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宣傳人大製度和立法機關的改革,經過幾代領導人和記者們幾十年的努力,一步一個腳印。人大的宣傳麵貌一屆一個樣,一年一變化,使全國的選民都深切地感受到我國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立法機關的大好形勢,社會主義民主與法製的大好形勢。
作為分管采訪政治的記者,我有幸看到了宣傳人大製度的改革過程,成為新聞單位比較早的實踐者和受益者。
僅就委員長會議來說,就很值得記下一筆。
從1949年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大會以來,委員長會議不知開過多少,一律不對外宣傳。因此,也就不請記者參加。
1994年12月1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江西廳召開的全國八屆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上,第一次出現了記者的身影。第一次允許幾家新聞單位采訪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
那天,我早早地到達現場。一股清新的感覺撲麵而來,一眼就看到“記者席”三個紅色大字。這可是人大製度建立以來的第一次,也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新聞發布製度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20世紀80年代,從六屆全國人大開始,每次召開常委會前,全國人大辦公廳新聞局都要開一次新聞發布會,介紹本次常委會的重要議程。當時,我已經很滿意了,可以早了解情況,早做準備。
從八屆人大第十一次常委會會議開始,原來會前召開的關於常委會會議議程的新聞發布會不再舉行了,而是改在每次常委會後,圍繞所通過的重要法律和其他議案,舉行記者招待會或新聞發布會,以增加新聞報道的實質內容。這個辦法有利於深度報道,確實好,但我當時很擔心以後就不能提前了解情況了。沒想到這倒退的一步是為了進一步。就是在八屆第十一次常委會召開前夕,我接到了允許采訪委員長會議的通知。
9點整,喬石委員長和各位副委員長、秘書長先後來到江西廳,在橢圓型的會議桌前落座。
全國人大各專門委員會負責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和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有關局室、法工委的負責人分坐在第二排。
采訪今天委員長會議的記者分坐在兩側。西側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和中央電視台的記者,東側是新華社、人民日報和法製日報社的記者。第一次參加委員長會議的新聞單位僅有這五家。
在討論即將召開的八屆人大第十一次常委會的議程安排時,喬石委員長提出,為了安排好年前的工作。第十一次常委會的日程要安排得緊湊些。
這次委員長會議除了討論第十一次常委會的議程、日程外,還討論了1995年八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召開的時間和議程、199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要點等重要內容。
會議中,有的副委員長還就自己在視察中所看到、聽到的問題發表了看法。
坐在第二排列席委員長會議的各方負責人,也不時圍繞會議議題插話,補充有關情況,發表意見。
喬石委員長作為當天會議的主持人,不斷總結大家的意見,同時也不斷發表自己的看法。
會議在熱烈、生動、活潑的氣氛中,持續了兩個半小時。
記者深切地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政治空氣。