根據美國法律和國際慣例,30年以前的事情叫做曆史。不論多麽重要的國家機密,一旦過了30年,都必須公開,供曆史學家研究使用。曆史學隻說大事不說小事,因此說的大都是統治者的故事。統治者作為一個集團,可能做過許多有益於國家和人民的事情,但同時也難免做過許多見不得人的事情。做了好事,他們就廣為宣傳,唯恐有人不知。而這些公開宣傳的事情都屬於曆史記錄,往往與曆史研究課題無關。曆史學家的責任就是要把那些見不得人的事情挖出來公布於眾,因此全都是些對當時的統治者不利的事情。於是,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個規矩:下一個朝代書寫上一個朝代的曆史。新朝代的統治者大多總是會把前朝皇帝大加貶低,籍以顯示自己是天之驕子,但不允許任何人研究現朝皇史,不得有損於現今皇上的合法性。數千年來大抵如此。

吳化文這樣的小人物,與現朝皇帝無關,當然可以公開談論。大家都寫了一些有關文章,寫的都是同一件事,內容當然大同小異,隻是寫作風格有所不同。大家寫的文章都是朋友聊天,輕鬆、愉快、親切,我寫的文章是一種學究的格式,太過嚴肅、正經,缺乏親切感。每一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行規,學術論文的規矩就是隻說事實不加評論,隻要把事實講清楚就夠了,若要評論,則超出了學術研究的範圍。就以種植毒品為例,謝覺哉在他的回憶錄中說了一段他和毛澤東的爭論。當時謝覺哉是延安政府的財政部長和法院院長,他認為種植毒品不合法、不光彩、不道德,但毛澤東指出,紅軍立身之處皆荒蠻之地,人煙稀少、土地貧瘠、經濟落後,要維係軍隊生存,但軍費從哪裏來?麵對嚴酷而又現實的生存環境,還是不要討論那些虛幻的仁義道德吧。謝覺哉提不出更好的方法,隻好投票支持毛的提案。王震是個小人物,區區旅長,他僅僅是貫徹執行了毛澤東的決策。張思德更是小人物,他隻是認真地完成上級交給他的具體任務。請問列位看官,作為事後諸葛亮也罷,您在當時能提出更好的方法嗎?那麽,在南泥灣種植毒品究竟是好事情還壞事情呢?一位名人曾經說過,殺人犯都有三分理。我能把曆史事實寫出來,已經是盡了最大的努力,如何評價的事,還是留給有興趣的看官去做吧。我真的是無能為力。

一些看官曾批評我,為什麽隻選那些對統治者不利的題材?為什麽不選擇那些對民進黨、李登輝不利的題材?答曰:其一,我無此故意,看官不必多疑。其二,退一步講,大凡曆史研究,其題材大都是對當時統治者不利的,請勿見怪。其三,我感興趣的題材都源自我個人童年的回憶。民進黨、李登輝與我的童年無關。我的一位大學同學曾評論說:和張又普這種人說話,好像回到了七十年代。此公所言極是,至今我腦海中印象最深的事情都來自六、七十年代,我今天感興趣的,正是想破解在自己智力啟蒙年代時存留的那些疑惑。

文章太長,剩下一半,下次再發表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Zucker 回複 悄悄話 說的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