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並屯政策 (1/3)
作者:張又普 初稿於2013年1月5日
本星期的話題是"並屯政策"。文章太長,打算分三次發表。十幾年來,這篇文章一直在我心中構思著,總覺得應該幫助文中的王校長說上幾句話,讓他的生前作為可為後人予以評說。2012年10月以來開始動筆,反複修改、潤色,希望能留下一個客觀的曆史記錄,也希望通過我的拋磚引玉,引起曆史學家從另一角度研究“並屯政策”的興趣。本文最早於於2013年1月4日公開發表在《華夏文摘》上,後來根據大家的反饋,做了一些修改。2016年12月又添加了《王校長的子孫》,介紹一下他的家族狀況。需要強調說明的是,本人於此改用第三人稱方式敘說記錄內容,無意添加評論,本文所記述的所有王長鎖的觀點,均不曾代表本人立場,請拍磚者慎之。
小學五、六年級時特別愛看小說,其中有很多書都是描述抗日戰爭的,記得裏麵常常提到日本人在中國東北、華北一帶大搞“並屯政策”,弄得遊擊隊十分頭疼。1960年代美越戰爭,中國支持越南,那時"人民日報"常常報道說,美軍在越南也實行了類似的“並屯政策”,搞得越南遊擊隊十分困難。
一群人聚集生活的地方,關內多稱之為村子,南方有稱之為寨子,東北則稱之為屯子。所謂“並屯”,指的是把一些小屯子裏的人全都遷居到大屯子去,再把小屯子荒廢掉的做法。以前我對“並屯政策”一詞並沒有太留意,然而前幾年,在芝加哥認識了一位來自吉林省的朋友,名叫王長鎖,年長我很多歲,他告訴我說,著名的“並屯政策”就是他的祖父最先提出來的。此語引起了我的興趣,我要求他詳細講述,才知道了“並屯政策”的來龍去脈,並做了筆錄。經修改及講述者本人同意,全文發表在此。尊重講述者的私隱,本文中的人名采用虛構,但故事情節則未做變動,皆為實錄。
今日東北地區的主要人口大多來自於過去二、三百年間從山東、河北一帶遷徙的移民。200年前,有一位王姓家族從山東移民到吉林,經四代人的努力奮鬥,終於打造了一份可觀的家業,有房子、有地、有長工,成了吉林一帶的一位地主。王家還開辦了一所小學,造福當地百姓,王家老太爺考取過滿清舉人,又學識貫通中西,遂出任小學校長。這位王校長就是我的朋友王長鎖的祖父。三十年代時,王校長由於好善樂施,在當地是被百姓廣為稱頌的“善人”。在中國三千多年的曆史長河中,皇帝的統治往往隻能達至州府、縣衙,統治不了鄉村。正所謂“山高皇帝遠”,實際統治鄉村的人大都是村裏的望族首領。王校長德高望重,受到當地人的擁護,自然就是村裏的實際首領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能實際有效地統治鄉村的政權,就是1949年以後,這又是另外的話題了。
東北這個地方,數百年來就是治安不靖,匪盜四起。土匪們內部之間幫派林立,互相火拚,對外的公開口號卻差不多,都是劫富濟貧,除暴安良一類。他們一邊打家劫舍,一邊又與官府、富豪之間保持著微妙而又複雜的關係。王校長家就曾多次被土匪光顧,那些蒙麵土匪總是對王校長說:“王校長您是好人,我們都知道,我們來僅僅是為弟兄們弄點花銷。王校長您隻要肯關照、乖巧點,我們就不傷害您和您的家人"。一聽熟悉的聲音,王校長就知道是哪路慣匪,但仍佯裝糊塗,拿出不少糧食來,讓土匪們帶走。大家你不害我、我不報官,兩下裏“和平共處”。其實,土匪也是人,也要生活,他們通常的盤據點就是窮鄉僻野的那些小屯子,有的土匪本身就是小屯子的貧窮村民。每每土匪相擾,百姓大都忍氣吞聲,因為即使報官,鞭長莫及,官軍根本就管不了偏遠的地方。
文章太長,剩下的2/3下次再發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