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露媽的閑言碎語

過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力爭不做乏味、油膩的中年女人
正文

費孝通

(2018-11-08 06:49:02) 下一個

費孝通與《江村經濟》

費孝通是我國的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和社會活動家。

他長期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中央主席。他是共產黨的諍友。

我多次采訪費老的活動,對他的學術,對他的品德欽佩萬分。

祖國西北蘭州,1988年沒有逃過盛夏熱浪的襲擊。然而,78歲的費孝通教授不顧炎熱第五次到達這裏。這一次,他與科學家錢偉長同甘肅、寧夏、青海三省區的負責人共同辦了一件頗得民心的大事,製定了黃河上遊多民族經濟開發區方案。目標是使從龍羊峽到青銅峽之間1000公裏的河段和兩岸輻射帶的1000萬人口早日富裕起來。費老、錢老親自把這一方案上報國家最高決策者。

我利用晚上休息時間采訪了費老。

費老1910年11月出生於江蘇吳江開弦弓村,學名江村。2005年4月去世。

1936年,26歲的他在老家養傷時對江南田野進行了考察,寫出了《江村經濟》。此後,在半個世紀裏,他11次訪問了江村,親眼看到江村的曆史軌跡和巨大變化。《江村經濟》一書不愧為我國社會實地調查的典範。

話要從費老養傷說起。那是1935年,他從清華大學畢業,考取了公費留學,選擇了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按慣例應該於這一年的暑假出國,但他的指導老師史祿國教授主張他到少數民族地區實地調查一年。暑假裏,費孝通與新婚的燕京大學社會學係的王同惠一起前往廣西大瑤山進行社會調查。雖然路途坎坷,工作艱難,但他們仍攜手前行。不料,有一天,他們迷路了。費孝通冒險出去找路,誰知誤入瑤人設下的虎陷阱,被木樁壓住腿。妻子見丈夫久久不歸,也出去尋找,見此,王同惠趕緊把石塊移開,費孝通卻因腳傷無法站立。王同惠跑出森林想找人幫忙,但一去不返。第二天傍晚,費孝通幸虧被瑤族同胞救起,立即送往廣州養傷。事發的第七天,才從湍急的山澗發現了王同惠的遺體。就這樣,一次歡樂的蜜月變成了生死離別的悲劇。所以在《江村經濟》一書的首卷,費老深情地寫道:獻給我的妻子王同惠。

1936年,剛從日本留學回國的他的姐姐在老家辦了剿絲合作廠,建議他回到老家養傷。費孝通帶著對社會學研究的執著和對妻子深深的懷念,開始了對江南小村的調查。

1936年秋天,他去英國留學,在半個月的航程裏,他整理成章,《江村經濟》作為他獲得博士學位的答辯論文,1939年在英國出版。這本書的問世,立即引起國外學者的高度重視和評價,被譽為“人類學實地調查和理論工作發展中的一個裏程碑”。1981年,英國皇家人類學授予費孝通赫胥黎獎章,為祖國爭得了榮譽。

20世紀80年代,我拿著新出版的中文版的《江村經濟》,聞著墨香,想像著當年費老在寫這本書的心情,又回憶起,他在1957年反右鬥爭中和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中國的知識分子走過的怎樣的艱難路程。

沒有勇氣和膽略,活不到今天;沒有嚴謹的治學精神,研究不出學術;沒有強烈的愛國之心,寫不出那麽多好的建議;沒有愛民族之情,出不了那麽大的成果。

《江村經濟》一書通俗易懂,有很強的可讀性。他以豐富的詳實資料,對中國一個農村的農民的生產、生活、文化娛樂、婚喪嫁娶、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等方麵進行了周密的調查,用文運筆達到寓理於事,見事明理的境界。在少壯時代的費孝通筆下的《江村經濟》裏,每一章每一節,展現了中世紀中國農村的一幅幅典型優美的田園風景畫,看到了20世紀30年代壓在農民頭上的貧困、愚昧、落後的枷鎖,提出了改變中國農民現狀的意見和措施。隻有26歲的他,敢於譴責蔣介石倒行逆施,背叛了孫中山平均地權的主張。他提出改革土地製度,開辦鄉村工業。

費老早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那些農村社會問題,在今天處於改革的年代,有的已經變成了現實,有的正在向一個新型的社會主義農村邁進。

《江村經濟》是費老留給後代的多學科的教科書。

費老是社會學家。他提出,解決我國的問題像下一盤棋一樣要有兩個眼:一個發展小城鎮。這一點,他從1936年就開始研究。《江村經濟》一書就是他的成果。另一點是發展邊疆地區經濟。

他作為學者一直活躍在雲南、廣西、內蒙古、新疆。祖國的大西北對他更有吸引力。費老對祖國的民族地區了如指掌。他在講話中多次強調。隻要改變了民族地區經濟落後的麵貌,才能鞏固民族團結。每到一地看到民族地區有新的變化,他為之歡欣鼓舞;看到民族地區的落後之處,他為之痛惜、著急。為了這兩個眼,他苦苦操勞了50多年。

我問:“全國您還有什麽地方沒去過?”

他笑著說:“一是西藏,醫生不允許我去;二是台灣,國民黨不邀請我去。”

費孝通教授說過:“做學問要用自己的腿走路。”他的教學方法強調與我國的現實相結合。他每提出一個新的論點都是實地調查的結果,所寫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他踏遍祖國山河采集來的。

“做官不是我們的長處。”這是費老的肺腑之言。他認為,中國的民主黨派與西方的反對黨不同。他說:“我們不去發牢騷,不去攻擊。我們根據自己的特長,對國家的一些重大決策提供國事谘詢。”

他是這麽說的,也是這麽做的,幾年裏他與同仁提出發展鄉鎮企業、關於洞庭湖的治理、中年知識分子的生活待遇問題、高等教育的改革方案、中小學教師工資問題等等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許多問題兌現了,收到好的效果。費老表示:“但願做一個忠實的二傳手,把群眾的經驗總結出來,傳遞到更多的人手中,以促進和加速我國的四化建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