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露媽的閑言碎語

過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力爭不做乏味、油膩的中年女人
正文

姚依林2

(2018-11-08 06:41:30) 下一個

自負盈虧責任製在試驗階段

1983年2月8日,姚依林副總理會見作家韓素音。

談到自負盈虧,姚依林說:農業方麵比較好,從1979年到1983年已經用了四年多。

韓素音說:怎樣讓農民買東西?

姚依林說:如果說成功的話,隻是開始。農村來講,認識是一年一年的。農村有早有晚有先有後。有的認識早一點,有的認識晚點。開始是在小範圍開始的,而且在很貧苦的地區。怕生產力受影響,後來根據農民的要求,他們要求擴大。現在四年多時間,經營承包責任製的麵大了,大家想通了。每個地區根據不同情況有所創造,現在還不一律,也不準備一樣。現在的問題是工業和商業。

韓素音說:農村貿易運輸有相當大的問題嗎?

姚依林說:農村商品生產發展,就要進一步解決農民的長途販運,包括卡車、馬車。他們自己可以買,今年已訂貨訂完了,過去不讓長途運,現在放開自己幹,包括挑擔子,一直到汽車、拖拉機,多方麵解決賣東西的困難。原來所有的商業機構跟不上。少數重要的收購點還是國家的。重要通過合同,有國家計劃。比如,今年棉花1982年底就應與農民定好合同。

韓素音說:農民說我不願意種棉花,要種別的咋辦?

姚依林說:有這個危險。農民要吃飯,如果錢與糧都解決,農民就滿意。

韓素音說:有人感到種糧不上算。

姚依林說:現在還有,要與農民講清楚,少種可以,過分少種,不行。中國農民餓怕了。工業、商業還是試驗,大體需要5年時間,形式多樣。四年試驗後停頓了。市場上不能搞得太緊張。工業生產出的東西能不能賣出去,這也是經營中發生的事。我們也希望報紙上不要吹。這樣,我們始終保持一個比較清醒的頭腦,我們還是在試驗階段。

1986年2月5日,姚依林副總理到北京市汽車工業公司、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和北京市第四清潔車車輛廠了解生產情況,向在生產第一線的工人致以春節的祝賀。姚依林坐在新出產的吉普車上,重點參觀了從美國引進的汽車技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