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露媽的閑言碎語

過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力爭不做乏味、油膩的中年女人
正文

廖公給蔣經國的信受到好評

(2018-11-08 07:18:45) 下一個

1982年7月24日,廖承誌給蔣經國發的信,在海外產生強大影響。香港出特刊,全文登載。7月30日,全國政協的知名人士座談。

解放軍高級將領、傅作義部下董其武說:這封信言辭懇切,肺腑之言,震動很大,香港報紙都登了。

民革中央副主席吳茂蓀說:信是一篇絕好的文章。台北外交部發言人有個講話,表示不歡迎。講的叫人可笑,說沒看到信的內容。色厲內荏的《中央日報》7月28日發表了社論,提到這封信,有幾句罵人的話。台灣同胞不知道是不可能的。信是一件大事,是和平統一祖國政策上的一件重大事情。和平攻勢,有情有理,說他們20來歲時一塊玩。毛主席把廖承誌從監獄裏放出來。廖的信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講道理,詞意懇切,話中有話,很有針對性。這是一篇好文章。美國的反動政策是阻撓祖國和平統一的主要障礙。近百年曆史證明,依靠外力謀求權利者,沒有不是以失敗告終。擊重了媚骨的要害,也擊中了蔣經國的要害。李承晚都是這樣。民革的同誌是從國民黨中分化出來的,30多年來與中國共產黨合作得很好。我們大家與共產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國民黨靠特務統治,他內部分蹦瓦解分崩瓦解,議論紛紛。國民黨對台灣人民統治究竟有多大。國民黨本身不行,組織是渙散的。廖承誌的信為蔣氏父子著想,說服力強,從國家興亡,從民族興亡,從蔣氏父子的後事著想,有感情,有風度,體現了政策,得人心。台灣回歸祖國,實現統一大業,自己有信心,比預料的情況要好。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又寄希望於台灣當局。這信意義深遠,影響是巨大的,加深了台灣回歸祖國迫切性的認識。一方麵是等待,但也不是,相信會產生巨大影響。

民主人士譚惕吾說:廖公設身處地為蔣經國著想非常懇切。台灣早晚會回歸祖國,解決是對的。廖公說他願意去探望蔣經國,通過私人交往,談統一問題。

學者馬壁說:1979年,中國共產黨提出九條,為和平統一做了很大貢獻。這樣的和平構想懇切,如果他再不來,許多友邦就不會說台灣是對的,就會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對的,有很大意義。台灣政府、軍隊一再不理,他們自己也會反感。為什麽不理,說不過去。蔣經國周圍的人一次次不理,他良心上也會受到譴責。我聽了葉劍英、胡耀邦的講話。周圍的朋友、長官、學生已經說了,台灣這樣不大好。中共這麽懇切,他一句也不答應。中國人是講禮貌的。國際、台灣方麵都會感動。難道台灣政府不感動?如果感動,對誰有好的印象,對海外僑胞有很好的影響。這封信不在於對蔣經國個人感動多少,而在於對僑胞感動。如果蔣經國還是不接觸、不理、不睬。我們還有什麽耐心。精誠所至,金石會開。台灣有1800萬人,不理不睬不是辦法。第一、第二次國共合作,流血流汗。現在的國家不是抗日戰爭時期了。那兩次破壞國共合作不是共產黨,1947、1948、1949年盡管他不顧麵子。我回來了,受到很好的待遇。我為“四化”出力。動之以情、服之以理、曉之以法。若他頑強不理,懲之以法。

世界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廖公做了大事,我們能不能做點小事。

著名語言學家王力說:和談是最好的機會,再也沒有這麽好的條件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