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國家亞洲藝術博物館 (一)

(2024-09-21 05:27:45) 下一個

 中國玉器-曆史的紋理

      華盛頓特區的國家亞洲藝術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sian Art),是二十個 Smithsonia National Art Museums (or Galleries)中的一個。位於史密森城堡(Smithsonia Castle)之南,南北兩個大門分別開在獨立大道和傑弗遜大道。西側地麵之上為人行步道,地麵下為僅供機動車使用的第十二街的地下通道。東端穿過小花園(Enid Haupt Gargen)是為國家非洲藝術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frican Art)。

圖一,首都華盛頓特區的精華區域,觀光車線路,以及亞洲藝術博物館的地理位置(紅圈標注)。更多的有價值的地圖可以在網站 Washington Dc Tourist Map Printable (Washington Dc Tourist Map Printable – Theme Route (jethrojeff.com)上找到

      就展廳麵積而言,亞洲藝術博物館是博物館群中較小的一個,但它收藏46000多件來自亞洲的藝術珍品,其中許多為稀世珍寶。中國的藏品占據從第五號到第九號的五個展館。就內容和曆史順序分為五大部分:玉器(史前、新石器時期,公元前3300年開始),青銅器(商朝、周朝,公元前1700年開始),佛教雕塑(南北朝、隋朝,公元後300-600年),陶器和瓷器(宋元明清時期,公元後900-1900年),繪畫和書法。相應的館號排序為從九到五,是不是暗含著中國古代的九五之尊。

圖二,亞洲藝術博物館中展品分布圖。

      中華民族對玉器有著特殊的愛好,古人秉持萬物皆有靈性的觀念,認為美石——玉是山川的精華,上天恩賜的寶物,具有溝通天地鬼神的靈性。在有文字之前玉器的雕琢和打磨就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從史前到史後,玉器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被廣泛用於裝飾、祭祀、陪葬、印章,以至傳國玉璽。現代博物館中的大量玉器都是在古墓中得到的。幾千年來還沒有任何一個文明在玉器方麵可以和中華比肩,當然他們認為隻是石頭,不屑一顧。如果老外對我們的什麽東西感興趣的話,他們很快會超過我們,比如瓷器,比如火藥,比如中藥,比如航海,比如… …。

圖三, 新石器時代的文化,以及時代對應的古印度、古埃及和中美洲的奧爾梅克文化。

圖四,第九號展館,黎明前的屢屢曙光。

圖五,最常見的玉器,“璧”,其定義為: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狀圓形玉器。盛行於新石器時代 3300BC-2250BC。在《周禮》(成書於戰國末期)中把璧、琮、圭、璋、琥、璜六件玉器稱作為 “六瑞”,歸為吉祥之物。

圖六, 玉器“琮”,內圓外方筒型,象征天圓地方。是古代人們用於祭祀神祇的一種禮器。距今約5100年至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帶的良渚文化、廣東石峽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現。良渚人首創玉琮,並將玉琮的製作推到了巔峰的高度。在良渚地區玉琮出土與傳世的數量很多。琮的四麵通常有精細雕刻,都是非人非獸的麵部,突出雙眼和嘴。參見右上放大的附圖,及右下雕刻圖案。

圖七, 1、2、3、4 為玉璧,5 為玉琮,6為玉鐲。其上都有精細雕刻,必須放大才可看見,還要聚精會神。

圖八,周朝之前(早於公元前1000年)的玉璧。

圖九,周朝之後的玉璧,與良渚文化相隔1000餘年,玉璧再度複興。厚度更薄,有Pattern,雕刻出龍鳳、鳥獸等,更加精美。

圖十, 左:禮儀用鑿子,刻有人臉和鳥。中:人臉裝飾件。右:其實我看不出是什麽東西,隻見中段刻出人臉,感興趣的朋友參見英文說明吧。

圖十一,左:手環,手鐲,吊墜,頭部裝飾品,良渚文化。在墓葬中發現,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右上:江蘇常州良渚文化的發掘現場。許多物件在發掘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並不知其功用,比如主圖中最右端的那件,有榫頭有孔眼,隻知道應該有下半部。但由於時間久遠,下部完全腐蝕掉了,導致缺失,因此不知何物。直到1999年,在浙江嘉興發掘出右下圖的物件,被認為是發簪。由於梳狀部分為象牙,故得以保存。因而推斷主圖右側的那件應該亦為發簪。

圖十二, 從武器到徽章。

      歲月流逝,曆史悠悠,文物不朽。

      玉器,物質化的文化遺產,一座通往古代中國文化和哲學的橋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